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作文中的情感

2018-09-28满加敏

东方教育 2018年27期
关键词:教鞭抒情真情

满加敏

摘要:“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到真处文感人。”情感就是文章的灵魂,有了灵魂,文章就鲜活感人。阅读那些考试中的满分优秀之作,无一不具有真挚的情感,都是些感于事动于情的有感之作。而那些失分严重的作文,之所以严重失分,主要原因就在于内容虚假失真,胡编乱造,没有真情实感,自然就感动不了读者。

关键词:作文 情感

失真现象在中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譬如最近我校举行的演讲比赛,有一名学生在《校园里最美的老师》演讲稿中,把我作为校园里最美老师,我心里想她可能会讲到发生在我与她之间的那件难忘的事情,然而听完演讲,令我大失所望,她移花接木,把或许是发生在别的老师身上的事情放到我身上。脱离了实际生活,矫揉造作,我听起来都感觉别扭,在我面前的她就更不自在了,又怎能表达出感情来呢?即使有,也会让人感到无病呻吟。

失真这种现象的存在。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是生活单调,而是积累太少,无物可写。不少学生平时不注重积累,没有阅读摘抄和日记的习惯,积累的素材少,写作就无事可写。

二、视野狭窄,思路闭塞,缺少思考,不能由此想到彼。平时不善于留心、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特别是没用心去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也不习惯用笔头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像上面我的这个学生,她要是有日记的习惯,用心地把生活体验、感悟记录下来,演讲就不缺真实话题,就能感动听众。三、目前的作文教学也缺少科学的、完整的、适应性强的、便于操作的训练体系。训练少,而且训练注重于写作技巧,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谋篇布局。仅仅设计出一个框架,却忽略了框架里要装的是学生积累的生活素材,对生活的感悟、体验和思考。这样的作文自然显得空洞、枯燥,没有感情。

如何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总结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中寻找素材。我手写我心,事真情才切。说真话,抒真情,才能打动人心。写自己熟悉的、亲身经历的、感受的事,从中挖掘人生真善美,洞察出世间假恶丑,同时融进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赞扬什么,歌颂什么,批评什么,摒弃什么。比如像魏巍在《我的老师》中这样写道:“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作者写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挨打”的小事情,这就是说真话,小孩子因顽皮而挨打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事。寥寥几笔刻画出了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形象。“教鞭轻轻落下,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想打又舍不得打,折射出了老师对学生爱。这样的老师学生能不爱吗?此时感情犹如涓涓细流,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了,不由得让读者也喜欢上这样的老师。平淡中见真情,细微处见精神。

2、要有一颗敏锐的善于感动的心灵。这是文章有真情实感的前提和基础。感动的心灵,说直白些,就是对事或物的感悟。简言之:就是会感动。比如在描写景物的文章里,抓住景物倾诉自己的心声,学会用心灵抚摸自然。面对大海,你能感受到它的博大与力量;面对悬崖绝壁上的苍松,你能感受到它的坚韧与顽强;面对风花雪夜,你能感受到它的浪漫与柔情;面对秋风扫落叶,你能感到它的凄凉与惆怅;面对九曲十八弯奔腾入海的黄河,你能感受到她的崇高与伟大;面对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你能感到它的豪迈与壮观。这就是感动的心灵。当然这样的心灵不全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文本用心去揣摩,去思考,去联想,在生活中去体验,去积累。会感动了,自然就有情了。也就能赋予文章灵魂了。

3、学会抒情方式。抒情就是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真情才能感染读者。抒情不是空洞的,也不是几个干瘪的语气词就能表达的。得依托人、事、物,通过记叙、描写或议论的方式来表达。所以抒情的方式可分成直接和间接两种。

直接抒情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直抒胸臆,用感叹的方式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比如有一位高三学生这样写道:“我是一个经历了10年寒窗直到现在仍为学业忙碌的学生,面对人生一次大战役——高考,总是有些彷徨,惴惴不安,怕高考失败,无颜见师长,更怕别人异样的眼光。”直接写出高考前自己的真实感受。

间接抒情则是通过描写或记叙人、事、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也就是平常作文中說到的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寓情于物,睹物生情等写作技巧。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内涵丰富深刻,只要你热爱生活,善思考,善发现,善感动,善积累,说真话就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

参考文献:

[1]王春颖. 实施情感教育,激活语文课堂[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J]. 李晓英. 考试周刊. 2010(04)

猜你喜欢

教鞭抒情真情
风雨真情
真情
会抒情的灰绿
虚拟教鞭 让演讲更真实
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
约会
请停下你手中的教鞭
教室风波之新教鞭之谜
“抗冰雪,献真情”救灾款物捐赠者名单
教鞭“失踪”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