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共享单车使用行为分析

2018-09-30黄丹曾培辉徐然

商情 2018年41期
关键词:共享单车

黄丹 曾培辉 徐然

[摘要]共享单车的出现成为了广大在校大学生的福音,在方便出行的同时,由于发展速度超过了市场监管及机制完善的速度,一系列的问题逐渐出现。大学生作为共享单车的消费主力,其使用行为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相关问题,因此,本文从共享单车自身发展及利民价值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大学生共享单车使用行为,得出了单车资源配置需更加合理,单车设计需更加人性化,投放点趋向科学合理及单车质量需定期维护维护的结论。

[关键词]共享单车;使用行为;logistic分析

近几年共享经济蓬勃发展,“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推动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单车作为其最典型的模式,在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诸多问题。发展速度过快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引起了类似于单车投放混乱,车体破坏严重,用户使用行为不规范等现象。大学生作为使用共享单车的特殊群体,其使用行为能够一定程度地体现使用过程中的部分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大学生的共享单车使用行为,进行性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对共享单车的发展展开研究和探讨。

一、研究现状分析:

(一)发展历程

《2016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共享单车市场经历了大致三个发展阶段:2007年至2010年的向外引进有桩单车到2010年至2014年的单车企业发展,再到2014年至2018年间以摩拜为首的互联网共享单车开始取代有桩公共单车。最开始的共享单车兴起于校园,因为出行的灵活性、便捷性等各种优势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迅猛发展。2017年3月,共享單车开始向二三线城市蔓延,一批共享狂潮开始席卷全国乃至海外。然而,随着其快速发展,各种问题逐渐显露,尤其是乱停乱放、抢占机动车道路空间、侵占公交站点以及影响城市市容等问题比较突出。

(二)现阶段存在问题

共享单车的蓬勃发展伴随着各种问题的出现。首先,单车投放成本高,需要成本较高的定位设备与维护费用。共享单车为市民提供出行服务的同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保障单车自身安全,投放地点多而广,人力物力投入大,成本由此上升。其次,人为损坏单车现象严重,诚信体系建设不全。由于共享单车是公共物品,相当一部分^对其不爱惜,不保护,甚至随意损坏单车,偷盗单车,将其占为己有,严重缺乏道德诚信。最后,无秩序停放占用城市公共道路与空间,城市管理规划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单车无桩的特性,单车使用完之后经常出现乱停乱放的现象,给公共交通及社会秩序带来了一定得负面影响。

(三)研究现状

共享单车发展至今,相关研究报告主要集中在公共秩序,使用道德规范,运营管理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有:王光荣研究了共享单车的交通价值与发展路径,为规范有序发展共享单车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李艳具体探讨了共享单车使用者诚信缺失,共享单车使用不规范等方面的现象。余国磊简单分析了关于共享单车在运营和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一些具体解决办法。并对共享单车的运营以及管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有关于共享单车使用行为方面的论文较少,因此,本文将从共享单车的使用行为着手,重点研究大学生的使用行为,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的手段,得出相关有效信息,为共享单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

基于线上问卷调查的收集,共收集到367份关于大学生使用共享单车的有效数据,问卷中包含:性别,年级,平均每周使用单车的次数,是否会选择共享单车作为出行方式,使用共享单车的目的是,是否愿意通过行走一段路来获得共享单车服务,是否愿意通过走一段路将车停在合规的地点,出行距离,是否会选择共享单车服务,每次平均使用共享单车时间,选择共享单车的原因,使用共享单车的过程中的阻碍因素等问题。部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在367条问卷数据中,有163个大学生调查对象是男生,204个大学生调查对象是女生。

2.在367条问卷数据中,77个大学生调查对象是来自本科一年级,135个大学生调查对象来自本科二年级,100个大学生调查对象来自本科三年级,55个大学生调查对象来自本科四年级。

3.在367条问卷数据中,有293个大学生调查对象会选择使用共享单车出行,74个大学生调查对象没有使用过或者不会选择使用共享单车出行。

4、在293个选择使用共享单车出行的大学生调查对象中,使用目的是休闲购物的人数85人,目的是锻炼身体的人数是50人,目的是作为代步工具的人数是112X,其他目的则是46人。

5.在293个选择使用共享单车出行的大学生调查对象中,愿意选择通过行走一段距离来获得共享单车服务的人数是247个,不愿意的对象是46个。

三、大学生共享单车使用特性分析

(一)选择使用共享单车的原因分析

方便快捷成为使用的最主要原因,占57.94%,省钱环保为第二大原因,占35%。而这也正是共享单车得以兴起的主要原因,方便快捷、环保经济,共享单车迅速席卷全国,成为大众“最后一公里”理想选择。现在大街小巷当你在任何街道上都能看到五颜六色的单车身影,共享单车成为一种时尚出行方式。

