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色光》走过30年 三代主创共话今与昔

2018-09-29程戈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34期
关键词:色光主持人孩子

程戈

“太阳,太阳,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照得我们心灵的花朵,美丽可爱……”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听到这首歌都会忍不住哼唱起来,它就是北京电视台少儿节目《七色光》的主題歌。从1988年到2018年,作为国内开播最早、播出时间最长的少儿节目之一,《七色光》陪伴了小朋友30年,如今特别节目《童声英雄》正在BTV卡酷少儿卫视热播。30年的时光,30年的记忆,一代代《七色光》人用他们的真心与汗水,赢得了孩子们的热爱与欢笑。

光之绽放

1988年《七色光》刚创办的时候,只有七位女同志,领头人是曾任北京电视台台长、总编辑的张晓爱,当年她是北京电视台青少部主任,正是她一手创办了《七色光》。在“七朵金花”中,还有《七色光》首任主持人晓白……她们每个人都身兼数职,用不分昼夜的辛勤工作把一档白手起家的节目打造成获奖无数的全国优秀少儿栏目。

创始人张晓爱:

《七色光》成为符号铭记在孩子心中是我一生最大的快乐

从风华正茂到工作退休,张晓爱对《七色光》倾注了无数心血。这个在她的手中从无到有再到辉煌的节目,就像她的孩子一样,每一个板块,每一次变化,每一张面孔,都记得那么清楚,如同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歌,一张嘴就是满满的回忆。

100多个名字里选出《七色光》

1988年,张晓爱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调到北京电视台组建青少部,创办少儿电视栏目《七色光》,这对她来说完全是崭新的工作,“我在电台干了十年新闻记者,从新闻行业改行办少儿节目,从广播改行电视。对于这档新节目,领导就交代了两句话:一是为孩子们服务,二是每天都有。当时北京电视台只有《北京新闻》每天和观众见面。”张晓爱和同事们一起研究了当时众多少儿节目的规律和特点,决定打造一档拼盘型的日播少儿节目,首先要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我们从100多个名字里选出了《七色光》,儿童在阳光下成长,七彩在电视画面中好表现,而且这个名字能给孩子们带来朝气和正能量,大家都挺认同。”

1988年12月28日,《七色光》开播了,当时的主创团队只有七位女性,有的刚大学毕业,有的还没当母亲,她们把青春献给了《七色光》这个共同的孩子。“那会儿人员少,又是日播节目,工作状态都是一溜小跑,经常忙到顾不上自己的事情。栏目的主持人、编导卢璐,是刘欢的妻子,怀孕时挺着大肚子一直在工作,直到快生了才休息,生产完不久又开始工作,她在机房做节目,孩子就搁到旁边,她的女儿丝丝我们当时都抱过。

那时候我们做0-1岁宝宝爬行比赛,弄了一张大地毯,孩子们在上面爬,编导、摄像都趴着工作。一天拍摄结束,大家累得直不起腰,但是觉得很高兴,因为我们都有一颗爱孩子的心。”

每年改版每月翻新创造多个第一

因为爱孩子,真心为孩子办一档好节目,张晓爱领导下的《七色光》对节目绝不凑合。“所有的片子我们改了一遍又一遍,精益求精。”在这样的锻炼下,《七色光》人人都是一把好手,“不管以前学播音主持,还是学摄像,到了《七色光》都得全活儿,在《七色光》成长起来的编导,又会做晚会,又会做日常栏目,还会做专题片、做新闻,人人练就一身本领。”

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七色光》每年都要改版,节目每月都要翻新,开会研究,共同商讨,创造了多个第一。“《我喜爱的歌》播出的时候,还没有卡拉OK,我们去拍儿童自己的歌,拍完打上字幕,制作儿童歌曲MTV。电视作文也是创新,孩子们自己写作文,写完辅导他们自己演,反响特别好。还有《百科日历》,365天,一天一集,节目从1000多条里选出300多条,大家从各种书中找,专家团队帮我们出谋划策,选出历史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的孩子们喜欢的选题。”

