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环境教学

2018-09-26罗国辉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保护环境环境保护意识

罗国辉

摘 要: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基础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實现环境保护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必要保证。因此,在初中开展环境教育,既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责无旁贷,应该努力设法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环境教育素材,有目的、有计划地将环保教育巧妙地、自然地、正确地、有机地渗透于各教学环节中,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环保知识,形成有利于环境的道德观念,树立对生活环境更加积极的行为准则,自觉地受到环保教育的熏陶,做到文道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环境;教育;语文

当今社会,我国部分地区雾霾肆虐、环境恶化,许多人环保意识淡薄。对中学生进行绿色环保教育,让他们在心目中树立环保意识可谓是刻不容缓。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绿色环保思想在语文教材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利用语文教学的课堂阵地,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绿色环保教育的渗透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教师胸中有“环保”,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能成功地渗透绿色环保教育,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保护生存环境的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绿色环保教育

初中语文课文都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备的好文章,即使现在新增的科普类文章中也确有直接或者间接可以用来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正是“新课标”要求教师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和渗透。在教完语文知识方面的内容之后,我就适时对学生渗透绿色环保方面的内容。如:在教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科技说明文单元时,在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我设计了“罗布泊的消逝,对我们当今社会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如何协调,发展经济绝对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谈启示。学生在此环节中畅所欲言,环保意识大大增强。《喂--出来》虽然是科幻小说,但文章题材很适合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所以我在教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大家谈——我们身边类似的黑洞有哪些?应如何整改?”的拓展环节。让学生说出身边的环境破坏现象,并提出一些整改的意见,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环境破坏后的代价。在教七年级下册《斑羚飞渡》一文时,我设计了“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来看,人的行为是否光彩,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做才能与自然界的动物和谐相处?”学生自然而然谈到了“爱护自然环境、爱护野生动物”等话题,环境保护意识自然增强。《大自然的语言》文中的第一、二自然段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春天草木萌发,万物苏醒;夏天燕子翩然归来,果实孕育;秋天果实成熟,落叶纷飞;冬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教学时,我就应该抓住描写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人们肆意踩踏草木,砍伐树木,乱扔垃圾,会是一幅什么景象?这就很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带到环保主题上来;这样无形之中就使学生走近了环保,提高了环保意识。当然,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绿色环保教育。如:《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看云识天气》、《月亮上的足迹》、《绿色蝈蝈》、《敬畏自然》、《谈生命》、《那树》等,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深入挖掘文本内容,一般都能找到绿色环保教育的渗透点。正如王崧舟所说:“一定要打开自己的生命,去教参之弊,去教材分析之弊,去他人言述之弊,让自己的精神胸怀敞开再敞开,始终保持对文本言语的一种高度敏感和警觉,对每一句话,对每一个词,甚至对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抱有那种黛玉进贾府式的敏感和警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指导学生准确捕捉到那些跳动着绿色脉搏的关键词句,触摸到文本真实的温度,产生情感共鸣。

二、开展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

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演讲赛,辩论赛,讲故事比赛;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作文比赛;开展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活动,书写调查报告。让学生面对现实,通过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逐步增强环保意识,并以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美化家园。学生不论在口语交际中还是在所写的作文实践活动中,往往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的,也有对所见景致有所欠缺之处深深忧虑的,更有对改善环境提出自己见解的。通过有目的地观察自已周围的环境,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提高环保意识。

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环境教育

语文教师要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手段,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和网络设备,下载、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声音、动画及相关音像等多媒体手段的展示,向学生渗透环保知识,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广大语文教师应当自觉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主动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只要每位中学语文教师都主动、适时、并持之以恒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只要每位教师长期坚持环保教育的渗透,我们的学生必会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尤文菁.环境伦理教育+环保实践活动=社会责任意识[A],开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师论文集[C],2005年.

[2]何咏燕.在开展科技与环境教育中打造学校特色[J],教育导刊,2004年08期.

猜你喜欢

保护环境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
保护环境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保护环境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