(二)使用目的分析

根据问卷显示,38.53%的大学生选择共享单车作为代步方式,29.12%的群体用于休闲购物,锻炼身体的占17.35%。可见大学生使用共享单车代步成为出行的主流目的。这也正好响应了国家的绿色环保出行,低碳环保,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影响使用行为的因素分析

1.性别影响因素

大学生女生使用者占据55.59%,超过半数,多于男性。女生作为当今的消费主力军,相较于男性更倾向于选择共享单车,与女生的性格原因密切相关。

2.年级影响因素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使用共享单车的大二、大三的学生占到了大约70%,占比超过半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大一新生的身份特点,对学校周边的环境以及所在城市不够熟悉,以及刚从高中步入大学,对于共享单车的出现接受度较低。大二、大三的学生已经完全习惯和接受共享单车作为出行方式,使用比例和频率也是随之上升,大四的学生因为实习或者考研导致使用人数和频率不高。

(四)使用者心理分析

1.大学生所能忍受最长寻找共享单车服务时间

据调查结果显示,大约66%的大学生希望在5分钟以内找到共享单车,只有不到4%的大学生可以忍受找车时间超过15分钟,所以,共享单车公司应针对“大学生10分钟找车”的需求作出合理的进行投放点分布整改。

2.大学生所能忍受将共享单车停到合规地点的最长行走距离

根据调查结果,愿意在10米以内将单车停到合规地点的人数比例占大部分,达到了将近70%,说明大部分还是愿意将共享单车停到合规地点的,还有12%的大学生选择无论多远都会将车停到合规地点,可见大学生在使用共享单车的过程中对于使用的合规性还是比较了解并且愿意遵守,体现了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在不断的提高。通过数据我们也建议地方政府规划更多的合规停车地点,避免乱停乱放的现象的泛滥,营造良好的交通出行氛围。

3.大学生使用共享单车中的阻碍

如图1中七项原因在单车的获取和使用上的影响程度显示。单车获取的便利性需要得到改善,尤其是在校园周边。其次天气原因也会影响单车使用。最后是单车自身质量需要得到保障,不仅涉及到骑行舒适程度,而且关系到人们的骑行安全。天气情况,单车自身质量问题及单车获取难以程度是影响单车使用情况的主要因素。单车企业需要在这些方面实施更加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

四、大学生共享单车使用行为的建模分析

本文在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建模分析,对调查的问卷数据进行logit模型建立。

(一)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1)

为了研究影响大学生是否会选择共享单车作为出行方式的因素,以大学生是否会选择共享单车作为出行方式为因变量,(不会选择共享单车作为出行方式用0表示,会选择共享单车作为出行方式用1表示),以性别、年级为自变量,进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l和2。

表9是模型的全局性检验,为似然比检验,步骤、块、模型的卡方值均为49.256,P值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1)由表2可得,自变量性别的相关系数为1.887,自变量性别的P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性别对于大学生是否会使用共享单车的影响显著,且为正向影响,说明女性更愿意使用共享单车作为出行方式,这与实际情况中女生出行频率更高,购物旅游等等情况相符。

(2)通过数据来看,共享单车在大学生群体中女性使用比例大于男性,因此,单车自身的设计应当将女性因素考虑进去,例如,设计适合身材较小女性的车体,车座舒适度更加人性化,车身重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等等。

(3)自变量年级的相关系数为0.3 17,年级的P值为0.033,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年级也对大学生是否会选择使用共享单车的影响显著,且也为正向影响,说明大学生年级越高,越会愿意倾向于使用共享单车作为出行方式。这也与实际情况相同,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对于周边环境不熟悉,课后时间不够,外出时间较少等情況符合,没有共享单车的使用意愿,年级越高,空闲时间越多,对共享单车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使用共享单车出行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和受欢迎。

(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2)

为了研究影响大学生是否愿意行走一段路从而获得共享单车服务的因素,以是否愿意行走一段路从而获得共享单车服务为因变量,(不愿意行走一段路从而获得共享单车服务用0表示,愿意行走一段路从而获得共享单车服务用1表示),以性别、年级、出行次数、出行距离为自变量,进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和4。

表3是模型的全局性检验,为似然比检验,步骤、块、模型的卡方值均为18.218,P值均为0.001,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1)由表4可得,自变量性别的相关系数为-0.748,P值为0.03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性别对与大学生是否愿意行走一段路从而获得共享单车服务的影响是显著的,且为正向影响,说明男性更愿意行走一段路从而获得共享单车服务,在实际情况中,考虑到男生的体力、耐力等等因素,男生也更愿意通过行走来寻找共享单车从而获得体验。

(2)自变量年级的相关系数为0.190,P值为0.271,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年级对与大学生是否愿意行走一段路从而获得共享单车服务无显著影响