那时候《七色光》采取末位淘汰制,保留最好的节目,收视不太好、观众不太喜欢的,就用新的节目来代替。“我们每星期都有业务学习,每月都有业务评比,节目自己点评,专家也点评。编导们还到孩子中间、到幼儿园去征求小朋友的意见。我们有一个‘七色光之友,包括全国妇联、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等一些从事少儿工作的社会团体,经常给我们反馈一些信息。在做节目的同时我们还研究儿童心理,经常请专家讲不同年龄儿童的特征,哪个年龄段喜欢动手,哪个年龄段喜欢唱歌,哪个年龄段喜欢说话……按照科学依据有针对性地做节目。”

主题歌从国内唱到了国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七色光》开播后迅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随着节目一起火起来的还有主题歌《七色光之歌》,张晓爱至今还珍藏着这首歌的手稿。“当时很多栏目都没有主题歌,我们可以说开了先河。《七色光之歌》前后做了四版,最终选择了李幼容作词、徐锡宜作曲的这一版,两人都是总政文工团的老师,徐锡宜是《十五的月亮》曲作者之一。这首歌一经推出,很快就流传开来,后来被国家教委收入小学音乐教材。徐锡宜跟我们说,总政文工团孙子辈的所有人见到他都叫‘七色光爷爷,这让他感觉特别自豪,一下子就跨了三代。”作为一首经典之作,《七色光之歌》在节目中一唱就是十年,甚至唱到了国外。“我们把这首歌每年变换画面播出,坚持了10年,哪个编导好、水平高,谁就做这首歌的画面,大家都以能制作和导演《七色光之歌》为荣。这首歌的影响力不只在中国,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去新加坡拍片,新加坡孩子的团体操唱的就是《七色光之歌》。后来听说一些国外回来的华人,也把这首歌拿到当地的小学去播放。”

金铭、蒋小涵都是七色光的孩子

张晓爱和同事们凭借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制作水准,打动了电视机前的观众,更打动了当年的众多大腕儿。“那时候我们每年要办十几台晚会,来的都是大腕儿,李谷一、张暴默、游本昌、徐帆、濮存听……明星们都很支持,刘欢不但自己来,还开车帮我们接送孩子。”上世纪90年代初,七色光成立了艺术团,请来了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副总导演、闭幕式执行总导演陈维亚在内的专业老师给孩子们上课,从七色光艺术团走出了金铭、宫傲、叮当、蒋小涵等知名童星。“当年湖南电视台台长欧阳常林找到我,说他们要拍琼瑶的《六个梦》.让我推荐小演员,七色光艺术团提供了几个孩子的照片,他们一下子挑中了金铭,这才有了火遍全国的小婉君。”

不仅是童星,现今活跃在荧屏上的很多主持人都是从《七色光》起步的,其中就包括何炅。“何炅上大二的时候,我看了他在大学生文艺汇演里表演的小品《卖鞋垫》,觉得这个孩子挺机灵的。《七色光》当时有一个中学生栏目叫《校园内外》,卢璐介绍何炅来应聘主持人,他画了一个走位图,说主持人可以走位,以前都是主持人坐着,摄像走位。我当时印象特别深,觉得这孩子会动脑筋,很聪明,就让他参加到团队中制作节目。”那个时候的《七色光》堪称明星的摇篮。

品牌的成功离不开几代人的努力

30年过去了,《七色光》仍然熠熠闪光,从单一的幼儿节目,发展成幼儿、小学、中学、青年等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系列节目,它为青少年电视节目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电视少儿节目的康庄大道。在张晓爱看来,节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努力,“《七色光》这个品牌能够坚持到今天,是几代人的努力,如果没有团队的坚守,也不可能成功。这么多年,有很多人跟我说过自己是看着《七色光》长大的,他们如今已经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每当听到这样的话语,我的内心是骄傲的。《七色光》这个栏目成为全国少年儿童的符号铭记在孩子们心里,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快乐。”

首任主持人

晓白姐姐:

