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驴得水》:一次人生意义的探寻

2018-09-26张慧

戏剧之家 2018年18期
关键词:驴得水探寻真实性

张慧

【摘 要】2016年10月28日中国大陆上映了由开心麻花团队创作的电影《驴得水》。该电影以同名话剧《驴得水》为原型,由于沿用了剧场版剧作和主创人员,在故事情节和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留有话剧版的烙印,公映后好评与争议并存,形成网络文化的一个热点。由于电影和话剧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二者的差别对观众把握《驴得水》故事的深层内涵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总体而言,影片《驴得水》比较充分发挥了电影语言的表达优势,为观众留下了一个较大的多向的阐释空间。

【关键词】驴得水;真实性;象征结构;人生意义;探寻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8-0106-02

继话剧版《驴得水》成为戏剧界的一起文化事件后,影片《驴得水》又掀起了一场网络文化风波,在观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民国时期中国偏远山区的故事。几位怀揣教育救国理想的知识分子投身于乡村教育,他们从大城市来到偏远的乡村,建立了“三民”小学。由于当地极度缺水,“三民”小学便养了一头驴运水,为了支付养驴的开销,孙校长编造了一个“吕得水”老师,并向教育部申请到了吕得水的薪水。没想到教育部竟然派人来调查吕得水,孙校长和他手下的三位老师不得不继续编造谎言,于是,谎言越来越大,直到局势失控。

一、真实性和实体象征

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电影故事,因真实性和大众化,使其在国产讽刺喜剧的尝试中有了较大的突破。话剧版剧评普遍认为,《驴得水》是一出荒诞喜剧,戏剧的荒诞“指涉现实的无力”,是对“弱势知识分子的自我构述和主流文化偏见的抗衡”,荒诞所强调的是对“原初故事的逐步和突然逆转”,从而为作品增设了“追问和探寻的力度”。①由于话剧版《驴得水》运用了荒诞的艺术表现手法,使故事整体看起来像个寓言。而电影版《驴得水》充分发挥电影语言的优势,给观众带来了不同于话剧的观感。

首先,是电影的现实主义色彩和真实性。电影《驴得水》建构了一个平实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许多东西是人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的,虽然未必看得懂。影片中的故事并非空穴来风,它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些投身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因自身和时代的局限性,这场轰轰烈烈的乡村教育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其所蕴含的乡村教育理念以及先驱们独辟蹊径的尝试和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并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所要指明的是,当时的教育先驱们对农村问题的认识并不完全相同,例如,梁漱溟认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是文化问题,而晏阳初却认为农民的“愚、弱、穷、私”是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晏阳初的这一乡村教育观在电影《驴得水》中得到了体现,那就是“三民”小学四位老师的奋斗目标:改变当地农民的“贫、愚、弱、私”。

导演周申、刘露在接受1905电影网专访时,谈到了影片改编的问题。刘露强调了影片改编的大众化风格,周申认为电影《驴得水》是“比较现实主义的”。他说:“我们拍电影也是强调叙事强调人物,而不是玩儿镜头语汇的电影,所以我们做话剧跟做电影没有那么大的鸿沟。”在谈到话剧版和电影版的区别时,他说:“因为话剧的假定性更强,所以在话剧舞台上有一些包袱更加夸张更加疯狂。这些东西我们在电影里要让它更“落地”更“真实”,过于夸张的我们就不要了,换成一些很真实很细腻的描写,但是大的东西其实是一样的。”②2017年2月23日《中国青年网》首页登载:《<驴得水><百鸟朝凤>它们凭什么位列年度电影十佳》一文。文章摘选了2016年度十佳华语电影入围的评语,电影《驴得水》的评语是:“经年的舞台锤炼,搬上银幕依然奇艳。一个少有人涉及的冷僻题材,冷笑怒骂之间将知识分子的时代众生相及其人性弱点进行辛辣的揭示。本片……是一部较有人文意味和观赏动力的影片。”③对比话剧版《驴得水》的宣传广告“一切知识分子都是纸老虎”,就不难看出,电影版带给观众的思考比话剧更加深入,由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延伸到对知识分子时代“众生相”及其“人性弱点”的思考,因此,影片具有较深的“人文意味”。

