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叙事视角在文本解读中的运用

2018-09-29朱宇贺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莱拉哈拉叙述者

朱宇贺

叙事视角,又称视点、观察点或聚焦类型,是指作者建立起来的而读者借以感知和认识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及环境的位置与角度,是作家所创造的叙述者与叙述故事的角度。法国著名叙事学家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采用了“聚焦”一词,将叙述视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零聚焦,即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这无疑是传统的和“自然的”叙述模式。作者出现在他的作品旁边,就像一个演讲者伴随着幻灯片或纪录片进行讲解一样。第二类为内聚焦,只以某个人物的视点来叙述,即叙述者说出的仅是某一个人物的所知。第三类为外聚焦,叙述者站在不知情的角度,从外部进行描述。因而,叙述者所说的比人物知道的少。

例如海明威的《杀人者》。全书一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到第十五章,以玛丽雅姆为叙事视角;第二部分是第十六章到第二十六章,以莱拉为叙事视角;第三部分是第二十七章到第四十七章,叙事视角在莱拉和玛丽雅姆身上来回转换;第四部分是第四十八章,在玛丽雅姆为保护莱拉被枪决后,以莱拉的视角结束全书。

第一部分:第十章和第十二章以玛丽雅姆的视角,三次交代了莱拉及其家人,这三次聚焦看似是不经意的描写,实则為后来玛丽雅姆和莱拉的命运纠结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十六、十七、十九、二十三章以莱拉的视角,四次聚焦在玛丽雅姆身上,既为后文玛丽雅姆和莱拉的交集做了铺垫,同时莱拉小时候看到的老人,却是临终之前到喀布尔乞求玛丽雅姆原谅的扎里勒,在结构上与后文进行了巧妙的呼应。

第三部分:第三十三章和三十四章里,双方都成为了彼此的聚焦对象——玛丽雅姆看到莱拉为了阿兹莎忙上忙下,玛丽雅姆既觉得她累,又心生羡慕;莱拉端详着玛丽雅姆松弛的面容,看到了一张自认命苦、忍辱负重、隐藏着无限悲哀的面庞。玛丽雅姆对莱拉的聚焦,反映了阿兹莎的降生唤起了玛丽雅姆身上的母爱;莱拉对玛丽雅姆的聚焦,反映了她对饱受磨难的玛丽雅姆的同情及宽容。在彼此的聚焦中,她们冰释前嫌,使两个时代的女人相互理解,最终成为朋友乃至母女。

在这部小说中,胡赛尼以第三人称人物内视角不断转换的叙事技巧,将玛丽雅姆和莱拉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加饱满,同时在叙事结构上,通过叙事视角的不断转换,使文章前后呼应,把两个时代的女人的命运,巧妙地融入到一起,凸显了小说的主题,使得小说布局看似松散,实则十分巧妙。

除了巧妙地运用了叙事视角,胡赛尼还在文中运用了隐含作者。

“隐含作者”是韦恩·布思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来的概念。所谓“隐含作者”就是隐含在作品中的作者形象,它不以作者的真实存在或者史料为依据,而是以文本为依托。隐含作者是真实作者的“第二自我”,与真实作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布思的基础上,美国叙事学家西摩查特曼在1978年出版的《故事与话语》一书中,提出了下面的叙事交流图而被广为采纳。

叙事文本

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受述者)—隐含读者…→真实读者

隐含作者在文章中总会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想法加诸在作品中。例如胡赛尼的《灿烂千阳》中,自始至终都有胡赛尼的叙述声音。

小说第一章里,小玛丽雅姆被自己的母亲娜娜称作笨手笨脚的小哈拉米,但小小的她不能理解“哈拉米”(私生子)的意思,这里胡赛尼就对哈拉米一词发表了这样的见解——“她还小,不能理解它所包含的歧视,也并不明白可耻的是生下了哈拉米的那些人,而非哈拉米,他们惟一的罪行不过是诞生在这个人世。”玛丽雅姆一生背负着两个人的屈辱——娜娜未婚先孕的屈辱以及扎里勒家族的屈辱,她一生的悲剧也都源于“哈拉米”,此处隐含作者的发声,则表明了胡赛尼对玛丽雅姆一生得不到爱情、亲人、家庭、认可的同情、怜悯与愤懑。第二章里胡赛尼以预见性的口吻告诉我们:“玛丽雅姆下一次在一份文件上签下她的名字,将会在二十七年之后,到时也将会有一位毛拉在场。”暗示了二十七年后玛利雅姆的命运。

随后,玛丽雅姆在嫁给拉希德以后,受尽凌辱,七次流产,最后无法生育,被视作生育工具的她在拉希德的眼里彻底失去了价值,每天过着炼狱般的日子,然而阿兹莎的出生,激发了玛丽雅姆身上伟大的母爱,改变了她的生活。胡赛尼适时给予了这样的评论:“玛丽雅姆这一生所遇非人,多年来心如死灰,讵料却在这个小小的生灵身上找到了人世间的真情。”也许正是出于对阿兹莎的爱,对莱拉的爱,最后使这个一生心怀恐惧的女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成全了莱拉和塔里克。在评价玛丽雅姆一生时,胡赛尼这样写道:“对于一段开头不合法的人生来说,这是一个合法的结局。”

综上,在《灿烂千阳》中,自始至终都有作者胡赛尼的叙述声音,他用或温情或嘲讽的语言,对他笔下的人物给予分析与评价,将自己的人格、观念注入到了文本之中。并且在小说叙事交流活动和向读者叙述故事的同时,他也站在自己的视点上在观看、感受、认识并评价着作品中的一切,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交流。

猜你喜欢

莱拉哈拉叙述者
莱拉和我是如何环游世界的
是谁对书不敬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公主绑架龙
文学作品中叙述视角的“上帝”与“凡人”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
法国七旬老翁骗奸300美女
酷少年的小小“酷创意”
哈拉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