从主持人到责编我依然在这里

晓白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和孙晓梅、张泽群是同班同学。声音甜美、端庄大方的她,当年被张晓爱一眼相中,成为《七色光》首任主持人。时光荏苒,30年过去了,她依然坚守在这里。

为讲好故事“拜师”孙敬修

回想起当年在《七色光》的青春岁月,晓白感触最深的是两个字——锻炼。“我学的是播音专业,但是领导希望我能成为一个能采会编擅播的主持人,于是给了我很多机会,让我既当主持人又做编导。当时我的压力挺大的,有时候急得晚上都睡不着觉。第一次做‘六一晚会制片人、编导的时候更是紧张。节目制作完成后,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后来我还参与制作了几十集的博物馆系列节目,荣获国际专题片大奖。我很庆幸在刚走上工作岗位时能有这么多机会锻炼自己,让我在各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生从职场生涯来说,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七色光》。”

《我喜爱的歌》是七色光栏目中的一个板块,当时每天都会跟小观众见面,向他们介绍儿童歌曲。晓白便是这档节目的编导兼主持人。“这应该算全国第一家做儿童卡拉OK的节目,很多东西没有能借鉴的,只好自己琢磨。因为要掌握歌曲的节奏,当时我们‘土法上马,一边给制作员哼着歌,一边上字幕。每期节目都是这么一点点‘抠出来的。《我喜爱的歌》很受小观众的欢迎,而且也吸引了当时很多有名小歌手的加盟,蒋小涵、孙佳星、徐唱等都多次在我们节目里唱歌。”

《七色光》还有一个板块是给小朋友讲故事。为了讲好故事,晓白虚心向孙敬修、方掬芬等老前辈请教,讲出了自己的特色。“我印象最深的是播讲作家孙云晓写的救火小英雄赖宁的故事,它一共有50多期。为了讲好这个故事、塑造好小英雄形象,我和编导一起,认真地设计语言、动作,还专门去赖宁的家乡采访,跟赖宁的老师、奶奶等人互动,对这位小英雄有了更细致的了解,还认真学习四川的方言并将其运用到故事中,力图将故事讲得更加生动。节目播出后,受到了小朋友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暂别《七色光》十年仍被观众认出

在《七色光》的日子里,年轻的晓白每天都在忙碌着,“最忙的时候几乎是连轴转,凌晨12点多、1点多录完节目,3点多起来拍朝霞,经常是这样的工作状态。”虽然很辛苦,但晓白觉得很快乐,观众的喜爱让她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那时候我们逛商场,经常会有小孩子跑过来要签名。印象最深的是那年‘六一,我们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活动,给小观众签名。看他们排着长队,拿着小本子开心地等在那里的样子,我真的很感动,心想,一定要把节目做得更好,不辜负这些真诚、热心的小观众们!”

1994年,晓白去美国陪读,暂别《七色光》的舞台,直到2005年才正式回归,即使离开荧屏多年,观众仍然记得她。“十年前我出国过海关,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给我验完护照,突然问出一句:您是不是晓白姐姐呀?我当时特别高兴,因为我已经不做《七色光》很久了,甚至從2005年回来就没再出过镜,可见《七色光》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如今晓白在北京电视台担任幕后工作,是《七色光》的责编,当年曾经参加过《七色光》健康宝宝比赛获得第一名的儿子,已经长成了16岁的大小伙子。“我儿子同学的家长中就有看过我主持的《七色光》的,当时他们还是中学生。我最好的时光都给了《七色光》,它周岁、10岁、15岁、20岁的晚会我都在,我还将陪它走得更远。”

最难忘的主持人

小时姐姐:

《七色光》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30年里,《七色光》经历了一代代主持人,其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要数小时姐姐。从1995年年底到1999年年中,她一个人主持了近四年,天天跟观众见面,堪称《七色光》的符号。即使已经离开《七色光》近20年,小时仍然觉得那段时光是自己做少儿节目主持人最开心的日子。

