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政协召开月协商座谈会建言“黄河生态带建设”
——为了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2018-09-29雷耀勇

协商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协商黄河生态

┃雷耀勇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今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绵延宽广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加快推进黄河生态带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抓手。

作为沿黄重要省份,河南的“黄河生态带”该怎样建设?又该如何推进?8月21日,省政协邀请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有关省辖市政协代表、部分省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黄河生态带建设”开展协商座谈。省政协副主席周春艳出席会议并讲话。

围绕老课题,聚焦新问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廊道”,以极其有限的水资源,在防止土地荒漠化、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沿黄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1952年毛主席第一次外出就是考察黄河,并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江、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2016年3月印发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

为贯彻落实国家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制定印发的《河南省建设中原城市群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设沿黄生态文化带,并将其作为中原城市群建设的116项重大工程之一予以推进。

基于此,围绕“黄河生态带建设”召开月协商座谈会,成为省政协党组2018年度工作要点确定的年度协商议题之一,这既是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作出的重要安排,更是政协履职为民、助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

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们一致认为,省政协将黄河生态带建设列为月协商座谈会议题,高度契合党政所需、群众所盼,体现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

深入实地调研,精心筹划准备

提高站位,勇于担当;坚守责任,时不我待。今年以来,不少委员在多个议政平台纷纷发声:保护开发黄河十分必要和紧迫,河南不能再等了。

为切实开好这次座谈会,自6月以来,省政协组织黄委会、省黄河河务局、省发改委、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省农业厅、省畜牧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和部分省政协常委、委员及专家学者,先后到三门峡市、濮阳市进行专题调研,并赴陕西、山东进行学习考察,同时,委托沿黄各地市政协进行协同调研,为协商座谈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8月1日至2日,省政协副主席周春艳率调研组对三门峡市陕州区黄河湿地保护区及七里防洪工程、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灵宝市鼎湖湾黄河湿地保护区和东古驿黄河河道防护工程等进行了实地察看,并对库区绿化情况、植树固堤防汛效果、生态评估等方面进行了问询。

随后,调研组马不停蹄赶赴濮阳市。8月3日,周春艳一行顶烈日、冒酷暑,在范县陈庄镇邢庙险工黄河景观及生态建设项目、范县黄河市级湿地公园、濮上生态园区等处进行实地察看,多层面、多角度实地了解各地黄河生态带建设情况,详细了解各地建设工作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的优美生态环境追求更加迫切。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打造绿色亮丽的母亲河”的目标,沿黄各地市政协也纷纷行动,主动作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沿黄生态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8月21日,省政协围绕“黄河生态带建设”召开月协商座谈会

三门峡市政协将黄河生态建设作为履职建言的重要领域,先后组织委员开展了水污染防治攻坚专项民主监督和黄河湿地保护主题调研等一系列履职活动,全面了解黄河生态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积极献计献策,助推绿色发展。

在“四河三渠”黄河支流区域源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洛阳市政协专门开展了视察监督活动,努力助推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目前,6大类236个项目,已完成80项;概算总投资额1070亿元,已完成投资额151.85亿元。同时,在新安县、孟津县实施植树造林,进一步改善了黄河湿地环境。

去年,濮阳市政协将“加快推进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列入年度重点协商议题,经过3个月的深入调研,掌握了内容全面、具体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形成了全面系统的调研报告。该调研报告内容随后被纳入濮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濮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已经落地转化为全市战略举措。

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建言献策

在深入调研、做足“功课”的基础上,8月21日,省政协召开月协商座谈会,会上相关厅局、流经地市政协和部分省政协委员围绕“黄河生态带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良性互动,提出了真知灼见。

——树立“一盘棋”观念,加强顶层设计。调研发现,水利、河务、公安、国土、林业、环保、住建等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多头执法、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委员们一致认为,要树立“一盘棋”观念,高起点、高标准编制黄河生态带建设统一规划,搞好顶层设计,实现“多规合一”,切实把黄河保护好利用好,把黄河生态带建设好发展好。

“建议在省级层面加强对黄河生态带建设和保护的顶层设计,尽快编制完成《郑开沿黄河南岸生态带空间规划》等。”开封市政协副主席申亚平呼吁,加快黄河生态带环境保护立法工作。