其次,是由真实通向实体象征。由于影片的现实主义色彩,使其更加“落地”和“真实”,更加“大众化”。这就是为什么当屏幕前的观众看到周铁男,在教育部专员随身保镖的枪响后,判若两人,由一个热血青年一下变成一个卑躬屈膝的软骨头时,不由得扪心自问:“如果子弹从我的头皮擦过去,我会跪下吗?”观众心中的疑问来自剧情突然逆转,但又符合现实的逻辑这样一个事实。胖保镖开枪的画面与其所对应的精神内涵构成了巨大的反差,从而建构了一个象征结构。正如意大利电影艺术家柴伐蒂尼在《对电影艺术的几点看法》中所写到的:“艺术家的任务不是要使人们为虚构的人物的行为而感动或愤怒……而是要在未经渲染的纪实性事实里,发掘出深藏在里面的有价值的东西——人情的、道德的、社会的、经济的、艺术的意义。”④电影《驴得水》追求的正是这样一个内外统一的象征,这一象征结构将现象世界和意蕴世界统一了起来,现象表层对应的是世界整体。

二、细节描写与部件象征

《驴得水》故事整体上释放出的精神能量来源于它的实体象征结构,这一象征结构与部件象征共同建构了故事的精神天地。影片运用了细节描写艺术和部件象征来表现客观对象的具体性、真实性和多样性,传递蕴含其中的象征意义。其中的部件象征主要包括氛围象征和符号象征,这两种象征与影片中细节描写艺术密不可分,下面对这两种象征进行阐述。

首先,是氛围象征。电影《驴得水》有几组夜晚户外的镜头,可谓寓意深刻。第一个,是孙校长和他手下的三位老师看了教育部的来信,弄明白教育部专员要来查“驴得水”老师,并且是第二天就到,于是,大家乱作一团。此时,银幕上是茫茫夜色笼罩下的荒原,由远及近出现了四个身影,为首的是孙校长。只见众人脚步匆匆,气喘吁吁,孙校长语气急促地吩咐三位老师,兵分几路,去找“驴得水”的替身,就在大家犹豫不决之际,一阵铃声从身后的“三民”小学传出来,大家不由得扭身回望,只见铜匠远远伫立,一边摇铃,一边笑嘻嘻地望着他们。铃声阵阵,荡漾在清冷的夜空。大家面面相觑,顷刻间转忧为喜,原来铜匠就是他们的救兵!镜头从衣着褴褛的铜匠移到身着旗袍、中山装的四位老师,构成一幅反差强烈的画面,在推动情节的同时营造出一种氛围象征。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状态被置于同一夜幕下,不过,拯救者和被拯救者置换了位置。这苍凉的夜空可以诠释为,民国时期那些投身乡村教育实践的知识分子的处境,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在苍凉中渴望温暖。也可以是象征着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过程。第二个,是张一曼在自己的房中“睡服”铜匠时,裴魁山和周铁男偷偷躲在屋外,裴魁山站在离张一曼窗前不远的地方,周铁男躲在树下,躲在裴魁山的身后。光线从张一曼窗户到裴魁山再到周铁男,逐步变暗。裴魁山本就矮小的身材在夜色的裹挟下显得更矮小,周铁男是体育老师,本来身材高挺,一旦躲在树后,便现出阴暗猥琐的一面。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三种人性在相同環境下的对比,也可以认为,这种氛围象征着不同的人生态度,在困难面前,张一曼挑战,裴魁山躲避,周铁男观望……总之,这个画面所具有的阐释空间很大,它所蕴藏的艺术意蕴和精神理想统一在可以感知的表象里。第三个,是“三民”小学领到了教育部拨给“驴得水”老师的专款,于是,老师们把小操场安上了各种颜色的灯泡,除了裴魁山,大家快乐地跳起舞来。那个夜晚是“三民”小学第一个光明之夜。我们可以说这个氛围象征着“三民”熬过了黑暗,迎来了光明。舞会上最开心的要数张一曼和孙校长,他俩兴高采烈,偏偏起舞。似乎是在庆祝自己向理想迈进了一步,孙校长全然忘了自己的年龄,像年轻人一样脸上充满朝气,迈着轻快的舞步。漂亮的白旗袍和白色高跟鞋伴着张一曼美丽的舞姿,同孙校长一样,她陶醉在绚丽的灯光和曼妙的歌舞中,全然不觉舞场外面黑夜的苍茫。周铁男虽然参加了舞会,却拒绝了张一曼的邀请,他让不会跳舞的佳佳教自己跳舞。对于一个一向很男人的周铁男来说,生硬地拒绝一个女同事的邀请多少不合情理,张一曼开一句玩笑话——“重色轻友”,已流露出对他的轻蔑和不满。可见,喜欢佳佳是借口,躲避张一曼才是他真正动机。这一细节描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链接着躲在树下偷看张一曼“睡服”铜匠,偷看裴魁山和匍匐在胖保镖脚下这两个情节。至此,细心的观众大概不会再认为,枪响前后周铁男的变化不可思议,因为,细节告诉他们,骨子里周铁男很保守,很惜命。