从幼师到电视主持人第一次录晚会紧张到顺拐

小时姐姐曾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在天津广播电台兼职做少儿节目主持人。一天,从北京回来的闺密给她带来了一个消息:北京电视台《七色光》招主持人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小时一个人跑到了北京,“到北京台以后就在传达室给栏目打电话,人家说招人都结束了,还说有三个条件,一是北京市户口,二是24岁以下,三是本科学历。我一听,除了第二条,我都不符合。对方说我们不要了,我说万一要错过一个好主持人呢?他问我在哪儿,我说就在传达室,‘那您上楼来吧。就这样,我在老北京台一楼外面的小院里拍了一段样片,然后就回去等通知了。回到天津一个多月,我接到再次试镜的电话,到北京试镜后又回了天津。等我再回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1995年11月底,他们说这孩子还行,跟着试试吧。当时青少部的晓爱主任跟我聊天,说我的名字‘黄时小朋友记不住,不如就叫小时,这正是我的小名。1995年12月9日,我在青年宫录制《七色光》元旦晚会,紧张到上台走顺拐,自己完全不知道。从此我开始正式主持《七色光》,一干就是近四年。”

那时候《七色光》是日播节目,每天半小时,只有小时姐姐一个人主持,她要面对所有导演,周六周日都在拍片,“每天早上六点多就出去了,晚上天黑才回来,所有的日常节目、晚会、特别节目全是我一个人主持。虽然很忙,但是很开心,整个团队就像一个大家庭,跟亲人一样。”

主持节目时的衣服都留着《七色光》就是我的娘家

作为一档在北京家喻户晓的少儿节目,《七色光》栏目组每天都会收到大量观众来信,小时至今还记得一封观众来信带给自己的改变,“我属于男孩子性格,恨不得一条牛仔裤穿到底,有一位小观众的妈妈给我们写信,说女儿夏天根本不穿裙子,因为小时姐姐还穿牛仔裤呢。当时晓爱主任找我谈话,我才意识到出镜时要注意每一个细节,是要给孩子们做榜样的。”

随着《七色光》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节目的观众见面会堪比现在的明星粉丝会。小时至今还记得那时的盛况,“我们搞见面会,需要所有保安出动来维护现场秩序,不亚于现在的小鲜肉现身。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在台下冲我喊:小时,既然你答应小观众跟大家见面,几千口人来看《七色光》,来看你,你就应该站出来满足大家所有的要求,跟大家合影。那一天,我们一个劲儿地签名、照相,手都签酸了,根本抬不起头来。等活动结束,一出来我就抱着晓爱主任哭了,说谢谢您,用三年时间打造了一个知名主持人。”

1999年6月,小时离开北京电视台,来到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主持《大风车》《七巧板》等节目。告别《七色光》近20年,小时的心中仍然有着难以割舍的七色光情结。“主持《七色光》时穿的很多衣服我都留着,足有二三十套,每一套都是一段难忘的记忆。在我心里,《七色光》就是我的娘家,如果没有《七色光》三年多的磨炼,也不可能有我在央视的今天,《七色光》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光之传承——

彩虹姐姐是在《七色光》近20年的时候来到这里的,直到今天,她仍是卡酷少儿卫视的当家花旦。刘非非是《七色光》第一批小主持人中的一员,一年多的主持经历改变了他的理想,如今他已是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北京您早》的副制片人。像他们一样,因为《七色光》而改变并在改变着别人的人还有很多,这就是一档品牌节目的力量。

现任主持人

彩虹姐姐:相伴十年共同成长

2007年,正读大三的赵舒婷来到卡酷,主持的第一档节目就是《七色光》,并因此有了“彩虹姐姐”这个响亮的名字。从日播到周播,从竞技闯关到运动歌唱,她见证了《七色光》这十年不断的发展。

