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马铃薯机械化大垄高产栽培技术

2018-09-26赵雪莹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7期
关键词:种块晚疫病种薯

赵雪莹

马铃薯是我国五大主食之一,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高寒地区,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毒传播媒介少。具有适应马铃薯生长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我省地处平原,土地资源极其优良,适合大型机械化作业。同时我省先进的大型现代化农机装备也为大力推广马铃薯机械化大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了有利条件。

1 科学选地、精细整地

马铃薯适宜的前茬作物为玉米、麦类、谷子,其次为高粱、大豆。地块选择宜选光照充足、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耕层深厚,PH=4.8-7.0呈微酸性的沙壤土。需要水源充足、电力供应稳定、有指针式喷灌机的地块最佳。最好秋整地,整地方式可选用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整地,也可用100马力以上拖拉机翻地、翻后耙细。整地质量要求疏松土层要达到25-30cm。联合整地深松要达到40cm以上,以打破犁底层。如时间允许,最好按设计垄距80cm或90cm秋起垄。秋起垄要做到垄直、大小一致。

2 选好种薯、催芽、切种

种薯宜选择正规公司生产的级别清晰的优质脱毒种薯。种薯大小应在30~500克之间。不可用挑选下来的30克以下的屑薯。在播种前20天种薯贮存库开始逐渐升温,开启通风设施,往种薯堆内强制通风,以使其均匀回温。在播种前10天左右将种薯有计划的出到便于切种作业,宽敞的场地。一般码5~6袋高,垛不宜过大,垛之间应留有空隙,便于进入温暖空气。顶部应使草帘等遮盖,避免强光灼伤薯芽。前期夜晚要注意防冻。种植多个品种时,应分开放置,避免混杂的发生。

在播种前2~3天开始切种薯,此时种芽应控制在1~2mm最佳。种芽过长,在拌种、运输、机械播种过程中会造成薯芽的损伤。每人要备两把切刀,用一把浸泡消毒一把。消毒液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漂白粉饱和溶液均可。种块大小宜控制在30~50g左右。尽量切方块,多带薯肉,不可切成片状、条状。切块大小、形状、均匀度都会影响机械播种质量。

切好的种块每100kg,可用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100g+农用链霉素15g+滑石粉适量拌种;也可用甲基托布津70%悬浮剂100ml+农用链霉素15g种块表面均匀喷雾,药液风干吸收后再将种块装袋。待2-3天伤口木栓化后即可播种。

3 适时播种

当地表10cm地温稳定在7~8℃以上时即可开始播种。种薯株距15~18cm;商品薯株距17~20cm。要根据马铃薯的不同用途要求、品种特性适当调整株、行距。播种深度要根据土壤墒情决定,一般种块到垄顶要达到10~13cm。要随时发现和排除堵种、堵肥故障。生产技术人员要经常检查播种质量,播种密度、深度、施肥量。重播率、漏播率均不得超过5%。

4 田间管理

从播种到出苗一般要经历25~30天,播种后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进行封闭除草。可选除草剂有嗪草酮、乙草胺、金都尔、宝成等对马铃薯较安全。如遇春旱,封闭除草效果不好,可采用机械灭草。耢拉子:播种后15天左右,待地表下草籽开始发芽,这时可耢一遍拉子,拉土深度根据种芽伸长情况决定,以不伤芽尖为宜。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灭草效果,还可快速提高地温,有利加快出苗。第一遍中耕,待出苗达到70~80%时,顺垄看能看到苗呈线状,即可抢耥第一遍。上土厚度2~3cm主要深松垄沟里的土。起到透气、灭草、盖蒙头土的作用。第二遍中耕在苗出齐后,苗高在10cm以内及时进行。结合中耕进行第一遍追肥,覆土深度在5cm左右,要把肥料全部盖住。第三遍中耕,在苗高20cm左右时进行,覆土深度5cm以上。垄两侧上土要碰头,但不要把苗压倒。此时植株地下部分应在15~17cm,以保证地下有足够的空间分层结薯。

5 病虫害防治

5.1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的防治,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在播种期间即进行防治。危害马铃薯较重的地下害虫有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可在播种时垄沟喷施锐胜15~20g/亩。或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每亩施2.5kg,与基肥混合均匀一同施入。

5.2 主要病害的防治

早疫病:(1)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倒茬,(2)加强肥水管理,肥水管理得当,早疫病会发病很轻。(3)药剂防治:8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或阿米西达25%悬浮剂 32~48ml/亩。

晚疫病:晚疫病一定要系统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当株高20cm左右,即开始第一次保护性药剂防治。以后每隔5-7天喷一次药,保护性药剂与作用机理不同的治疗性药剂间隔施用。根据天气情况调整喷药间隔期。药剂选择可参照先正达、杜邦、拜耳、新加坡利农等国际药企近几年推出的系列防治晚疫病药剂,效果都不错。晚疫病的防治除与药剂选择有关外,喷药机的雾化效果、药剂的溶解、喷药作业方式、和喷药时机都会影响防治效果。溶解药剂的水最好用晒热的温水,雨季还要添加有机硅助剂,增加附着、吸收效果。每次喷药时机车行走方向应与上一次喷药时相反。地头要横喷一次,喷头不能有堵塞现象,尤其注意各喷幅间及车道宁可重喷不可漏喷。雨季遇到连阴天,防病压力大时,必须在条件允许时及时抢喷。喷药后2小时下雨的必须重喷。雨季应加大用药浓度。另外,从第一次喷药开始,加入好的叶面肥连喷3~4次。可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明显改善防治效果。

6 适时收获

马铃薯是鲜活农产品,收获、销售时间短,用人工量大。大面积种植时应提早做好收获的准备工作。收获前10~15天开始杀秧,目前采用的有化学药剂杀秧和机械杀秧两种方式。化学药剂杀秧一般用先正达公司的立收谷20%水剂,施用量200~250L/亩,一般在收获前14天喷施。植株长得密集的地方5天后再施一次药。机械杀秧设备有专用杀秧机,也可用灭茬机。杀秧后15天后就可收获,根据种植品种、销售情况安排收获生产。收获后期要随时关注天气变化,避免冻害发生。

猜你喜欢

种块晚疫病种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马铃薯播种机排种装置的改进设计及试验研究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青岛特钢高炉用块矿基础性能分析
夹持式玉米精密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马铃薯拌种用什么效果好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