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丁?布莱斯特:好莱坞的电影工匠

2018-09-26陈默

现代交际 2018年11期
关键词:商业片好莱坞

陈默

摘要:在人们的印象中,好莱坞是美国商业电影的代名词,是充满梦幻的电影王国,是星光熠熠的梦工厂,曾执导过《 午夜狂奔》《闻香识女人》等影片的导演马丁·布莱斯特,凭借自己严谨工整的电影理念,探寻到了电影商业属性与艺术属性之间的平衡点,虽然称不上是观众耳熟能详的大师级导演,但马丁·布莱斯特像很多好莱坞导演一样,在好莱坞商业制作的规范和制度之下,如工匠般细细打磨着一部又一部好看的电影。

关键词:好莱坞 商业片 观众原则 个人表达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1-0080-02

一、导演介绍

马丁·布莱斯特,1951年生于纽约,后就读于纽约大学电影系,1972年拍摄短片《高更的热狗》开始受到关注。从时间上看,马丁·布莱斯特成长及接受电影教育的时期,也是好莱坞正经历巨大变革的时期:新好莱坞运动的兴起。从20世纪40年代末期,派拉蒙诉讼案的影响、商业电视的蓬勃发展以及电影审查制度的愈发严厉等因素使得好莱坞开始全面衰退。观众对已经熟知的类型和体系开始厌倦,固定的故事模式和陈旧主题的保守态度最终导致了经典好莱坞的褪色。这个时候,以阿瑟佩恩导演的《邦尼与克莱德》为标志的一批反类型影片的出现开始了好莱坞的“文艺复兴”运动。虽然新好莱坞运动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伴随着好莱坞新体制的建立而渐趋平静,但其对整个好莱坞,尤其是一些年轻导演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比如电影中导演个人意识的表达,比如独立制片的兴起,比如类型片的融合与创新等都使得好莱坞进入了一个更加多元更加开放的阶段。

马丁·布莱斯特迄今为止共导演了6部电影长片,从1979年第一部影片《走路的风度》开始,马丁·布莱斯特的所有作品都是由华纳兄弟、派拉蒙、环球、哥伦比亚等这些好莱坞传统电影公司进行制作发行。马丁·布莱斯特的电影是从属于好莱坞主流商业片体制之内的,所以马丁·布莱斯特的总体创作风格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或者适应好莱坞主流商业制作的规范和制度。

二、导演总体风格

(1)以人物关系为中心展开剧情。人物关系的变化推动着剧情的发展,甚至改变剧情走向。而人物关系的内核是欲望,由欲望形成人物的动机,叙事的发展过程包括了欲望达成的过程,用欲望的对立造成人物的冲突和关系的变化。典型的便是《午夜狂奔》,杰克和乔纳森在一路的逃亡过程中逐渐相互了解,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杰克改变了对乔纳森的看法,进而改变了最初的打算,最终将乔纳森释放,使其重获自由。而故事中的欲望内核是杰克希望通过这一次行动获得十万美金从此告别这个职业开始新的生活,所以他才会坚持要将乔纳森带到洛杉矶。在与警车追逐的那场戏中,杰克曾自言自语道:“我陷得太深太深,但我离目的地又那么近。”正是这个欲望使得他与乔纳森、联邦调查局警探、吉米的黑社会成员间形成冲突对立,而欲望实现的过程也就是各方纠缠在一起的过程,也就形成了整个故事的线索和结构。

(2)对观众认知心理的认同。“观众原则”是好莱坞电影的核心创作原则。无论是所谓经典好莱坞还是新好莱坞,导致故事模式的最终形态的力量不是制片厂,也不是华尔街的金融家们,而是观众。“美国制片工业对标准化技巧和故事公式确立的成规系统的依靠,并不仅仅是生产的物质方面的经济化手段,而且,还是对观众集体价值和信仰的应答手段。”所以,马丁·布莱斯特的电影像绝大多数好莱坞商业电影一样,时刻都在考虑着观众的认知心理。如着重讲述一个单线发展的故事,镜头连贯,营造出时间和空间的逼真感,较少使用闪回、平行蒙太奇等手法,采用连续性剪辑,隐藏叙事。就像人在做梦时,大脑会通过凝缩、移置、表象化、二度修饰等将梦境变得符合逻辑和真实情境,从而使人避免在睡梦中惊醒过来。电影作为另一种梦境,就要求导演在制作过程中要隐藏叙事痕迹,用自然流畅的影像画面让观众沉浸其中,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在《午夜狂奔》杰克与警察在公路上驾车追逐的戏中,马丁·布莱斯特将杰克驾车时的镜头与车在马路上行驶的镜头进行不断的剪接,且运动的轨迹保持高度的一致,这种逻辑上的连贯性就使得观众去相信是演员驾驶着汽车在逃跑,并且导演还在在镜头中穿插杰克的主观视角表现车的急速行驶,在视角的不断变换中让观众体验到追逐的紧张刺激。另外,大团圆的结局也是好莱坞电影的一大特点。在影片的最后呈现一个封闭的结尾,好人达成目的,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这是对观众情感的一种回应和认同,是对观众集体价值和信仰的应答手段。

