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肝除痹汤治疗颈椎病100例临床研究

2018-09-25赖畅钦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颈椎病

赖畅钦

【摘要】 目的:探讨补肝除痹汤对颈椎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颈椎病患者20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肝除痹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左、右椎动脉的血流参数及颈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1,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0.31±2.18)分,低于对照组的(14.91±2.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96,P<0.05);治疗前,两组左、右椎动脉的Vs、Vd等血流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86、0.224、0.061、0.173,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左、右椎动脉的Vs与Vd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97、15.412、7.365、15.472,P<0.05);治疗前,两组JOA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5,P>0.05);治疗2、3、6个月后,观察组JOA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79、3.626、4.336,P<0.05)。结论:采用补肝除痹汤治疗颈椎病患者,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利于改善血流参数,提高颈椎功能。

【关键词】 颈椎病; 补肝除痹汤; 颈复康颗粒; 中医证候积分; 血流参数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6.0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6-0-03

颈椎病属于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临床疾病,其发生与患者肝经阳气亏损存在密切联系[1]。该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中,且发病率较高,易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临床多以推拿、牵引等治疗方法为主,理疗虽可帮助患者暂时缓解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但并未解决其根本病因[2-3]。补肝除痹汤以温补肝经阳气,可促进患者经络气化功能恢复,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药。基于此,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10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补肝除痹汤治疗,旨在探讨该治疗方式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流参数等方面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200例颈椎病患者,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符合《中医诊斷学》内相关诊断标准者,主症:视物旋转、头晕目眩,轻者闭目即止,重者乘坐车船,甚者可扑倒;可伴有耳鸣耳聋、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汗出等;舌有瘀点、瘀斑或呈暗紫色,脉弦或涩。次症:颈肩部疼痛,如刀割或针刺,部位相对固定或攻冲作痛、窜痛;情绪方面以焦虑、抑郁、暴躁等;早醒、多梦、入眠困难,且眠浅易醒;唇部、面部发麻,或手指麻木,伴有蚁走感;记忆力下降[4];(2)经肌电图、X线、CT等检查确诊;(3)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史者;(4)存在上肢无力、颈背疼痛、下肢乏力、手指发麻等症状者。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者;(2)急性椎间盘突出、颅内脑肿瘤者;(3)表达障碍或精神疾病者;(4)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引起眩晕者;(5)重度脏器功能损伤;(6)治疗依从性差者。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笔者所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中,男46例,女54例;年龄45~79岁,平均(62.49±3.08)岁;病程1~7个月,平均(4.51±0.56)个月。对照组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46~79岁,平均(62.51±3.11)岁;病程2~7个月,平均(4.53±0.59)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开水冲服颈复康颗粒(承德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2204),5 g/次,2次/d。观察组采用补肝除痹汤治疗:药方组成:巴戟天20 g,黄芪30 g,覆盆子10 g,桑椹子10 g,桂枝10 g,柴胡6 g,牡蛎15 g,五味子6 g,龙骨15 g,桑枝10 g,姜黄10 g,葛根10 g。加水煎煮,去渣留汁400 ml,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200 ml/次,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食物。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治疗期间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酌情调整剂量。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评估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无头晕、无头重或头昏沉、背、颈、肩、上肢无疼痛感、上肢无麻木感、睡眠质量同往常一致,分别计1分;偶有轻度头晕、偶有轻微头重或头昏沉、偶感轻度疼痛、偶有轻微上肢麻木、睡眠质量极少比往常差,分别计2分;常伴轻度头晕、头重或头昏沉、轻度疼痛、轻度上肢麻木、偶有睡眠质量比往常差的现象,分别计3分;常伴严重头晕、严重头重或头昏沉、严重疼痛、严重上肢麻木、时常出现睡眠质量比往常差的现象,分别计4分;持续眩晕、持续存在头重或头昏沉、持续疼痛、持续麻木,均难以忍受,睡眠质量一直比往常差,分别计5分。

(2)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康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检测左、右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及舒张期血流速度(Vd)。(3)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3、6个月后,参照日本骨科协会(JOA)关于颈椎病的评分标准,评估两组颈椎功能恢复情况,其内容包括运动(8分)、膀胱功能(3分)、感觉(6分),分值越高表明功能恢复效果越佳[5]。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流参数

治疗前,两组左、右椎动脉的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左、右椎动脉的Vs与Vd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JOA功能评分

