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生谷:幸福生态村 诗意桃花源

2018-09-27

中华民居 2018年4期
关键词:生态村村落文明

三生万物“生物钟”

当我们还在热烈地讨论和探索传统村落的未来发展时,一种被称为『生态村』的新型村落形态已悄然出现。生态村是以追求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为目标创建的乡村社区。杭州建德市乾潭镇胥岭三生谷生态村,是正在打造中的一个生态村样本。在这个村庄里,有连绵的群山,有清澈的溪水,有美丽的梯田,还有一群『异想天开』的大人和孩子在这里劳作、生活,一切和谐而安详。三生谷,正在成为一个可以让生命诗意栖居的桃花源。这是一种传统而现代的生活方式,一种趋近人本的生活方式。几年来,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并引导他们回归美丽乡村,建设生态乡村。

胥岭村梯田

三生谷

从传统村落到 生态村

杭州建德市乾潭镇胥岭村是一个美丽的传统村落。这里自然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因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途经此地、暂住修养而得名。它坐落于海拔400余米的山坳里,四周群山环抱,千层梯田从山脚直铺至岭尖。村落原户籍总人口600余名,如今大部分村民已外出居住和工作,村中常驻人口仅六七十位,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老人。胥岭村就像中国大多数传统村落一样,俨然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2016年10月,胥岭村往日的“平淡无奇”忽然被打破。当月,杭州市三生谷生态农业科普中心团队(简称“三生谷团队”)开始入驻胥岭村。他们为这个传统村落带来了全新的“生态村社区”理念,并计划按照新理念重构村落组织结构,改善村落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等,从而推动该村向生态村转型发展。在三生谷团队的带领下,胥岭村的生态村建设很快取得实质性进展:胥岭村成功加入“全球生态村联盟(G E N)”,并且拥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胥岭三生谷生态村”(简称“三生谷”)。

那么,究竟何为“生态村”?全球生态村联盟给予它的定义是:以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为目标,依托在地资源,通过有意识的、参与式的设计和构建,形成一个经济、生态、社群、文化等四个维度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社区。生态村信奉“简单奢华”的理念,重视和推广高质量的生活方式,传播关爱、责任和幸福感。因此,“生态村”并不能仅从字面意义上将其简单地理解为“生态环境美好的乡村”。它实际上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甚至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的。

对于传统村落而言,人们往往只注重保护村落现状,维持它现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并未意识到它具有多维度的生态文明价值。不难预见,如果仅仅是顺着历史的长河继续朝前走,现存的很多传统村落会陆续消失。那么,我们如何让传统村落不断地“吐故纳新”?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过去的文化精华和现代的发展理念进行有机融合,共同推动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便衍生了全球最新的社区发展模式—生态村社区。生态村不同于中国传统的自然村落,而是由一群充分觉醒的知识分子有意识地设计和构建出来的。它也不同于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现代美丽乡村。除了美化环境、振兴经济外,它更加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群、人与自我(内心)的和谐共处。

露天音乐会

村民在田间劳动

美国人文学院院士约翰·柯布曾经说过,中国是唯一一个既完成了工业现代化,又保留有乡村文明的国家,未来中国必将引领世界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全球生态村联盟主席科莎·朱伯特也曾表示,我们需要认识到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更要认识到它的生态文明价值。当下中国尽管城市化发展迅速,但依然保留着大批的美丽传统村落。如果将这些传统村落都建成生态村,必将在中国形成大规模的“生态村运动”。

三生谷的 生态村探索

在三生谷,似乎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层层梯田拾级而上,形成一个天然的露天剧场,只要在这里来一场歌咏会或是音乐会,便可谱就一曲人与自然的交响。村民活动中心就建在梯田下,平时供村民举行文化交流活动。为了保持古村原貌,三生谷团队也对部分古建筑进行了修缮,并邀请建筑师在村落中设计建造了数个古道廊亭及露天舞台等。它们既符合现代审美,又与梯田完美融合。一幅崭新、美丽的“胥岭三生谷图”正在徐徐展开。当然,我们目前看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其实,她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内容和故事。

生态村的构建不同于传统的旅游投资建设,而是以社会企业与当地村民、政府三方合作共建的形式进行的。它有着一套更为庞大而复杂的组织系统。生态村的建设者必须始终坚持村民主体本位,以追求人民生活幸福和乡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兼顾经济、生态、社群及文化等四个维度的综合发展。所以,三生谷团队必须按照此标准对胥岭村进行综合改造,努力将它打造成为一个合格的生态村样本。

生态村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三生谷团队进驻胥岭村后,会同全体村民共同组建了“胥岭三生谷乡建管理有限公司”,并计划引进生态民宿、有机素食餐厅等符合生态村发展理念的项目。公司规定,任何子项目每年都必须将所得利润的10%上交给乡建管理公司,成立“公共基金”。该项基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部分用于三生谷村貌改造及社区公共活动经费支出,一部分用于集体项目的进一步投资生产,还有一部分用于发放村民社会福利及年度分红。这种合作模式既体现了村集体经济的公平,又激发了私营经济的活力,可谓“一箭双雕”。另外,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三生谷团队与当地村民、政府合作开发了菜籽油、霉豆腐、生态茶叶、麦芽糖等系列生态农产品。他们的分工十分明确:三生谷团队负责农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对接,当地村民专门负责种植、生产,当地政府则负责设计包装及品牌推广。正是这一系列举措,形成了企业和当地村民、政府合作共建生态村的和谐局面。

