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民风民俗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2018-09-28聂敏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育

聂敏

摘要:在人类长久以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在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不同和需求不同,逐渐的有一些民风民俗被传承下来,这也充分的体现了在曾经某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而我国作为四大历史古国之一,更是具有极为丰富的民风民俗,并通过在诗词和民谣中的体现让人们充分的了解了曾经某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物质精神需求,从而让人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民风民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0-0141-01

一、引言

民风民俗具体来说,就是指人类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身在和精神上的需求,不断摸索、磨合而成的在某个时期最适合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逐渐的传承到了至今就成为了所谓的民风民俗。在人们的生活中、传统节日中、劳动中都存在着民俗,同时民俗也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从出生到成年到结婚再到死亡,各种仪式都是民俗的体现,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朋友的祝福和逝者的尊重等等。民俗不仅仅体现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同时也体现着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在我国民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

二、写进诗词中的民风民俗

中国的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完整的诗词是由词、韵、谱构成的。在我国流传下来的诗词中,《诗经》较为典型的诗词,其通过风、雅、颂完美的向人们呈现了诗词的词、韵、谱。那些本身具有乐谱的诗词,当人们颂唱起来时通常会带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诗词所要表达的意境不言而喻,仿佛自身穿越了千年来到了古时,那种精神上的共鸣很难通过语言来描述。在我国诗词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过程,诗词中也不断的向人们传达天地人共存的理念。在古代的诗词中对我国各种民俗都有极为常见体现,各种传统节日、婚嫁礼仪等等在诗词中都是极为常见的。比如当太宗李世民所作的《守岁》这一诗词,充分的表现了当时家家户户在冬春交际时进行守岁的幸福景象,而这一习俗也一直传承到了现在。同时在汉代和隋唐时代的一些诗词中都明显的提到了“折柳”这一词汇,在汉代其主要的表现的送别之情,也是当时长待背景下形成的独特的送别礼仪,而随着朝代的更替,不便的还是对分别友人的不舍和留恋,到了隋唐时期,“折柳”这一词汇在诗词中所表现更多的是离别之情,更代表着送别友人核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折柳”这一民俗在诗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缠绕的柳枝代表的不仅仅对有人亲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是对将要远行的亲人朋友最美好的祝福和祈愿。比如李白所写的《春夜洛城闻笛》中这样写道:“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充分的体现了当时作者对故乡的清冽思念,同时也体现了“折柳”这一词在当时人们心中所代表的重要的意义。

三、民曲民謠中的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在我国的民曲民谣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中国民曲民谣本身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而民歌通常所要表达的就是当时的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在物质以及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可以说民歌充分的体现了一个时期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背景的体现,一首好听的民歌,通常会被百姓口口相传,充分的表现了人们的民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主要原因。举例来说,在旧时期劳动人民工作的过程中,他们会整齐有力的喊着一首民歌,这民歌给他们劳动力量的同时也是长久一来的习惯,这种行为被北方人称为吆号子,被南方人称作打号子。同时在少数民族的一些民歌中也表现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而唱民歌也逐渐成为这些少数民族向心上人表达自己爱意的方式。少数民族的青年那女们将心上人的名字作为山歌的名字,在“浪山”上唱着山歌好寻自己的心上人。壮族地区“三月三歌墟”,刘三姐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歌仙。藏族的雪顿节、采花节、傣族的泼水节等,都是以歌传情、以歌定情。梁启超说:“歌谣是不会做诗的人将自己一瞬间的情感,用极简短、极自然的音节表现出来,并无意要将它流传。因为这种天籁与人类好美性最相契合,所以好的歌谣,能人人传唱,另千年不费。”以此可以看出,民区民谣充分的体现着在某个时期一个地区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体现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人们情感的宣泄口,在表达人们情感的同时,民曲民谣也充分的体现了当地的民俗,并将这种民俗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的传承了下来。

四、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知,我国的民风民俗在诗词和民曲民谣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同时诗词和民谣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这些情感和民俗的表现形式也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猜你喜欢

教育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区域教育大扫描
“探求·明理”生本教育的探索实践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节俭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