(3)自变量出行次数的系数为0.409,P值为0.02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出行次数对是否愿意行走一段路从而获得共享单车服务的影响是显著的,且为正向影响,说明出行次数越多的大学生来说,越愿意通过行走一段路从而获得共享单车服务。而且共享单车在大学生中的需求量,使用频繁度趋向于一天一至两次,并未出现共享单车爆发式需求,因此在高校周边单车投放量上需要更加合理的考虑,不要过度投放,密集投放,避免资源浪费。

(4)自变量出行距离的系数为0.654,P值为0.005,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出行距离对是否愿意行走一段路从而获得共享单车服务有显著影响,说明大学生出行距离越远,越愿意行走一段路从而获得共享单车服务。

五、大学生共享单车使用中的问题

(1)女性共享单车使用意愿程度高于男性,因此,单车自身的设计应当将女性因素考虑进去,例如,设计适合身材较小女性的车体,车座舒适度更加人性化,车身重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等。

(2)共享单车主要适用于中、短途出行,单车投放点需要更加密集,人们需要更加快捷、便利、省时的获取方式。

(3)相当一部分群众将共享单车用于休闲娱乐,因此商业中心,文娱场所的单车供应及投放点的合理配置需要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周边的交通压力,交通秩序。

(4)共享单车在本科生中的需求量,使用频繁度趋向于一天一至两次,并未出现共享单车爆发式需求,因此在高校周边单车投放量上需要更加合理的考虑,避免资源浪费。

(5)天气情况,单车自身质量问题及单车获取难以程度是影响单车使用情况的主要因素。单车企业需要在这些方面实施更加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

六、对于共享单车在高校周边投放的建议

(一)资源配置方面

以大学生为例,共享单车的主要需求点集中在校门口或离校门口不远的地方,尤其在节假日,单车的使用量急剧增加,如此便对单车的分时段、分地区配置和调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企业层面,单车数量是否合理配置,是否配置在适当的地点,对当地的交通秩序有很大的影响。单车的投放点应该结合当地的城市规划及交通状况作出合理的规划,尽量减少对原有公共秩序的干扰。从政府层面,应当与交通管理、城管、环卫、公安等部门联合协同,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协助共享单车企业进行资源合理配置,并出台相应法规供企业参考,履行监管职责。从用户层面,不仅做到不乱停乱放,更加要主动在公共社交平台提出意见和建议,反映出最真实的民意,为单车资源合理配置提供最直接的意见来源。

(二)单车设计方面

共享单车使用群体中,女性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相较于身体素质较好的男性,女性对于车辆的使用舒适度要求更高。例如车体的高度调节装置可以更加灵活,车座可以更加柔软,车身的重量可以适当减轻等。单车在给群众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时,也应当将其带给用户的骑行体验考虑进去。

(三)单车投放点方面

共享单车主要以短途出行为主,人们所能忍受的单车获取时间集中在10分钟左右。因此,单车的投放重点不仅应当集中在量上,而且应当更加注重投放的“质”,單车投放的点应当和人们的需求地点相吻合。如此便可节省用户的时间,提高单车的使用效率。

(四)阻碍单车使用因素方面

首先,类似于天气这种不可抗力因素会阻碍用户的单车使用,此类情况不可避免。其次,车体质量的不过关及被破环的车体会导致用户放弃使用单车。于单车企业而言,及时进行单车质量检测排查,及时更新淘汰及车辆维护修理成了重中之重。于政府而言,应当加强宣传教育,让人们意识到爱护共享单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实施一定的监管。于用户而言,作为单车最直接的受众,利用之余更应当爱护这样公共设施,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更是一个城市公民形象的体现。

七、结束语

根据问卷结果及二项选择模型的结论,分析得出用户性别,阻碍因素,寻找时间对与大学生共享单车使用过程中的影响。共享单车带给人们的便利不言而喻,与此同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共享单车作为“互联网+”及共享经济的代表性成果,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被纠正,被完善,新兴事物的出现总伴随着疑难杂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能够帮助其更好的发展,使其成为智慧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后,由于问卷发放的群体主要为在校大学生,缺少关于其他人群的关于共享单车使用行为数据,因此使用行为的分析缺少一定的代表性,上述结论无法反映整个社会的共享单车使用行为特性,需要再进一步的完善。

本文部分问卷的设计参考和引用了冉林娜等人的共享单车出行特性与出行行为分析以及韩雨等人的大学校园共享单车使用的调查与统计分析两文,特此说明,并且特别致谢!

猜你喜欢

共享单车
ofo共享单车时代
北京市无桩式公共自行车运营现状及监管问题研究
共享单车App后台管理系统的优化
浅谈南昌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
“共享单车”是一门好生意吗
“共享单车”前面有两座大山
“共享单车”是一门好生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