APP下载

完善标准护航城市智慧卡改革与发展

2018-10-08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一卡通智慧标准

未来,城市智慧卡应用载体与发行模式将发生巨大转变,应用场景和模式更加丰富多样,数据挖掘创新应用会得到大力发展,安全体系会更加完善。

在城市智慧卡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以技术与应用的不断创新为基础,建立并逐步完善城市智慧卡标准体系。城市智慧卡标准体系的完善和关键标准的制修订,有力地推动我国城市智慧卡的改革与发展,为城市智慧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纵观国内国外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随着全球新一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城市信息化发展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全球一些主要城市,诸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首尔、新加坡等已加快了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布局,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战略举措,以期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破解城市发展难题。自智慧城市理念提出以来,全球有关智慧城市的发展已从概念和模型阶段全面进入规划和建设阶段,部分领先的智慧城市建设已进入运行阶段。

在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我国近500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有效改善了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了管理能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推进城市智慧管理,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应急管理等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推进城市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网络安全保障。积极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和其他一系列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2016年4月11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召开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会议指出,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我国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实际,为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科学发展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同步发展的积极实践。当前,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于我国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实际,用新思路、新方式、新手段推动我国智慧城市新的发展。会议提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应包括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精细精准的城市治理、融合创新的信息经济、自主可控的安全体系等五大要素。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以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为目标,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深度融合为途径,分级分类、标杆引领、标准统筹、改革创新、安全护航,注重城乡一体,打破信息藩篱。

回顾发展历程 技术标准先行

随着我国IC卡技术及相关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政府对城市智慧卡标准制定工作的高度重视,经过多年来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城市智慧卡在技术、应用、标准和产业融合上均取得较快发展,全国统一的城市智慧卡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形成。

1998年,金融行业标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JR/T 0025)首次发布。作为公共交通IC卡应用最初的参考依据,此规定定义了基于CPU卡电子钱包应用的详细要求。2002年10月,城镇建设行业标准《建设事业IC卡应用技术》(CJ/T 166-2002)首次发布。该标准定义了基于逻辑加密卡及CPU卡的应用规范。若干城市将该标准作为从M1卡向CPU卡升级的依据。2005年,作为对《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JR0009—1998)的修订,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JR/T 0025)。此规范增加了支持分段计费、分时计费的应用。此规范成为当时较为权威的开放标准,也是国内交通运输行业非现金支付标准所参考的主要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2008年12月,城镇建设行业标准《建设事业CPU卡操作系统技术要求》(CJ/T 304-2008)首次发布,详细规定了城市公用事业CPU卡机电特性、逻辑接口及传输协议、文件和命令、应用选择、安全机制及安全要求、电子存折/电子钱包应用和相对应的定义符号等内容,对我国技术规范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10年4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准《城市公用事业互联互通卡密钥及安全技术要求》(CJ/T 333-2010),本标准规范了城市公用事业互联互通的密钥系统、密钥应用、应用系统等安全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共交通、风景园区、数字社区、供水、供电、供热等城市公共事业互联互通卡密钥及安全技术的应用。2015年7月,国家标准《数字城市智慧卡互联互通通用技术要求》(GB/T 31778-2015)发布,于2016年2月1日实施。数字城市智慧卡互联互通国家标准规定了城市智慧卡互联互通系统技术要求、用户卡技术要求、业务流程、数据清分、数据接口要求、通讯要求和安全要求,以及标准中涉及的相应术语、定义、符号等,可以满足城市内综合交通、公用事业缴费、风景园林、社区应用、停车场管理等多项业务需求的系统,对指导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与时俱进完善城市智慧卡应用标准体系

2015年12 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城市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李克强在讲话中论述了当前城市工作的重点,提出了做好城市工作的具体部署,并作总结讲话。会议强调,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把握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这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

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城市智慧卡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城市智慧卡的概念开始在各个领域普及,城市智慧卡是智慧城市的智慧化产物,是传统一卡通的一种全新形式,可以通过手机支付技术、NFC技术等新型技术进行刷卡、支付以及全信息化同步管理。城市智慧卡系统从单一出行应用,到轮渡、公共自行车、住区、景区等全面应用,再到城际间异地互通,已进入到一个由点到面、由单一到多元的综合服务体系,不仅加快了城市信息化、便捷化、互联化的建设,提高了传统企业的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也为发展新型智慧城市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动了全国城市一体化建设的脚步。2016年《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6年)》发布,其中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标准明确了城市一卡通作为城市服务重要一项内容,占总体评价分数较高,凸显城市一卡通建设的重要。

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智标委”)响应国家号召,组织有关企业完善了城市智慧卡应用的标准体系。2016年,是城市智慧卡跨越式发展的一年。全国智标委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编制了《数字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并于2016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还编制并发布了《全国景区一卡通应用技术导则》《数字城市智慧卡互联互通可穿戴设备应用导则》,以及正在编制的《全国智慧住区一卡通应用技术导则》。其中发布的《数字城市智慧卡互联互通可穿戴设备应用技术导则》,结合可穿戴设备发展现状及趋势,率先提出了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可穿戴设备的应用要求,为产品的广泛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为可穿戴技术全面发展提供了标准的指导。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发布的《全国景区一卡通应用技术导则》,为全国景区开展一卡通系统建设提供指导,实现跨区域的客源共享,也为全国景区的互联互通奠定基础。在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的支持下,按照统一国家标准建设的景区一卡通系统将和城市智慧卡的城市用户按照有关规则实现互联互通。城市智慧卡体系建设将对提升风景名胜区的信息化水平、提高景区的综合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多样化多方面应用 拓宽城市智慧卡应用场景

从住区内部的物业到500米生活圈中的菜场、连锁便利店、餐饮小店、家政、健身,到2公里生活圈中的电影院、水务、电力、煤气、药房等等,拥有更多的刷卡场景,推动智慧住区一卡通应用,不仅进一步拓宽了城市智慧卡的应用场景,更能进一步加强卡使用的粘性,使人民感受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对服务机构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结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推动的全国建筑工人信息管理平台建设,运用物联网技术,以“互联网+”的思维支撑构建建筑工人的大数据平台。目前正在推进采用IC卡作为介质之一,按照已颁布的城市智慧卡国家标准进行全国建筑工人信息管理平台构建,探索建筑工人管理新模式,已经在山东济南、湖北武汉进行了试点。

通过推动国产密码算法在城市智慧卡行业的应用,强化安全保障机制。根据国家相关管理要求,通过在江苏太仓开展城市智慧卡系统应用国产密码算法的安全试点示范工作,有效提高行业安全机制的保障。随着应用的成熟,城市智慧卡行业将逐步拓展,实现国产密码算法在城市智慧卡领域的全面应用,构建安全可控的行业信息技术体系。

当前,融合、创新和共享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得到了中央和地方、各层面、各行业的高度重视,国家提出智慧城市和“互联网+”战略,其实就是促进各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交通、物流、旅游等传统产业共享共融。这对提升产业实力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对居民生产生活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未来,城市智慧卡应用载体与发行模式将发生巨大转变,应用场景和模式更加丰富多样,数据挖掘创新应用会得到大力发展,安全体系会更加完善。

基于“互联网+”的城市智慧卡服务,更加需要创新应用以及融合发展。城市智慧卡领域在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时需要打破旧的思维模式,去接受创新,努力创新,打造行业新蓝海。

猜你喜欢

一卡通智慧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基于“一卡通”开发的员工信息识别系统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向心加速度学习一卡通
基于交通一卡通的产业生态研究
一卡通为新农合基金加密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