三生谷开发的生态农产品

中美有机过程哲学研讨会小组讨论现场

三生谷的生态建设是多方面的,包括生态建筑、生态能源、生态农业等。三生谷规定,所有的增建项目不得大拆大建,必须在原房屋基础上进行修缮,以尽量保持原有房屋的原生状态。三生谷倡导节能环保,并努力引导大家使用新能源—太阳能。经过一番努力,目前三生谷生态书院等个别项目已经实现利用太阳能发电,能够满足日常用电所需。在这里,人们尽量追求着一种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大家利用面包窑烹制美食,用酵素代替化学洗涤用品,用当地的黄泥土做内饰墙面……生态文明理念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当然,三生谷要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活方式,更有生产方式。一方面,三生谷团队组织农业专家先后给村民做了大量的有机种植技术培训,大力引导农民进行有机种植油菜等农作物。凡实行有机种植的农户都将获得政府种植补贴。这使得农民实施有机种植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了。另一方面,有机农产品价格的提升(有机农产品价格平均高于普通农产品市场价约50%),也让农民更加深刻认识到了有机种植的价值。在三生谷,随着生态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大多数村民的生态文明观念都在慢慢发生着质的改变。

生态村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和谐共处的一种理想社群生活方式。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城市精英为了共同的理想相聚三生谷,开始了一种新的社群生活方式的探索。考虑到各自不同生活背景及需求的差异性,三生谷团队就新社群构建提出并倡导“共同体”理念—共同体成员为了乡村振兴这一共同目标而聚在一起劳动、生活,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共同体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组织,这里没有领导,没有上下级关系。所有成员之间充分尊重彼此的需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共同创造并分享财富,不断促进团队成长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三生谷发展得越来越好,自然吸引了更多的城市精英、乡贤返乡加入生态村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先后有40多位城市精英移居到三生谷,并作为“新村民”融入老村民的集体中。他们一起帮助老村民恢复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实现了新老村民和谐共生。这里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城乡融合的新型综合社群。

生态村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就生态村而言,所谓“文化建设”可以狭义地理解为“生态文明教育”,即传递生态文明理念,推动乡村社会发展进步。“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晏阳初先生曾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河北定县发起“乡村建设”和“平民教育”运动。他总结实践经验后认为“:在乡村办教育若不开展建设工作,是没有用的。不谋建设的教育是会落空的,是无补于中国农村社会的。”因此,三生谷的生态村建设不止要是改变这里的经济状况、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在建设过程中通过教育的方式向更多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从而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为推行生态文明教育,三生谷特别成立了三生谷生态书院(针对成人)和三生谷自然学校(针对儿童)两个专门机构,并利用这两个平台组织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活动。

儿童体验自然农耕生活

三生谷生态书院秉持“三生教育”(即生活教育、生态教育和生命教育)理念,引入国际生态村构建教育(EDE)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ESD)系统,并力邀国内外生态乡村建设专家进行授课指导,旨在推广国际生态村理念,发现和培养中国本土生态村构建师及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中国乡村振兴青年领袖。从2016年三生谷团队入驻胥岭村至今,这里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生态村国际论坛”,承办了一届“有机过程哲学论坛”及多次“生态文明教育和乡村建设研讨会”等。三生谷生态书院同样注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积极组织开展“易经思想与国际生态村构建师(EDE)春令营”和“道家思想与国际生态村构建师(EDE)冬令营”等活动。另外,这里还不定期组织开展自然音乐节、传统弓射训练、太极晨会、茶道等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三生谷自然学校同样秉持“三生教育”理念,不定期组织中外儿童共同参与中短期自然教育体验、夏令营研学等教育活动。在今年暑假期间,这里就成功举办了“国际生态村构建儿童夏令营”“传统弓射夏令营”“中医养正儿童夏令营”“食育戏剧营”等多种活动,并组织儿童参加了泰国“生态村幸福之旅夏令营”活动。迄今为止,这里已成功组织举办八十多场生态文化活动。其实,频繁举办此类活动的目的只有一个,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促进人们思维方式改变,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生谷生态书院举办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培训会

正念茶会

露天舞台

唤醒大众的 生态自觉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简称“两山理论”)引领着中国迈向了生态文明新时代。在“两山理论”的引导下,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逐步提升,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三生谷团队决定正式开始推行生态村建设。对胥岭村的成功改造给了三生谷团队极大的鼓舞和信心。未来,三生谷生态书院计划培养100名国际生态村构建师,并计划在全国推动100个生态村的落地建设。

生态村建设的核心是促进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唤醒大众的生态自觉。就像日本生态村“木之花家族”所倡导的:“世界的本质是一个生命体,不存在‘全体’和‘个体’的区别。如果人们持有这样的世界观的话,那就不会被‘自我’所困扰,更不会产生人我对立的问题。从此,人们将不再需要刻意地去追求和平、创造和平。因为,和平的状态已自然而然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提倡的人类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事实上,生态村就是一个小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有的生态村成员都是这个小小共同体的一分子,彼此相连且不可分割。

随着全球生态村建设的推进和发展,人们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生态村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换句话说,生态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呈现不同的面貌。而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所有的变化,因地制宜、以变应变,维持生态村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中外专家团赴野外考察并合影留念

胥岭村老屋

猜你喜欢

生态村村落文明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对不文明说“不”
鹰潭市审计局成立了“文明生态村”帮建工作组
文明歌
循环生态自然村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