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

2018-09-26徐书华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轴对称积极性概率

徐书华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新课的引入尤为重要。

什么是新课的引入呢?新课的引入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引出该节课所要教学的内容。通过师生的互动,把学生领到未知的数学世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求知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初浅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课堂教学导入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节新课的导入,就是教师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出该节课的内容,把学生引入学习的大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对新传授内容的巧妙的导入,對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有利于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角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始终保持旺盛状态。然而有的老师对新课的引入认识不足,这是没有掌握导入新课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单一,备课不认真,缺少必要的知识和资料的表现。

二、如何导入新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新课,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课题。那么如何导入新课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与大家共勉。

1.直接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新课是指教师在讲解新课时直接出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直接将学生带到学习数学的环境中,让学生注意教师的提醒,了解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直接导入在以前的教学中经常使用,授课开始就接触教学内容的主题,点明本课所讲问题的重点及中心,尽可能使学生心中有数、一目了然的一种常见方法。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时,直接提出问题:“对于形如2x2=3 的方程,如何求解?”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情形“ax2=b(a、b为常数且a≠0)的解法”,然后导出新课题:“直接开平方法”。

2.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在讲授新课前,根据课题内容设置问题,让学生产生好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新知的欲望,这种方法较为常用。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概率》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某校学生李强每天骑自行车上学时都要经过一个十字路口,设十字路口有红、黄、绿三色交通信号灯,他在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为,遇到绿灯的概率为,那么他遇到黄灯的概率是多少?一般学生会认为,他遇到黄灯的概率是,只有善于观察,会学习,爱思考的同学会得到正确的答案1/9。这样适当增加趣味成分,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采用类比的方法导入。

采用类业的方法导入的教学方法,是将以前学过与即将学习的有联系的新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例如:在讲“圆的对称性”时,先复习轴对称图形的内容,即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前面我们用折叠的方法研究了轴对称图形,今天我们继续用前面的方法来研究圆的对称性。这样的引入,学生能从所学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并且掌握了探究圆的对称性的方法。当然,此法中与学知识的引入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所学知识的深入和新知识的诱发;学过的知识是基础,新知识是拓展与新的构建。它不是教师生硬地灌输,而是学生思维的自然发展,水到渠成。

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勤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就能很好的把学生带到生机盎然的数学世界,为我们的数学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之师有所授,生有所得。

猜你喜欢

轴对称积极性概率
说说轴对称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