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2018-09-28张永森陈启清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结构性道路世界

张永森 陈启清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实现的工业化进程,完成了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从低收入国家到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实现了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关键在于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下,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选择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选择了一条把社会主义优势和市场经济优势完美结合起来的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路。这种选择和探索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而且对世界的发展也正在展现巨大的意义。

一、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为解决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新的方案

西方发达国家在近代以来的发展虽然使自身成为发达国家,但在国内留下了收入差距扩大、经济体制日趋僵化、结构性改革举步维艰等问题,而按照西方发达国家设计的道路发展的世界经济也在全球层面留下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全球反贫困、可持续发展、气候变暖等。

就反贫困问题而言,按照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全球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出现了一些国家财富集中,一些国家贫困集中的发展局面。1981年,按照1.9美元/天的贫困线标准,全球还有42%的人口处于极端贫困状态。也就是说,在西方国家发展了几百年且将其发展道路向全球推广了近百年后,世界还有接近一半的人口处于赤贫状态。所以这种发展并没有惠及世界人民。倒是中国发展为全球贫困问题的解决作出了积极贡献。从1981到2013年,中国减贫8.53亿人,世界总减贫11.26亿人,中国占到了世界总减贫人口的75.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确立了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是这样承诺的,也是这样做的,从2012年到2017年,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至2017年的3046万人,累计减少6853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371万人;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0.2%下降至2017年的3.1%,下降7.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4个百分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5年发布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在全球减贫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中国精准扶贫的新理论、新实践也为全球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中国范例、中国方案。

再比如结构性改革。中国积极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全球经济走出低迷提供了范本。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没有简单采取大规模刺激政策,没有简单放松货币政策,而是保持定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结构性调整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取得了积极效果,既保持了经济稳定增长,也实现了经济结构优化。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世界也面临着重大选择:是通过结构改革涅槃重生,还是通过宽松宏观经济政策制造虚假繁荣。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正在陷入“结构性改革陷阱”,但受制于所谓的民主体制,没有一个政治家敢于拿自己的政治前途来推动结构性改革,而且选民也不给推动结构性改革的政治家以长期执政的机会。中国的发展给世界提供了一个范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奔着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改进供给体系,提升供给质量的目标,深度推进结构性改革和开放,中国以自己的发展成就证明了这条道路的正确。正因为此,中国在G20杭州峰会上为世界提出了结构性改革的顶层设计,获得了参会国广泛认可,为促进全球结构性改革和世界经济健康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还如生态文明建设。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虽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也积累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大气、土壤、水等污染问题,造成了气候变暖等威胁人类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中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承担世界责任,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理念纳入指导中国未来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些都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绿色发展的理论探索。在实践中,中国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将环境污染治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实施水污染、土地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综合治理重大工程,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深入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绿色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中国还积极承担绿色发展的国际责任,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作出国际上力度罕见的承诺,为实现全人类的绿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国的绿色发展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经验正在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示范

16世纪后,西方国家经济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快速发展,同时形成了以“市场”和“自由主义”为核心的一整套经济理论体系。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以己为主制定了全球经济运行规则,垄断了全球经济治理权和经济话语权,开始向众多发展中国家推广西方发展道路,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是按照西方国家给定的经济发展道路推动本国经济发展。这种推广的顶点是“华盛顿共识”,全球形成了发展道路的“一元论”,广大发展中国家除了西方的发展道路之外似乎再无其他道路选项。

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为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道路打开了两个窗口:一是为全球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中国经济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道路的正确性,而且这是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学习对象、选择经济发展道路时有了一个新的选项。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陷入经济困境,这在某种程度上宣告了新自由主义道路的失败,原来的“导师”一蹶不振,一些发展中国家一下子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二是坚定了部分国家基于自己国情设计合适的发展道路的信心。中国的发展经验说明,一个国家完全可以基于自己的历史条件和现实需要,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这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发展话语权的垄断,打破了道路垄断,打破了西方发展道路的神话,也意味着以西方为中心的“一元现代性”框架将向“多元现代性”框架过渡,人类经济文明将因多元而更加灿烂。

三、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为大国和平发展树立了新的榜样

在中国发展之前,大国经济发展基本都是一部掠夺史或战争史。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发展,往往不惜运用各种强制手段乃至武力,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把其他国家作为自己的殖民地。而且西方国家为了争夺资源、市场和全球霸权,甚至不惜发动世界性战争,把世界人民拖入战争旋涡。而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作为一个人口超过所有西方发达国家总和的国家,虽然拥有的人均资源远小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资源总量远小于经济发展需要,但是中国没有通过殖民或战争的方式去掠夺资源,在新中国成立至今69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没有主动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中国没有在海外争夺过任何一块殖民地。中国是在遵守现有的国际规则下,利用和其他国家平等交易的方式发展起来的,中国是在人类历史上少有的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实现和平发展的国家。

在发展理念上,中国也一直秉承和平发展的理念,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上升,世界也在担心中国是否会利用这种影响力冲击现有的国际体系,是否会利用这种影响力来干预别国内政,是否会走上“国强必霸”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国强必霸的逻辑不适用,穷兵黩武的道路走不通。中国的发展得益于世界,也将致力于推动世界更好地发展。所以,中国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大国在现有的国际体系下如何实现经济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是对人类发展的巨大贡献。

猜你喜欢

结构性道路世界
结构性土非线性压缩特征本构模型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强化思想引领 推进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