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白朗起义的几个问题

2018-09-28李趁基

东方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土匪民国

摘要:白朗起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农民起义,对袁世凯的北洋政府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并有力地配合了南方的二次革命,但它最终无法完成翻地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在其性质与失败原因上尚有讨论的空间。

关键词:白朗;土匪;民国

一、有关白朗起义的性质

长时间以来,学界对于白朗起义的性质的认识基本达成了一致,大都认为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起义,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探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烧杀抢掠

白朗既然是以蹚将的身份组织起义,那么抢劫自然是他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白匪乘八人绿呢肩舆,指挥众匪,先劫西大街各大商号毕,乃付之一炬,旋即挨户搜掠。”[1];“所有城内之军火、财帛,已为白朗一网打尽,查此次禹县城内,败失不下一千余万元,商界被抢一百七十三户,焚烧着一百一十三户,绅民被杀者二十四人,伤十三人。”[2]……像这样的记载在当时的报纸中有很多,白朗虽打出“劫富济贫”的口号,但“劫富”居多,“济贫”的记载寥寥无几。

2.绑架勒索

除此之外,前面所提到的“起肉票”也是其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白朗大股“到唐县境,烧掠一空,杀数人,掠去学堂学生四五十名,每名勒索两百串赎还”[3]。到后来,白朗军关于赎金的章程是:“商人,来福枪二十五只,子弹两千五百粒;教士,来福枪十支,子弹一千粒……”[4]

以上两个方面,局限于当时社会舆论的立场导向原因,我们不能作过多的评判,但是在白朗对于军队的控制以及部队的政治思想问题上,却显示出了其土匪性质的一面。

3.白朗对军队的控制力和部队的政治思想

首先,在部队向西进军的问题上,白朗和其他的杆首分歧很严重,这实际上暴露出来了部队内部很严峻的一个问题。起义的队伍是由众多杆首合并而成的,像杜启斌、宋老年等大的杆首在出征之时都是各自打着各自的旗号,因为部队采用“蹚将”的组织方式,所以白朗对于整支队伍的控制力是有限的,白朗军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这点在白朗被困虎狼爬岭之时也能体现出来,在起义的最后阶段,有战士提出来因为离家近想要回家看看,白朗竟然答应了。这在军纪严明的队伍里是荒唐的。第二,有关部队的政治思想方面,白狼虽然以“中华民国扶汉讨袁司令大都督白”的名义发布多篇告示,但告示中匪性与封建色彩十分浓厚。

综合上述各方面,我认为白朗起义除了具有反帝反封建的特点,还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土匪性质。但其正面意义是存在的。

4.白朗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联系

对于这个问题,有《黄兴致白朗函》一文可以作为参考。在信中,黄兴写道:“袁军以大兵分道南来,内地空虚,乘虚直捣,必获优胜。足下占领鄂、豫之间,相机进攻。可以窥取豫州。若能多毁铁路,使彼进路阻碍,为功实非浅鲜。抑有进者。此次兴师专为讨袁,以谋吾民之幸福。”[5]

由此可见,二次革命之际,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是试图与白朗队伍取得联系的,并且希望白朗能够与其遥相呼应,从而对袁政府军队形成有力的牵制作用。“白狼现统匪党窜入汝州鲁山卢沟山一带,烧杀掳掠,惨不忍言。并有南方派去运动员赴各处联络鼓吹,意图大举,所标旗帜上书‘南京大都督字样,自豫军队调赴南方而后,该匪等益无忌惮,声言起‘二次革命,肆行坑杀,所过辄墟。”[6]然而很遺憾的是二者始终未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抗袁。

二、白朗起义失败的原因

这一点很多学者都有深入的探讨,达成一致的看法主要有:第一,白朗起义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起义的目标不明确;第二,没有和“二次革命”形成呼应,而是单独作战;第三,部队长期流动作战,休养困难。我主要想从其内部组织角度来谈两点:

1.采用“合杆”的组织形式进行战斗,缺陷明显

白朗与其他“杆首”的地位是平等的,领导集团内部的成员间的地位没有统辖与领导的关系,这就造成了分工不明确,在重大策略的制定上存在分歧时没有那个“一锤定音”的人的情况。“组织形式比较松散,只是一杆一杆的。(但有马队,步队之分)有一百人一杆的,也有几百人,一千人,两千人一杆的,多少不等,无论谁,大家对白朗一律称大哥,底下的头目,也没有定名。”[7]这点在后期行军路线的制定上面表现出的最明显。而在关系到各“杆”的局部利益的时候,整支队伍的总体利益常常遭到损失。例如在进军陕甘的进军策略上,许多首领表示不满,“宋老年、李鸿宾等人,背着白朗赌咒:到了西北一枪不放,谁要是打一枪就不得好死,叫大炮把头打烂!因此,一路上都是白朗带头冲锋陷阵,没有先行部队。”[8]其次,在转战四川的问题上,“白朗亦受了伤,于是转战洮州、岷州一带,准备打进四川,而一些义军首领宋老年、李鸿宾等人又不愿意在这里打仗,白朗亲临前敌,指挥着自己直接统帅的队伍打仗,伤亡很重”。[9]

2.回豫战略制定的失败

起义末期即1914年5月至8月中旬。队伍制定了回豫的战略方针,我们可以理解为领导者集团想要回到家乡休养生息,储存力量之后再进行反袁斗争。但其实这恰恰是从敌人的力量薄弱地区回到了力量强大的地区,而也就是在回豫之后,各杆分崩离析造成了起义的失败和白朗被杀。

所以,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当然是没有正确的路线和政治纲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力量没有给予实际的支持;由于农民本身意识的落后各种突出特点等等。但起义军领导集团内部成员的和白朗与其他首领间关系的松散,没有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也是起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纵览中国两千年的专制历史,农民起义屡见不鲜。几乎每一王朝在其统治末期都会有农民起义的发生,然成功者却是屈指可数。爆发于1911-1914年间的白朗起义是民国时期一次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当然也不例外而失败了。我们说它是一次旧式的农民起义,甚至说它“仍然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流寇式的农民战争”[10]是因为起义的领导阶层依然是农民且带有浓厚的土匪性质,但是我们又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一次旧式的农民战争,因为事实上,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任何反封建地主阶级的农民革命必然会带走资产阶级的革命性质,甚至会转化为资产阶级革命,这是历史的潮流。就白朗起事来看,除了主观上南方革命党人与其联系之外,客观上它也确实配合了南方的反袁斗争并且牵制了大量的袁政府军。

从另一方面来看,起事队伍的军事组织是松散的,包括白朗在内的领导层缺乏对整支队伍的有效控制,而在政治思想方面,从队伍提出的一些口号来看,它还未能走出旧式的农民阶层的思想局限且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所有这些也都反映出其失败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白朗肆扰豫南之一斑[N]申报,1913-6-25.

[2]白朗攻据禹县详情[N]大公报,1913-6-30.

[3][4]补记白朗蹂躏枣阳之实录[N]大公报,1913-10-31.

[5][6]杜春和.白朗起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7][8][9]开封师范学院历史系,河南历史研究所白朗起义调查组.白朗起义调查简记[J].史学月刊,1960(2).

[10]白水.白朗起义与革命党人关系论述[J]史学月刊,1986(1).

作者简介:李趁基,男,1992年出生,河南鲁山人,硕士学位,河南大学,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土匪民国
爱国
张大千摆“空城计”
母鸡
我家的小土匪
镜花缘(10)
家有“小土匪”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土匪变成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