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研究

2018-09-26于冬梅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课文语文

于冬梅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其他学科的敲门砖。人说“得语文者,得天下”。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的学好语文这门课程,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有用兴趣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学生才能乐学好学;只有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老师,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利用各种渠道去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提升学科素养。教师要涉猎群书,有渊博的知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语文教师只有具备浓厚的知识底蕴,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引经据典,口若悬河,出口成章。这样教师才能用自己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趣盎然,掌握好文章的总体风格和基调,融之以情,收放自如,用丰富的情感和语言吸引学生,让学生身心愉悦。学生必然会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产生微妙的情感体验。他们会自主的投入学习,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师生关系要和谐、融洽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接收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关系和谐与融洽的氛围。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给学生以体贴、关怀和帮助,多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愉快的交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真正形成朋友般、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才会在语文学习上产生向往和追求,才会更加自觉、主动,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导入新课要巧妙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有好的开端的新课,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有一种“向而往之”的信念,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导入新课很关键。在教《春》一课时可以播放一段有关春天的美丽画面,让学生有一个感官的认识,激发他们对春天的美丽向往。于是春景就像一幅幅的画呈现在大家的眼前,通过画面意境的引导,学生便很自然地进入了春天的意境中。教师可以运用下面的导入来开始《狼》的教学: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给他们描述场景:“暮色加浓,你一个人穿行于森林之中,风声飒飒,树叶也随着颤动,一股凉气涌上心头,你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突然,你发现前方绿光忽隐忽现,伴着一声野兽的嗷叫,你意识到了这是狼的叫声。你不想往前走了,当你还处于犹豫之时,那只狼已经出现在你的面前。”说到这里,也许学生们感觉到自己置身于这样的场景之中,然后让他们睁开眼睛,问他们该怎么办。教师可以顺势引入课文:“有个屠户也在毫无准备之时遇见了狼,而且是两只狼,他选择了哪种方式呢?”这样激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他们很快的走进了课本。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新课文的学习。

学生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会遇到困难,在这些困难和挫折面前,大家会选择怎么做呢?是灰心失望,和成功擦肩而过,还是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呢?这样就导入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便是一个从小胆怯、身体瘦弱的孩子,在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最终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故事。大家想不想了解这名小男孩是怎样做到的呢?在学习了本课之后你们自然便会明白。此话一出,学生们的思维便立即被调动了起来,大部分学生对于新课的学习都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在导入中除了视频导入、情境导入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诗词故事、问题、实验等导入,利用不同的导入来创造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脑海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恰当提问,激发興趣

提问也要注意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随意提问,要提前做好准备。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讲授每一篇课文时,都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同学们的好奇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事物真相的迫切愿望,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五、发挥多媒体教学作用

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的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很有帮助。语文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如:教师在教《故乡》一课时,把文中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生活的场景绘制在投影片上,让学生仔细观察银幕上的画面,口述画面内容,使学生清晰地看到他们变化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农民的双重压榨,可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同时,具体地认识到肖像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他们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六、利用课外活动激活兴趣

教师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经常开展与语文紧密联系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该学科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外开展语文手抄报,讲故事、歇后语抢答、成语集锦比赛、诗词比赛、书法比赛、作文比赛等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长见识,积累信息,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语文的热情。还可以成立阅读小组,互相推荐,互相交流,互相欣赏,在比、学、练、交流中不断成长。通过开展语文活动,学生们看到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丰富多采、充满情趣的.在活动中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好学、乐学。

语文如高山流水般悠远,也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让学生爱上语文,体会语文之美就要有效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正视学生的实际,从语文教育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努力发掘有利因素,重视培养、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