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点迷津

2018-09-30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8年35期
关键词:阅读者肉身读图

看到这样的社会现象,我们首先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对此质疑、批判,或者赞同。但要学会多问自己,为何如此?于是,立意角度产生:拒绝阅读经典,原因大多是世事浮躁,人们更愿意接纳“浅阅读”“快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干脆“读图”,本质原因是当下社会的价值取向问题。在一个追求“成功”的时代,像《红楼梦》这样缺少“实用价值”,缺少“谋取实际利益”的功能,同时又缺少快速获取娱乐“快感”的作品,被阅读者驱逐是“理所当然”的。但这些承载着人类基本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的“经典”,被我们以“不实用”而拒绝的时候,我们是否忽视了人类沉重的肉身恰是因“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的。这样写作可围绕“有用与无用”“与经典同行”等展开。

我们也可勇敢质疑,曾经的“经典”是否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经典,有些依托社会背景生成的“深邃”的经典是否有足够理由要求不同生活閱历的人去阅读、热爱并读出“意义”?这样写作可就“何为经典”“人类经典演变过程”等展开。

猜你喜欢

阅读者肉身读图
《物见:四十八位物件的阅读者,与他们所见的世界》评介
蛰伏
阅读者的春天
“青春阅读者”——教师读书会纪实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读图
“肉身佛”千年不腐或因“类真空”
土捏的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