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钢琴音乐的多元化》

2018-09-26付昊曦

戏剧之家 2018年18期
关键词:曲式结构多元化

付昊曦

【摘 要】本文从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及题材来源方面简述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多元化现象,以及教学、演奏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钢琴音乐;多元化;曲式结构;改编钢琴曲;中国风格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8-0079-01

一、中国钢琴音乐的现状

中国钢琴音乐是将中国民族音乐和欧洲钢琴音乐相结合之后发展,在中国音乐史中占据者相当重要的位置,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音乐艺术的强烈愿望。随着中国钢琴音乐发展,中国钢琴音乐有着越来越突出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热爱,尤其是钢琴作品创作以及钢琴作品演奏方面,民众热情越来越高。

二、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中传统音乐特征体现

(一)“意”“境”“韵”

中国传统音乐讲究“意”“境”“韵”。中国作曲家们在创作时加入大量传统音乐元素,使中国钢琴音乐富有“意”“境”“韵”,也使其区别与西方钢琴音乐。其在赵曦的双钢琴曲《童年的正午》、罗林卡的《晨雪》中都得到非常完美体现。

(二)曲式结构多元化运用

中国钢琴音乐的曲式结构运用非常的多元化,其借鉴了大量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散、慢、中、快、散”式的渐变曲式结构,使其更符合和接近中国传统的审美,更贴近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钢琴音乐,常常不具有明显块状结构,更多是一气呵成连贯性,与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的模糊性类似,例如罗林卡的《晨雪》中,虽然每个段落都有标题,但是各个段落之间连接都是自然过渡,整体一气呵成,没有明显、强烈的段落感。全曲既没有拍号,也没有明确的小节线,整体让人感觉到非常连贯、自然。

(三)题材的多元化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题材非常多元化。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1.钢琴改编曲

钢琴改编曲是指将人们熟悉的、现有的中国民族曲调通过西方作曲技法创作,亦或是运用西方作曲技法结合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创造的钢琴曲。作曲家这类创作,使钢琴演奏的音乐范畴更为多样,使钢琴曲演奏出的音响效果也更加丰富多彩。钢琴改编曲的创作特点主要是在原作品艺术审美的基础上,采用新作曲手法和作曲技术对原音乐作品进行一定加工整理和创作改编,既保留了原音乐作品的审美艺术,又使其更为饱满、多变,发掘其更多可能性。传统民歌和民族乐器音乐是大多数钢琴改编曲的主要题材来源。例如汪立三创作《兰花花》就是其在陕北采风时,根据当地民歌所改编创作。储望华根据著名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改编创作的同名钢琴曲,也是改编钢琴曲中又一佳作。作品既保留了原作品的音乐精神,又使其情感表达更为丰富、强烈。

2.“中国风”

具有中国传统民族风格的新创作钢琴曲出现时间比较晚,最早始于八十年代。《他山集》是汪立三所创作的经典作品,同时它也是具有中国传统民族风格的钢琴曲的典范之一。作品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来进行创作,将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融合进西方的复调曲式中,同时又结合了中国民间“意”“境”“韵”,将具有中国传统民族风格的钢琴曲表达淋漓尽致。孙以强创作的《春舞》也是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新疆民族韵味的钢琴曲。这类作品都体现出了极为鲜明的“中国风”特色。

四、在教学中对中国钢琴音乐风格延续

音乐风格是音乐中的重要元素,要演奏好一首钢琴音乐作品,对其风格把握应要相当准确。在日常教学、练习中,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是音乐风格不断延续、强化的重中之重,也是风格传承重要方式。但在实际教学及学生练习过程中,常常会忽视了对钢琴音乐作品风格体系把握,而是更多关注于演奏技巧、技术训练。这样就会造成演奏音乐只有音符而没有音乐。因此,应该要在教育、传授过程中,更多注重体会音乐作品风格内涵,在不同的时代、民族、环境前提下,演绎同一钢琴音乐作品时给予其不同意义,使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在不同环境、时期中拥有长久生命力。

参考文獻:

[1]尹新春.中国钢琴音乐多元化的发展与需求[J].韶关学院学报.2010(07)

猜你喜欢

曲式结构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