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的电视编导容易走进的四大误区

2018-09-25任长箴

数码影像时代 2018年2期
关键词:松茸事迹舌尖

任长箴

最近,《舌尖3》播出后,恶评持续升温,大有“墙倒众人推,破鼓乱人捶”的节奏。网上评论五花八门,槽点多多,直到最后一集播完,豆瓣评分已经跌至4.1分。

8集片子我都看了,我的感觉是,网上的吐槽都带有情绪性的,少有理性分析。作为《舌尖1》的导演,我处理过相同题材、相同体量的片子,我觉得《舌尖3》拍得够用力,费了功夫。但是片子中的问题也确实明显,很多问题是我自己也绕不开,电视台90%的编导容易出现的误区。

误区1:爱写论文

认知类纪录片。导演总是想追求文化感和历史感,这样的初衷往往会导致把片子往论文上追求。第一集,追根溯源,第二集开始徐徐打开。举例说明:最后一集,盖棺定论,总结陈词。这个像论文,不像片子。导演们做的时候总是觉得信息给的还不够多,总觉得观众不明白,于是,东拉西扯,信息堆砌。一定要知道,观众不需要通过看片子做学术探究,观众看片子是要看一个故事,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获取认知。

误区2:主题模糊

什么是主题?什么是题材?什么是选题分不清?主题是价值观,是关乎爱和真理的一句话,是灵魂。题材是片子的题目,是贯穿始终的骨头。选题是具体的故事,是血肉。如:《舌尖1》的主题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题材是“松茸这种食材”,而具体的选题是“单珍卓玛上山采松茸的辛苦故事”。三者完全不同,但是编导们经常混为一谈。混了,或是缺一样儿,片子就是血肉模糊。

误区3:煽情故事

很多编导喜欢在片子中讲感人的故事,比惨、煽情。其实,这是个特别大的误区。这些都不是故事,这些叫事迹。事迹不等于故事,事迹的基础是人物的业绩,而故事的基础是人物的愿望。90%的编导不会讲故事,惯会讲事迹,这源于我们做党建片儿的传统模式。我们习惯于给人物“贴标签儿”“上表扬稿儿”,其实真正的人物故事,应该是人物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比如,講单珍卓玛采松茸的故事不是讲她的业绩,而是讲她采松茸过程中的挫败。观众感动于共情于挫败带来的人之常情。

误区四,高喊情怀

解说词当中,情怀、风骨、自然、生命、灵魂不觉于耳,好像不说为谁谁谁赋予了生命,厚重的文化就体现不出来,就显得没哲学、不高级。在我看来,不务实的解说词,只能说明作者的创作格局狭小、选题扁平、没内容。正确的解说词,是在言之有物之中蕴含朴素的生活道理,比如松茸的故事结尾,有一句解说词:

“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村民们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这句解说词里没有生命、自然、敬畏这些字眼儿,但是这几个意思都通过一个具体的细节蕴含其中了。

我们做片子,要不断努力学习改进,就是为了远离以上四大误区。

猜你喜欢

松茸事迹舌尖
我和香格里拉松茸
山东茌平:种植赤松茸让秸秆变废为宝
人物与事迹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迹探討
元曲家李好古、白无咎事迹新考
疯狂的虫草,疯狂的松茸和疯狂的岷江柏*——专访作家阿来
如何保鲜一颗松茸?
揭傒斯事迹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