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诠释
——库布其沙漠治理经验解读

2018-10-04宋复泉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库布其治沙沙漠

 宋复泉

库布其沙漠变绿洲的奇迹,举世瞩目,广为传颂。总结和解读库布其的绿色嬗变,对于凝聚更为广泛而深刻的生态文明共识,意义重大而深远。今天的库布其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绿色生态符号,引来国内外关注的目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初识库布其,人们都会为之一振;再识库布其,人们都会说是一个绿色的传奇;深识库布其,让我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了更深切的认识。绿色思想、生态自觉的深层次启示清晰而鲜明,让人思绪万端。这是因为,当我们对一个事物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梳理时,才能洞察其发展变化的轨迹,才可以探究其成功的奥秘所在。我们对库布其生态伟业的认识,也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

辩证的治沙理念

一提到沙漠,不管是见识过的人,还是仅从文字影像资料里的观察,引发人们联想的往往是天际苍茫,狂风怒吼,飞沙走石,寂静恐怖。然而,在库布其人眼里,沙漠不光有恐惧,更有可亲、可防、可治的一面,能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利益。改革开放40年,库布其人在这里摸爬滚打30年,在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库布其人以这种对沙漠的全新理念,治理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今天,当你走进库布其,探访奋战在这里的农牧民和园区职工,尤其是坚守30年走过来的老一辈库布其人,你就会蓦然发现,他们都是深受沙漠之害、吃尽沙漠之苦,而后立志担当、终生不渝、与沙漠较量到底的志士。其中的代表就是30年前诞生在这里一家民营企业的员工们。2015年12月1日,在巴黎世界气候大会上,这家企业的代表王文彪先生讲了如下一段话:

“我出生在中国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它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蒙古语称其为‘弓上之弦’,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童年记忆里,沙漠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那里没有植被、没有公路、没有医疗、没有通讯,人们的脸上永远写着绝望和麻木。很多孩子因为沙漠里没有学校,没有路,十几岁都上不了学。走出沙漠,几乎是当地每一个孩子的人生梦想。

缘分使然,我和乡亲们的人生始终绕不开这片黄沙。多年的征战,我们终于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命运与生态环境是密切相连的,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环境;改变环境,首要的是正确认识环境,立起环境可以改变的志向。从此,我们走上了一条与沙奋斗的绿色发展之路。”

事实上,有这样的经历、这样的感慨、这样的认识、这样的担当,在库布其沙地,有一个很大的群体,他们在沙漠里付出了30年的心血与汗水,随着实践的丰富,认识也在深化。经历了从下定治沙决心到客观辩证认识沙漠的思想演变。对于这一点,他们的认知程度,是何等的深邃;他们的治沙步伐,是那样的坚定,思维又是格外的层次分明。

第一层次:真诚面对沙漠的辩证思维。

库布其人看沙漠,完全摆脱了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思维方式。他们认为,沙漠可惧也可亲,有害也有利,灾害肆虐与资源禀赋并存,严酷挑战与发展机遇并存。沙漠可防、可控、可治,潜在价值难以估量,开发前景十分广阔。识沙的新思维,让他们不仅鼓足了勇气,而且义无反顾、一以贯之,终于战出了一片绿色,走出了无奈,迎来了成功,成就了一番吸引全球目光的事业。

第二层次:综合治理沙漠的全局观念。

库布其人决心从防沙治沙起步,在经历了艰难曲折之后,他们把治沙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综合治理,才能实现沙漠经济的平衡发展,打造出一个个有综合效益的经济体。比如,眼下库布其沙区的产业就有沙漠种植、沙漠养殖、沙漠光伏发电、沙漠建材、沙漠旅游,等等。通过市场运作、企业投资,已经形成了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业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这些产业互相依存,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成就了库布其平衡驱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模式。

第三层次:开拓创新的进取理念。

库布其人30年艰苦奋斗的历程,就是一部防沙治沙亲沙的创新史。解读这里的每一项发展成果,每一步艰难跋涉,每一次脱颖而出,都闪烁着标新立异、革故鼎新,与时代紧紧相随的思想火花。就以2017年为例,在鄂尔多斯市召开了两次全球级别的大会: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习近平主席给两次大会均发了贺信。贺信除对大会表示祝贺外,提出了人类防治荒漠化的基本路径,进一步丰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与“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倡议高度契合。库布其人踏沙前行的闪光足迹,就是这一思想的生动实践。在沙漠治理的路上,库布其人已深深融入新时代的发展步伐。比如,“绿丝路基金”在京启动;众筹思维已经开花结果:“绿化丝绸之路伙伴计划”步入落实阶段;“互联网+绿能源+绿金融”思维进入实施阶段;已办六届的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每次都有治沙理论的最新成果,引领国际治沙新思维、新步伐,等等。所有这些,都显示着库布其人的新思路、新举措,有关革新、出新、更新、刷新的话题,始终是鄂尔多斯市整个沙区的主旋律。

