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运动项群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德育渗透研究

2018-09-28史志涛

东方教育 2018年27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

摘要: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参与不同运动项群能够对自身人格发育产生影响,从而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帮助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因此,高校应建立不同类型体育心理常模,扩展不同运动项群的心理教育功能,以此帮助大学生健全人格,从而有效提升我国德育教育工作,培养出全面发展人才。本文基于此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运动项群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渗透程度,选取合适的运动项目健全大学生人格。

关键词:不同运动项群;普通高校大学生;德育渗透

引言:

21世纪知识与经济进行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受到关注,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接班人,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储备人才,其心理素质的优劣能够决定我国未来发展方向。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良好德育教育,以此健全大学生人格,提升其心理素质,使其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及时调整心理素质,并作出正确决定。高校实施德育教育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利用不用运动项群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为主要方式之一,通过此种方式既能够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又能够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以此满足我国发展对人才要求标准。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普通高校中的体育课程为基础平台,选取16级大学生健美操运动50人,武术运动50人为研究对象。由于健美操运动学生主要以女生为主,因此此次抽样调查仅是针对女性同性。通过《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监测两组学生在一个学期的运动中人格变化规律,对两次调查结果与全国20~29岁之间的女性常模进行对比,最终进一步讨论两组大学生在运动后的健康人格差异性,以此证明不同运动项群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具有积极影响。

(二)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分为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据统计法。其中实验法将两组大学生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要求健美操运动的大学生在三个学期之内进行一个运动项目的学习,武术运动的大学生在三个学期之内进行不同的运动项目学习。问卷调查法主要是使用成人人格诊断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对两组大学生进行调查。最终,将得到的所有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整理以及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人格现状

根据全国人口比例构成的《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能够知道20~29岁之间的女性各个维度之间的值分别为:P=1.55、E=6.58、N=3.58、L=4.69。根据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大学生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能够发现通过参与不同运动项群的大学生人格更加健康。本来大学生由于年纪原因更加热情奔放,情绪不受控制,但在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大学生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对自身性格进行压抑,导致未参与运动项群的大学生在遇见事情时,与参与运动项群的大学生相比更加冲动。

(二)不同运动项群大学生人格特质因子比较

参与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人格特质因子进行比较,能够明确的看出不同运动项群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由表2能够看出,健美操与武术以及其他不同运动项目的大学生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的四个因子中P值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的人格特质理论,P量表分数较高表明大学生有一定孤独感,难以与其他同学进行相处,在生活中无法关心其他同学,喜欢寻衅。而低分者则表示大学生愿意与人友好相处,并能够对身边的人给与关心与爱,态度较为温和。其中将参与不同运动项群的大学生分值进行对比主要内容见表2。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首先,大学生是一种特殊的群体,接受过十年的应试教育,在现阶段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为考取优秀的大学进行奋斗,从而产生一种偏激的想法。每一位学生孜孜不倦进行学习,只有一个目的,考取优秀的大学。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目前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长期如此,导致学生心理压力较大,人格逐渐发展偏离。

其次,人格主要是指人们在受到外界刺激后的反应模式,决定人们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运动锻炼能够通过人们肢体的运动刺激产生心理反应。因此,运动锻炼可以帮助人们建立完整的人格,有利于我国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最后,不同的运动项群运动形式也不同,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反射也不同。根据《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P因子的反应,能够发现P值越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人格发育不健全。但是P值越低大学生心理素质越高,人格越健全。

(二)建议

为提升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水平,应利用不同运动项群的功能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使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可以健全人格。因此,普通高校体育运动教学中应进行配对设计,如运动项目具有技能主导特点,应与隔网对抗运动项群共同进行教学,技能主导格斗对抗运行项群应与体能主导耐力运动项群共同教学,以此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德育教育工作需求。

高校在建立不同运动项群时,应根据每一个项群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项目,以此满足大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如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群可以分为健美操、武术、瑜伽等,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运动向群可以分为排球、羽毛球以及网球等项目,通过以上方式设置不同项目,可以使大学生根据自身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群学习,以此解决自身心理问题。

由于参与不同运动项群的大学生人格特点不同,为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普通高校应在原有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引入更多的运动项目,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不同运动项群交叉教育实验,改变单一的体育课程结构,以此丰富高校体育运动教学项目,还能够推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升大学生德育教育水平,可以要求大学生参与不同运动项群,以此建立完整人格,提升自身心理素质。根据本文研究表明,参与体育运动项目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刘从梅,陶运三. 不同運动项群体育课程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基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范畴内的六项项目[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6, 30(04):108-111.

[2]陈忠英,梁冰. 不同运动项群的共同作用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研究[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03):117-120.

作者简介:史志涛,男,汉族,1981.7.29,讲师职称,硕士研究生学历,信阳师范学院、信阳学院,从事体育教学。

课题:2017年信阳师范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基金编号:2017KYJJ50。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初中政治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的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途径
德育渗透与核心素养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路初探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