语音刚落,濮阳市政协研究室主任酒晓玲就给出了具体建议:由省政协牵头,组织黄河流经的省区政协联合开展课题研究、统筹规划发展思路,争取将黄河生态带纳入国家战略,形成规划统一、功能互补、协调联动的发展格局。

新乡市政协也建议,在规划建设时,要突出沿黄地市各自的地域和文化特色,相对错位发展,保持生态带的持续生命力。

在河南黄河河务局副局长徐长锁看来,只有防洪安全了,才能谈生态、谈发展,安全是第一位的。他建议,黄河生态带建设规划要符合黄河的治理规划、防洪规划,不影响防洪安全,不造成水质污染。

——坚持问题导向,加大综治力度。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攻坚战的逐步开展,黄河水环境有所改善,但黄河水资源“先天不足”,加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生态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与长江经济带相比,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省政协调研组建议,充分学习借鉴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先进经验,强化黄河生态水量高度和水资源管理工作,促进黄河生态良性循环。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每年冬季有近万只白天鹅从西伯利亚、蒙古等地飞到三门峡过冬。但让人担心的是,大规模种植杨树不仅加速了湿地的旱化,改变了湿地土壤结构,还破坏了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对白天鹅栖息地造成严重影响。三门峡政协副主席张礼堂建议出台相关政策,确保保护区的生态安全。

委员们一致建议,要集中开展黄河滩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对损害生态环境的各种生产、经营、娱乐等违法活动及时清理,支持黄河滩区迁建、退耕还湿还草还林等工作,恢复黄河滩区原有生态环境。

——有效整合,带动多极发展。黄河沿线的小浪底水库、龙门石窟、少林寺、郑州黄河游览区、清明上河园等已开发为旅游景点,但由于这些景观都是相对独立的存在,缺乏有效整合。

如何把这些散落各地的“珍珠”串起来?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同志的答案是,积极推动黄河生态带周边高速公路建设,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为黄河生态带建设提供支撑引领。

省政协调研组建议,通过加强黄河滩区生态治理,结合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湿地,打造黄河沿岸生态经济带、生态休闲旅游区、黄河特色文化旅游区等,建设800公里沿黄生态文化长廊,实现河、人、生态协调共赢。

省政府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胡军也表示,围绕生态、水利、交通、产业等领域,将建立沿黄生态文化带重大项目库,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沿黄生态文化带建设工作。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史学建认为,可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分不同项目类型分别争取国家、地市财政支持,也可吸纳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加大投入,持续提升发展水平。

焦作市政协在书面发言中呼吁,以黄河经济带建设串联起河南自贸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郑新融城、郑汴一体化、郑焦融合等省市发展战略,以点带线、以线辐射带动沿黄地区多极发展,使河南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随着城市规模扩张,城市发展面临水土资源和生态空间的瓶颈制约。委员们提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把保护黄河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逐步解决黄河生态环境透支问题。

“依托大河两岸丰富的生态资源,打造黄河中下游以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候鸟栖息地为特色的大生态示范区,重塑生态空间。”郑州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白云建议,按照“城市功能区—功能小镇—乡村社区”三级空间发展体系,优化产业转型,完善基础设施和现代能源支撑系统等,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区。

近年来,我省把沿黄河生态涵养带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积极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已完成黄河堤岸防护林带33.4万亩。省林业厅副厅长师永全表示,黄河生态带要强化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全面保护森林植被和湿地资源,重点打造黄河绿带,形成集生物主廊道、城市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文化风光带三位一体的综合防护林带。

委员们还建议,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和舆论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关爱黄河、珍惜黄河、保护黄河”的良好氛围,促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黄河生态带建设的强大合力。

3个小时的协商座谈会,委员们畅所欲言,坦诚建言。“要通过协商座谈、调研考察、提案督办、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多种形式,了解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说实话、建诤言,积极推动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真正使民主监督‘监’到点子上,‘督’到关键处,促进黄河生态带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下一步工作,周春艳提出明确要求。

推动黄河生态带建设、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一张蓝图干到底。我们相信,在人民政协的倾力助推下,母亲河一定能永葆生机活力。

猜你喜欢

协商黄河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黄河』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