科学的发展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2017年9月在给《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的贺信中就有深刻的阐述。一是荒漠化的全球性,需要人类共同携手面对;二是尊重自然规律,生态优先、预防为主;三是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推进系统治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清晰地告诉我们遵循自然规律、科学治沙的理念,也是对我国包括库布其在内科学构建沙区经济模式的高度概括。

时下,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科学治理、“互联网+”等词语的运用频率密集而高速。尤其是生态一词被延伸运用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的领域之中。不过,在库布其这片从沙漠中诞生出的绿色生态治理园区,这些时尚超前的名词,你都会实实在在地看清它们的存在。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库布其,一个科学发展的模式。

库布其模式的内涵同样极其丰富,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走向成熟,走向更加科学的范畴。在2015年12月1日的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创造模式和成果报告》中,有这样几组数字:价值4600亿元人民币的生态财富,10万多当地农牧民从中受益,其中很大一部分已脱贫致富,为100万人(次)创造就业机会。这是由联合国有关国际组织会同中国北京大学、林业大学,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经过周密考察、科学测评、反复验证的基础上形成的报告,其权威性、精确性毋庸置疑。

伴随着经济、生态、民生等综合效益的显现,库布其模式的基本内涵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

首先,库布其科学发展模式是全面的、可持续的。比如,它最初的概括是:一个模式——可持续公益商业治沙模式;两个循环——生态经济循环和生态社会循环;三化机制——市场化、产业化、公益化;四种治沙方式——生态工程治沙、生态移民治沙、科学技术治沙、产业开发治沙。治沙、生态、产业、公益、市场,通盘规划,协同运作,创新了发展的全面性;循环发展,保持了发展的可持续性。

其次,库布其科学发展模式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的。2015年7月,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如期召开。大会主题的时代特色十分明显,“沙漠生态文明,共建丝绸之路”。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给库布其模式增添新的内涵。大会在达成的14项共识中,“六业一体”发展模式,以及中国式众筹、由绿色梦想到蓝色追求等新思维,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赞赏,为会议通过的《2015后生态文明建设愿景和合作框架》《全球荒漠化治理库布其行动计划》两个成果文件,提供了智慧支持。

第三,库布其科学发展模式是开放的。如今,库布其模式已经走进2022年冬奥会备战现场,为建设京张绿色通道日夜奋战;已经走进宁夏、甘肃、南疆等地,为丝绸之路作出绿色贡献;已经走出国门,在巴基斯坦等国建设绿能源,初显库布其模式的国际化特色。在国内,库布其模式已经走进高考模拟试题,正在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深入人心。我们深信,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库布其模式会走向尽善尽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可贵的生态自觉

生态自觉,是生态意识的自然表现。综观库布其30年的沧桑巨变,库布其人与沙漠宣战,建设绿色家园的坚守,以及战胜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其永不言退的精神支柱,就是生态自觉。今天的库布其沙漠腹地,有胡杨林,有仙人掌,有沙棘果,也有一湾湾清澈的湖水,在一片片绿洲里,魅力独特的沙漠旅游,更是充满情趣,让人心旷神怡。从传说中的海市蜃楼,到现实中的绿色蓝图,都在述说着这里从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再到沙漠产业多元发展的生动故事。

在库布其沙地生活的人们,选择治沙,在沙漠里发展多种产业,初始是形势所迫,别无选择;取得一些战果后,他们尝到了奋斗的甜头,利益驱动让他们义无反顾,一往无前;最后是从精神上生成一种自觉,这就是后工业时代的生态觉醒,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思想的传播,让这种生态自觉得到了更加理想的升华。为子孙后代负责,为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力流汗,为“一带一路”作贡献,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证……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库布其人不以绿色画句号,在他们看来,绿色嬗变,仅仅是沙漠与绿洲转换的开始,要可持续发展,要子子孙孙摆脱贫困,要有在沙漠变绿的基础上,让治沙行动发展成沙漠经济,把库布其建成沙漠经济基地,才能走上以绿色为主调的沙漠产业现代化的发展之路,让生态自觉释放更大的能量,让生态自觉展现更诱人的魅力。从这一理念出发,3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们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武器,开发沙漠经济,靠沙吃沙,沙里淘金,努力拓展幸福生活的新空间。于是,现代种植业、种质资源库、沙材料生产线、太阳能发电生产线、沙漠文化旅游线,等等,一道道绿色产业的风景线,正在以旺盛的生命力从无到有,从初创到成熟,从单纯到厚重,一步步走大做强,建立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示范中心,为世界贡献了沙漠治理、生态修复、经济繁荣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生态品牌,被联合国确认为“全球生态经济示范区”。