治疗前,两组JOA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6个月后,观察组JOA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颈椎病为骨科常见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由颈椎管狭窄、外伤、筋骨劳损等因素所致[5]。目前,中医在治疗该疾病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其见效快、治疗周期短、安全性高,且毒副作用较少,具有一定实用性、多样性及严谨性,易于被广大患者接受。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可分为交感型、椎动脉型、脊髓型、神经根型等[6]。

传统中医认为,颈椎病属于“眩晕”“痹症”“痿证”等范畴,多由风寒湿邪、经络不通、气血不和、外伤等所致,且与虚损、肝风、目眩、头晕等密切相关[7]。中医治疗该疾病,不仅重视颈肩背臂等局部症状,还与气血、脏腑、经络等有机联合,对整体病症进行辨证施治,同时还将肾、脾、肝等内脏功能与关节功能、肌肉、筋骨等相联系,更加注重两者间的相互促进及相互影响的作用,并将颈椎病分为痰湿困阻、肝肾不足、经络受阻、气血虚脱、风寒湿痹等型[8-9]。故本研究采用补肝除痹汤治疗颈椎病患者,且效果颇为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左、右椎动脉的Vs与Vd值均高于对照组,JOA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补肝除痹汤治疗颈椎病患者,具有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参数及颈椎功能的积极作用。

体征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是评价治疗方法及药物疗效的有效依据,本研究中应用补肝除痹汤,可有效缓解患者颈部及上肢酸痛乏力,胸闷心慌等症状,其药方组成中,巴戟天为君,巴戟天为补肝阳之要药,补肝之阳精,温养经络;臣以黄芪补肝气,益气固表,桑椹子、覆盆子补肝益肾、温养肝经;佐以柴胡、桂枝疏肝解郁、温阳升阳,龙骨、牡蛎、五味子平肝潜阳、敛及阳气、镇惊固涩、软坚散结、保肝護肝,桑枝、姜黄、葛根疏通经络、驱风疗痹、通经止痛。诸药合用,共起保肝护肝、温经通阳之功效[10]。此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可有效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液黏度,扩张外周血管,利于改善体内微循环,缓解颈椎周围肌肉紧张状态,进而起到增加脑血流量的效果;葛根中富含多种异黄酮,不仅可增加脑血流量,还可降低血管阻力,缓解肌肉痉挛;桑葚子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利于改善皮肤血液供应情况;覆盆子内含有抗氧化剂,可有效防止自由基对患者大脑造成损伤,利于改善氧气及血液供应情况,可促使皮肤细胞再生;柴胡可抗病毒、抗肝损伤,具有镇静、镇痛、抑制结核杆菌的效果;桂枝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促使药物在短时间内渗透到病变组织中,进而提高药物浓度;龙骨中富含氯、钠、钾、贴等元素,可有效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利于抑制骨骼肌的兴奋[11-12]。此外,牡蛎可促进新陈代谢;五味子可提高肝脏解毒能力;桑枝可缓解上肢麻木;姜黄可抗炎镇痛;降低胆固醇,均对患者病情转归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较单纯服用颈复康颗粒而言,采用补肝除痹汤治疗颈椎病患者,可有效缓解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利于提高颈椎功能,增加脑血流量,减少预后风险,且安全系数较高,值得进一步临床探索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少松,王庆甫.11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医证素分布及其与血浆内皮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相关性[J].中医杂志,2017,35(10):854-858.

[2]张婧懿,卞策,郑宇蕾,等.葛根汤联合推拿治疗42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7,34(4):83-85.

[3]睦顺姬,叶秀兰,姚敏,等.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机理研究概况[J].世界中医药,2017,12(1):222-224,228.

[4]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68-170.

[5]朱力立,朱晓华.近5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进展[J].河北中医,2017,39(6):932-935.

[6]刘虹豆,余洋,樊效鸿.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100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5,35(1):34-36.

[7]蒙福翰.中医综合治疗颈椎病88例[J].河南中医,2015,35(11):2708-2709.

[8]陈静,张良,王文芝,等.中医辨证论治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J].河南中医,2015,35(8):1871-1872.

[9]彭敏.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3):84-87.

[10]郑泉鑫,皮安平,于宝新,等.《伤寒论》视角下颈椎病诊治思路探微[J].中医正骨,2017,29(10):57-59.

[11]黄青,陆慧庆.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24(1):79-81.

[12]杨传美,陈小虎.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9):106-109.

(收稿日期:2018-04-16)

猜你喜欢

颈椎病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颈椎保健操在颈椎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两类颈椎病不能按摩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走路像踩棉花可能是得了颈椎病
谨防颈椎按摩不当致瘫痪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