从小棚抠像到大棚综艺见证十年发展

“我刚到《七色光》的时候还是日播节目,在一个实景小棚录,蓝幕、绿幕抠像。后来开始做周播的综艺节目,第一档叫《七色光之奇趣彩虹堂》,我和韦至一起主持。再往后,节目变成了在1200平演播室录制的大综艺,瘦不了和慧玲也加入了主持的队伍。”谈起《七色光》的演变,彩虹如数家珍,“我们走出演播室做外景节目,最开始是儿童闯关类,反响特别好,国内最有名的游乐场基本上都去了,我坐遍了全国所有的过山车,被称为‘过山车姐姐。”那些年,《七色光》的影响力逐渐覆盖了全国,“201 0年左右,我们去贵州录节目,工作完穿着便装去吃饭,没想到走在街上居然被小朋友认了出来。”

做外景节目看似玩乐,其实非常辛苦。201 5年彩虹录制《七色光》“老爸威武”赛季时,在超过40qC的户外连录三天,直接晒到中暑晕倒。“第一天在沙漠,我们穿的像球一样,分成两个队做游戏。第二天在十渡,我们扮成唐僧师徒,我演孙晤空,不光全副武装,还穿着一条厚厚的虎皮裙,在上午最暴晒的时候露天做瑜伽动作,当时就很不舒服,等到下午录制的时候,导演刚说开始,我就晕过去了。”虽然有着酸甜苦辣,但彩虹还是觉得很幸福,因为有孩子们的支持,让她充满了动力。

关爱儿童和节目共同成长

在《七色光》的日子里,彩虹一直甩心做着节目,同时也在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孩子,曾经的北京第一胖童乐乐就是在她的鼓励下减肥成功的。“当时乐乐打电话说希望见我,栏目组把他请到了节目现场,当我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时,乐乐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我准备了一个笔记本送给他,让他记下减肥的故事,并专门写了一封信鼓励他要坚持下去。乐乐减肥成功后,他的妈妈特意手工編织了拖鞋送给我表示感谢。”还有一个5岁的白血病孩子,生前有一个愿望是到卡酷看节目录制,“我们把他请到了<七色光》,我买了一个很大的玩具熊送给他,告诉他要像玩具熊一样坚强,看到它就想到彩虹姐姐在身边陪着你。小朋友当时就哭了,我们也特别感动。”

和《七色光》相伴十年,彩虹说自己与节目共同成长,“《七色光》开启了我的职业生涯,让我陪伴了两三代孩子,可以说我在和节目共同成长。我相信这样一档老牌节目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永远会带给人们希望和光芒。”

小主持人刘非非:《七色光》引我走上新闻路

回想起1991年《七色光》面向社会招考主持人的盛况,刘非非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当年上高二的他脱颖而出,成为了《七色光》小主持人,从此,电视打开了他人生新的一扇门。

经历三试当上小主持人

在电视上看到《七色光》招小主持人的消息后,刘非非马上报了名,并在西城区少年宫参加了初试、复试。“我记得当时胡同里挤满了人,少年宫院儿里有背台词的、压腿的,火爆程度堪比艺考。初试考的朗诵和唱歌,复试还有不到100人,考的是写文章,到了三试,只剩20多人,在皂君庙老北京台试镜,给我的题目是转播一场球赛,以及读报纸播一段新闻。最终一共留下了15人左右,‘槿汐姑姑孙茜的老公蔡远航就是跟我一批的小主持人。”

入选之后,正好放寒假,整整一个假期刘非非都在西城区少年宫培训,“节目组专门从中戏请来台词老师,从台词、声乐、表演各方面训练我们,还请虹云老师等著名主持人、播音员给我们做讲座。”经过培训,刘非非和小伙伴们上岗了,主持《七色光校园内外》,“包括新闻类的《短讯》、文艺类的《芳草地》、情感类的《童心缘》、摄影类的《彩虹一瞬间》等,主打的是新闻评论板块《热线200》,当时青少部办公室的电话分机号就是200。我主要主持新闻短讯,每周都会去电视台录像。”因为参与《七色光》主持,刘非非成了学校里的名人,所有的艺术节、演出都让他来主持。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多,直到高三因为要高考,他才离开了《七色光》。

