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代艺术家刘虹艺术作品中身份的“驳杂性”

2018-09-28白红利

东方教育 2018年27期
关键词:身份

白红利

摘要:身份一直是艺术创作和阐释中的一个隐含要素,它同多元文化主义和多样性等概念相关,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艺术界的政治身份学就是一个激烈的竞技场。当代艺术家对于身份问题探讨的理论、思想、术语和定义不计其数,对于身份的强调究竟有何意义也引发大量的争论。驳杂性作为各种文化影响的混杂和交融,在全世界各种文化之中随处可见。当代艺术家刘虹其艺术作品深刻地表现了驳杂性观念,本文从身份政治学角度探讨艺术家刘虹艺术作品中的“驳杂性”观念。

关键词:身份;驳杂性;刘虹

一个流行于90年代中期的关于身份的概念就是驳杂性,它同多元文化主义和多样性等概念相关。罗希尼.马利克和加文. 詹蒂尔斯给出了关于驳杂性一个惯用定义:“通过将观念、语言和实践模式进行创新性融合和借用而达到的状态。”驳杂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彼此联系的不同文化之间的混杂与合成。这种文化的混杂,或曰交融可以是自发自愿、天衣无缝的,也可能是痛苦的文化冲撞的产物,比如殖民文化的入侵,解体后相异文化间的融合仍在进行;以及随处可见的移民驳杂现象,驳杂性作为各种文化影响的混杂或融合,對每位移民都有其特殊的经历。没有任何一种文化能免逸于来自移民、迁移以及接触其他文化带来的持续不断的交流和同化。

每一位艺术家都想要弄清楚作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到底是谁?自我的本质是什么?人之为人的意义是什么?对一些包括杰克逊 波洛克在内的艺术家来说,真正的自我是自主、自由的个体。我认为,真正的自我是独一无二的,遵从内在自我信仰的。意图表现自我的艺术家从不间断。当代女艺术家刘虹就是表现内在自我艺术家的代表之一,其作品表现了身份“驳杂性”的观念。刘虹197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的革命娱乐部,随后进入中央美院壁画专业深造,受苏联现实主义风格的严格训练,后1984年进入美国继续深造,她是奥克兰米歇尔学院的荣誉教授。她的作品或孤独冷静、或张扬轻快,用不同的女性形象诉说着时代的变迁。移民身份使刘虹身上有多种文化混杂的特征,这种特殊的文化处境使得刘虹直面问题,跨越东西方文化,寻求文化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

旅居海外的当代艺术家刘虹自身的文化背景如何嫁接于另一片水土,串联两种或多种文化,身份的“驳杂性”也可用文化身份来诠释。作为女性艺术家的刘虹,更敏感于女性的心理状态,更能把握和贴近女性的精神世界, 这也是作为女性天生的直觉,在接触了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后更加激发了刘虹对女性的现实性的一种关注。

1988年刘虹以自己的居留证为蓝本创作了《外籍居留者》。画面是刘虹四分之三的侧脸,突显刘虹硬朗的脸部、乌黑的秀发、剑般的眉毛、厚重的嘴唇、深邃的眼光直盯前方,黄土色的皮肤更显示中国人的特色。画面底色是白色,画面中间盖有美国司法部颁布的印有白头海鸥图案的徽章,画面右侧是基本的信息:指纹、姓名、出生年月、外籍人士登记号码等等。刘虹花了4年才拿到的外籍居留证,却不合格。因为她提供的照片并非正面照,其次名字等基本信息都是代码。其实美国社会并不在乎迁入者的姓名,而这些移民政策是对中国人设立的重重关卡不是重视而是刁难,中国移民并没有真正的受到帮助,于是刘虹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历史根源,属于自己的归属感。

