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薯中后期田间管理的误区
——翻蔓

2018-09-26

农业知识 2018年33期
关键词:徒长块根甘薯

甘薯是一种蔓生作物,种植区历史上素有在甘薯田间封垄后,特别是雨后有翻蔓的习惯,以防止蔓节生长细根和小薯,争夺分散养分,影响薯块膨大。但根据多年来的实验和大量生产实践证明,甘薯翻蔓是田间管理的一大误区,导致甘薯大幅减产,一般减产10%~20%,尤其是干旱年份,翻蔓次数越多,减产越严重。其原因如下:

1.翻蔓损伤茎叶。甘薯块根积累的营养物质淀粉90%以上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而翻蔓由于茎叶受到损害,光合面积减少,从而减产,且翻蔓次数越多减产幅度越大。

2.翻蔓削弱了叶片光合作用強度。翻蔓后由于叶片翻转、重叠、密集,影响叶片充分接受阳光,提高了呼吸強度,降低了光合效能,即消耗的养分较多,积累的养分较少。

3.翻蔓打乱了植株养分的正常分配。翻蔓使养分分配到茎叶较多,向块根输送较少。因为翻蔓损伤了茎蔓的顶梢,促使腋芽发出新枝小叶,消耗大量养分,减少了块根膨大所需要养分。

4.翻蔓增大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量。直接降低了甘薯的抗旱能力。翻蔓虽然可以曝晒垄土,减少土壤中过多的水分和提高地温,以及控制茎叶过旺生长,但弊大于利,终究导致甘薯减产。

综上分析,不论高产栽培,还是中低产栽培,也不论旱涝年份,还是肥地、瘦地,甘薯翻蔓都是一项徒劳无功的减产措施。但是,如果遇到阴雨连绵、土壤墒情大或者薯蔓被淤埋时,可适当把翻蔓改为提蔓。提蔓时,轻提轻放,并且放回原处,应尽量不搞乱茎和叶片的自然分布,减少茎叶损伤,为提高后期光合效率,增加干物质积累创造条件。

在甘薯中后期田间管理上,应克服翻蔓的不良习惯,坚持提蔓不翻秧。若田间茎叶有徒长趋势,可釆取掐尖、扣毛根、剪老叶等措施;对于田间已经出现徒长的,也可用矮壮素等化学调节剂调控;而对于已经严重徒长的,无论釆取什么管理措施都不会创出高产。

目前,甘薯高产栽培,防止茎叶徒长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料,根据配方施肥,安排合理的比例;选用结薯早、前期块根膨大速度快、地上部长势弱的品种。

猜你喜欢

徒长块根甘薯
甘薯发根分枝期适宜土壤水分促进块根糖供应和块根形成的研究
尝试打破块根旱金莲休眠
甘薯种植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大丽花种球块根的越冬贮藏
西葫芦为什么徒长
豆角徒长原因及解决措施
蔬菜不好管 这几招专治徒长、黄叶、卷叶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金果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