被《七色光》改变人生方向

在成为《七色光》小主持人之前,刘非非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或者当一名外交官,但是《七色光》改变了这一切。“以前我比较喜欢写东西,一直立志当作家,自从参与了电视节目之后,觉得电视比文学创作有意思。高考时我本来想报外语类院校,因为我的父母都是搞外事工作的,也是因为《七色光》的经历,和父母商量后,我决定报考广电专业,后来被广院的电视系录取,上了电视编辑(节目主持人方向)实验班。”1997年,刘非非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当记者,和当年一起录节目的老师成为了同事。再后来,新的《七色光》人也来了,“我是《七色光》第一批小主持人,曹一楠是第三批,后来他到了台里新闻中心当主持人,我们又在一起工作了。”

现在,刘非非是《北京您早》的副制片人,当年的很多老师也退休了,但《七色光》在他的记忆中永不褪色。“因为《七色光》,我才走上了电视这条路,它影响了我的职业选择,对我的人生方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30年的《七色光》对北京孩子来说意味着儿时美好的回忆,就像三元、北冰洋这些老字号一样,是不可替代的。”

光之未来——

近些年,《七色光》一直在不断创新,从《老爸威武》《我是游戏王》到《热血躲避球》《童声英雄》,已到而立之年的它始终焕发着新的生机与光彩。

现任制片人 蒲文苑:30年始终不变的是创新

2009年,蒲文苑来到卡酷,从《七色光》的实习生、编导,一直做到主编、制片人。现在的《七色光》拥有一个年轻的团队,最小的导演生于1997年,他们的头脑中经常能蹦出新鲜的点子,让节目更贴近时代。

蒲文苑告诉记者,从2009年开始,《七色光》的样态一直在改变,“《七色光》这个名字包容性非常强,我们尝试了各种节目样态,一方面是培养编导,让他们的能力更加全面,另一方面也在寻找创新点和竞争力。现在的《七色光》是季播节目,一季一个主题,去年为了迎接冬奥会,我们做了《热血躲避球》,邀请了16所北京的小学,各自派一个参赛队,做一个真人体育竞技节目。这种形式对孩子来说很新鲜,躲避球这项运动玩起来也很简单,便于推广和普及,节目播出后反响非常好。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七色光》30周年,暑假我们推出了特别节目《童声英雄》,邀请《中国好声音》的改编团队对24首经典爱国歌曲进行改编,从全国各地以及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选出唱歌好的孩子来演唱这些歌曲。节目播出后收视率在同时段超过了动画片,很多小朋友表示非常喜欢,说以前听的是经典,现在听的是创新。接下来,这24首经过改编的爱国歌曲,包括《七色光之歌》,将在各大音乐平台上线,让大小朋友投票选出自己的最爱,排名前十的歌曲将出现在10月1日播出的《七色光》30周年、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的晚会中,我们邀请了小时姐姐、《七色光》主题曲词作者李幼容老师、著名词作者王平久老师、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等很多《七色光》的新老朋友作为揭榜嘉宾,小歌手们还会现场演唱获奖歌曲。”

在蒲文苑看来,《七色光》这块金字招牌是压力也是动力,“很荣幸我们身上背着《七色光》这块牌子,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品牌,仍然是卡酷最有名的少儿节目,甚至是全国数一数二的青少节目品牌,我们有压力,同时也是一份动力、一份责任。30年来《七色光》一直在坚持創新,希望2019年它能以新的面貌和大家见面。”

[后记]一档30年节目的意义

在做这次采访的时候,我还和一位《七色光》的老观众李鹏聊过天,他至今清楚地记得当年扭动电视机调台的旋钮,看到荧屏里蹦出一档全新的少儿节目时的欣喜,如今,他上幼儿园的女儿仍然在听着《七色光之歌》。30年的陪伴,一代代的北京人从孩童变成大人,他们的记忆中都少不了《七色光》。从50后、60后到80后、90后,一批批电视人铸就了《七色光》的辉煌。30年的岁月,留下的不只是一档节目,更是不断开拓进取、勇于拼搏创新的精神,这才是最大的财富。

猜你喜欢

色光主持人孩子
阳原县第四实验小学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小蛇圈圈绕的答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