1991年刘虹首次回国寻求创作素材,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尝试将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相融合。她将目光聚焦于世纪之交的旧照片,以女性题材入手,根据时代语境的变迁以新的形式进行艺术创作,将女性主义观念引入画面。将人类、女性、理性这些理念引入创作中。作品《青馨花筑》把一个大家闺秀镶嵌进木质的“梳妆台”内,清新淡雅的梅花在梳妆台上傲放,“三寸金莲”的小脚鞋在梳妆台抽屉中的隐蔽位置,整个画面把封建大家闺秀的特征全部呈现出来,揭示了封建男权为满足畸形的审美趣味下对女性的摧残,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下对女性的不公,彰显了当代社会女权意识的觉醒。

1992年创作的《奥林匹亚》以19世纪印象主义代表画家马奈的《奥林匹亚》为蓝本,用“模拟”经典图式的方式,来寻求中西文化的交融。刘虹的《奥林匹亚》作品中手捧鲜花的黑人不见了,斜椅躺在床榻上女性变成了身穿晚清服饰的女妓,画面背景是繁缛华丽的中国床榻。这些妓女的形象还扮成蒙娜丽莎、圣母玛利亚等角色,以此对旧有秩序提出挑战用以消解西方对经典的情感。

油画《帕里斯的批判》则是刘虹直接将中西文化合成的作品。画面构图是根据历史图片绘制的中国和欧洲女性,画面中央绘有晴时期的瓷花瓶的木板,作品名称取自花瓶上的内容。花瓶上的装饰画是欧式神话的场面,画中有两位坦胸露乳的女神,其中一位以古典的斜倚姿势躺在那里,全身赤裸。这类花瓶制于19世纪的中国,是典型的19世纪清末风格,其内容不局限于“中国样式”它们迎合了西方男性品味,并出口到欧洲销售。画面两侧是两位身着粉色服装中国女性人物,其形象取自一些旧“照片。照片拍摄的是两位年轻的中国妓女,她们在有着典型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精致西式布景前摆好姿势”这些影像大约摄于1900年,“是中国摄影师为向其国人推销这些女人的服务而拍摄的。”两位中国女性站在一块画板的两侧,她们置身在亦中亦洋的背景中,不知置身何处,不知我是谁?我要怎么做。这种将中国世界观和美国世界观相融合的作品里涉及了18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合成,也体现了当代艺术家刘虹身上多种文化上的“驳杂性”。

2007年刘虹的系列作品《唇语》,标志着刘虹艺术作品的一次重要转变。与早期理性冷峻的女人体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说此前的艺术作品是内敛的、自省的,更加关注女性内心的;那么,此后的创作则更加关注外在——外部的社会性话语对女性所产生的影响,即从一种抽象理念化的女性转到一种具有鲜活生命的女性形象,从一种內省的自语状态转到了外在的生命体现状态。,更加关注当代社会语境下,现实生活中女性的真实状态。

《唇语》系列,画面中女性的形象变成了青春活力的少女,色彩以黑白色调为主,将带有欲望的唇部作为特写的重点部分呈现,少女的头发加上了靓丽的色彩。这些都真实再现了现代消费社会中时尚女性的形象。在这个物质时代下,社会对女性的形象要求不同,所以当下女性的价值观不同。她们突显自己的美。时代要求不同,对于“美”的标准不同,那么,是谁在改变着女性“美”标准,是文化工业、流行文化、以及各种隐藏在时尚背后的消费话语共同来完成的,这是刘虹对于时代的困惑与思考。她用波普化的语言进一步强化了作品背后隐藏的消费文化的时代语境,更是当下青年女性的某种存在状态。

当代艺术家刘虹以女性的视角去揭示和表现真正女性精神的创作,也是女权意识崛起的表现。同时,刘虹是一个时代女性形象的记录者和呈现者。通过将中国世界观和美国世界观相融合,刘虹身上至少有两种文化并存,刘虹的艺术作品充分体现了身份的“驳杂性”。

参考文献:

[1][美]简.罗伯森 克雷格.迈克丹尼尔著《当代艺术的主题》.匡骁译,江苏美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身份
Burst Your Bubble
假如你和孩子互换身份......
关于“take”的其中身份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鱼儿的身份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怎样防止身份盗用
刑法中的身份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