三、人物塑造表达

首先是人物的反常规化处理。马丁布莱斯特的电影里,主人公往往都具有反主流、反权威的特点,《比弗利山超级警探》里艾迪·墨菲饰演的警员福里总是称上司为“Boss”而非其他人的“Sir”,事实上他也很少听从上司的命令,本人也是穷困潦倒,年少时甚至差点因与同伴偷窃汽车而入狱。《午夜狂奔》里杰克和乔纳森冒充FBI探员去小镇咖啡馆骗钱的一场戏中,原本一路上都处于弱势的乔纳森此时变得沉着冷静,而一直处于强势的杰克却显示出做坏事时的心虚和胆怯。这些人物与传统的英雄形象相去甚远,但同时他们又都有着英雄的智慧、勇敢以及正义感,相反,电影中代表社会主流和权威形象的警察却一直都是被调侃、被取笑的对象。《比弗利山超级警探》中的比弗利山当地警局的警察,《午夜狂奔》里的FBI探长阿朗佐莫斯利等在电影里的行为显得愚蠢而滑稽,与处于社会边缘的主人公的机智形成一种对照。

其次,相对独立的人物塑造。除了做一些反常规化的处理,马丁布莱斯特电影里的人物没有单纯地附属于故事,而是从情节中凸现出来,在叙事的同时挖掘人物的深度。在马丁布莱斯特的作品序列中,《情约今生》可以算得上是比较特殊的一部。影片中比尔和死神一起经历着人间的生活,经历着家庭、亲情、爱情、事业、背叛、价值……于是布莱斯特所看重的那些让他着迷的元素组合成整个人生,生命的意义在影片中得以探讨。当一部影片里出现了死神,那整个故事都会笼罩一层阴森恐怖的氛围。但在《情约今生》里,马丁布莱斯特颠覆了死神这个人物形象,对死神人物的刻画一直贯穿整个影片的发展,在故事的发展中凸显出来。或许在最初比尔与死神的对话中观众还会感觉到一丝恐怖,但当死神的寄体真正出现时,这种恐惧感完全消失了。布拉德皮特扮演的死神时时处处都透露出一股萌蠢的感觉,影片里也设计了许多细节来强化这种萌版死神的气质。如跟随比尔去开股东会议时坐在會议桌上喝茶吃饼干,在比尔巨大的寓所里误入厨房并爱上花生酱时的欣喜,以及在医院里当患癌来人问他是不是恋爱了他回答是的时候脸上羞涩幸福的神情……在这部影片里,死神人物形象的深度挖掘更加突出了影片的戏剧性,而这些人物设计也为接下来的情节展开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电影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杂耍逐渐成为今天各方面都已趋完善的工业体系,但电影的生产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制造,电影还有它独特的艺术品质和文化内涵,是包含着以导演为核心的整个制作团队的艺术理念在里面的。一部电影从无到有的过程既包含着整个工业体系中某些既定的准则与标准,但同样也需要创作人员结合自己的阅历和灵感来进行艺术化的展现。所以就有了像马丁布莱斯特这样的电影工匠,在好莱坞的体制内,凭借自己的技艺精心打磨着一部又一部兼具商品属性和艺术美感的精彩影片。

参考文献:

[1]陈宇.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6(12).

[2]陆川.体制中的作者:新好莱坞背景下的科波拉研究(1969—1979)[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8(3).

[3]大卫·波德维尔.古典好莱坞电影叙事原则与常规[C].李迅译.菲利普·罗森.叙事、机器、意识形态:电影理论读本.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4]王萍.《第六感生死缘》:生命的意义[J].电影文学,2011(11).

责任编辑:关磊

猜你喜欢

商业片好莱坞
好莱坞灵异跑车之谜
CRAZY RICH ASIANS
论商业片和艺术片的美学观念之异同
中国商业片创作的现状及思考
我们来看一些文艺佳片压压惊
浅析近十年来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发展态势
《湄公河行动》主旋律的商业片
真真假假:好莱坞电影PK现实生活
怎样打造好莱坞大片
好莱坞暑假大片集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