其次,是符号象征。铜匠被张一曼“睡”服后,准备离开学校,碰巧遇见了采野菜回来的张一曼。只见张一曼的臂腕里挽着一个的菜篮,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她刚采摘的开着黄花的蒲公英,这些蒲公英鲜明亮丽,静静地躺在篮中,紧紧依偎在张一曼淡雅的旗袍旁。它们已不同于生物学意义上的蒲公英,而是一种艺术符号,散发着审美快感。影片中还有一处蒲公英的特写,那是在故事接近结尾时,张一曼在开满蒲公英的山坡上嬉戏,她一边采着淡黄的蒲公英花,一边和花儿聊天。观众的灵魂被这一幕深深触动了,他们宁愿相信张一曼没有疯,她快乐地生活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有蒲公英作伴。至此,蒲公英再次作为艺术符号,刺激着观众的理解机制。蒲公英所释放出来的精神能量来自她们鲜亮的色彩和娇小的外形,指向的是张一曼的精神天地。这些美丽的小黄花终有一天会变成白色的羽屑,临风飘撒。虽身不由己但并不孤独,她们缓缓地飞翔,延续着生命,这,与张一曼的人生何其相似!

综上所述,《驴得水》的象征结构为它提供了一个较大的阐释空间,从知识分子主题到人性主题,再到人生主题或“人文意味”,观众可以为故事找到许多主题,主题的不确定性增强了影片的“观赏动力”。在电影的结尾处,佳佳坐着一辆大车慢慢地离开,《驴得水》的故事也随着晃晃悠悠的车轮缓缓地拉上帷幕……佳佳父辈的人生,他们的努力与付出,成功与失败,是不是也被装在了大车上,装在了佳佳的记忆里?在观众的心中,故事并没有结束,他们继续追问,追问故事的意义,追问人生的意义。

注释:

①张洁.反叛的象征与温情的荒诞[J].戏剧文学,2013(7):8-10.

②本段文字摘自1905《电影网 新闻》:《专访<驴得水>导演周申、刘露:我们要的是真实》, 2016年10月25日,作者:老飞宅。

③本段文字摘自《解放日报》《中国青年网》:《<驴得水><百鸟朝凤>它们凭什么位列年度电影十佳》,2017年2月23日。

④余秋雨.艺术创造学[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3:192.

猜你喜欢

驴得水探寻真实性
广告的真实性
美媒评《驴得水》:有瑕疵的好故事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探寻《指南》背景下幼儿艺术作品的评价方式◇蔡雅玲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