面对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库布其走过的艰苦奋斗的道路,能坚守、善坚守的动力渊源,就是生态文明在当代中华儿女身上从觉醒到自觉、再到自信的不懈追求。这种追求,让大地改变了模样,也造就了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绿富同兴的库布其精神。近期各级各类媒体陆续推出的一批又一批治沙护土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就是最生动的诠释。

有效的脱贫机制

沙漠,不仅是恶劣的生存环境的代名词,也与贫困相伴相随。库布其模式的成功与辉煌,也包含着生活在这里农牧民脱贫致富的过程。在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成长于库布其沙区的企业,亿利集团、东达集团等遵照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指示精神,积极参与和探索沙漠化地区精准扶贫的正确路径,创造了“生态为本、产业为基、文化为魂、共富共赢”的扶贫模式,以及“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持续化创新”的可持续脱贫致富新机制,书写了许许多多精准扶贫的精彩篇章,受到了国家扶贫办的首肯,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以及亿利集团等企业多次荣获扶贫先进单位的称号。

生态扶贫,沙区精准扶贫之基。我国西北沙漠化地区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区。据相关资料,在我国现有的贫困人口中,有超过2000万人生活在西北部荒漠地区。这些地区常年干旱少雨,荒漠化严重,是我国扶贫攻坚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生态致贫,是这一地区的最突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遏制沙漠化趋势蔓延,发展沙漠经济,是在该地区实施精准扶贫的优选出路,人称生态扶贫。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防沙治沙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全区几大沙漠化地区不断创新沙漠治理体制,提升科技治沙水平,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防沙治沙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沙产业、沙经济、沙文化,走上了沙区人民致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库布其是其中突出的代表。经过多年的治理,目前,库布其的沙尘天气已经由过去每年的70 —80次减少到3 —5次;沙漠里降水量逐年增多,已增长到年均310多毫米;生物多样性持续增多,出现了天鹅、野兔、胡杨等100多种绝迹多年的野生动植物; 100多万亩沙漠上出现了生物结皮、黑色土壤,具备了农业耕作的条件,被专家称为“沙漠奇迹”。整个库布其沙漠的沙丘高度较20多年前整体下降了50%。

最为突出的变化是,生态环境不再是困扰沙区群众生活的限制条件,而成为他们创新创业、增收致富的基础条件和可靠保障。

实践证明,精准扶贫,最根本的是方向的精准。方向对了,扶贫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库布其的实践就是坚持生态修复、改善生存环境,让发展有了依托,让农牧民有了信心,让所有的扶贫举措都能精准地落在实处。

产业扶贫,扶贫双赢效益之源。企业参与扶贫,在恪守社会责任的同时,还得讲求企业的效益,只有帮受双方双赢,才能实现扶贫成效的可持续延伸。生存环境改善后,沙区农牧民最大的渴望就是赚钱,而且赚钱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合乎情理的追求。如果沙漠产业不赚钱,就不可以持续。前面提到的六大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就是最雄辩的证明。

牧民孟克达来一家5口人,曾经同祖辈一样在库布其沙漠靠游牧生存,收入微薄。一些企业在沙漠腹地发展沙漠生态产业以来,孟克达来一家于2006年搬迁到牧民新村。如今全家人共同经营蒙式餐饮“大漠人家”,年收入已达10万元左右。孟克达来仅仅是沙区精准扶贫实践中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由此可见,产业扶贫是企业扶贫的成功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以沙漠经济为重心的多种产业,又是沙漠化地区精准扶贫的唯一正确的抉择。这其中,亿利等企业为我们趟出了一条向沙漠要效益的共富共赢之路。

文化扶贫,构建精准扶贫之魂。精准扶贫,不仅要精准帮扶,追求精准效益,而且要在建立长效机制上实现精准目标。这就是,要强健经济发展和文化腾飞的两翼,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以文化扶贫构建精神家园。

在这方面,库布其也创造了自己的扶贫样板。在文化扶贫的一系列举措中,以加强党组织建设为引领,以实施惠民文化工程为主要形式,保证了经济与文化扶贫的双推进,双收益。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库布其近百个基层党组织通过各项活动,让大家转变观念,重新认识沙漠,从怕沙、躲沙,到治沙、用沙,沙里淘金,靠沙致富,从思想深处解决脱贫致富的问题。

近几年,国家和自治区两级扶贫机构领导在库布其考察后,一致认为,库布其的精准扶贫模式,无论是在把握根本方向上,还是项目实施上,以及在文化建设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上,都达到了精准目标,贡献独特,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猜你喜欢

库布其治沙沙漠
如皋市发扬治沙精神 打赢安全主动仗
沙漠之旅
走进沙漠
石光银 治沙英雄的大漠雄心
治沙专家郭普
甘肃治沙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
走进沙漠
库布其治沙模式“走出去”解析
库布其:多元化推动生态文明的成功样板
穿越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