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一张“变味”的检讨书说开去

2018-09-24周碧玉

课外语文·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发式变味检讨书

周碧玉

【摘要】一份“变味”的检讨书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为自己的冲动感到惭愧,为自己的武断感到内疚。第一,当冲突发生时,我完全忽略这里面有没有“认知失调”。第二,在冲突发生时,我没有去想,“问题”到底处在谁身上。作为老师,我们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无论是我们自己有问题,还是学生有问题,都应该以“我信息”为主,少用“你信息”。变“后发式教育”为“前置式教育”,防患于未然。

【关鍵词】认知失调 ;后发式教育;前置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三年前,周一我开完例会,来到教室,还没到下课吃饭时间,却看到空荡荡的教室。通过投票,我找来“始作俑者”许同学,没想到许同学大喊大叫说我冤枉了他。一气之下,写检讨,记录下他的错误过程,交到德育处给处分。

最后,一份“变味”的检讨书交到我的桌上。许同学的检讨书满纸都是控诉,控诉我对他的不信任和轻信盲从,控诉我没有实际调查。后来,盛怒之下的我最终把许同学连同他的“变味”的检讨书送到了德育处。一场风波看似就这样平息了。但时隔十几天后,一个同学悄悄地告诉我,“老师,你错怪许同学了”。其实,当时带头的是另有其人。只是,许同学经常犯一些错误,再加上他是从窗户跳出去的。所以,同学们自然而然就写了他。我当时听了为自己的冲动和武断感到惭愧和内疚,未经过仔细考察就妄下断言。至今,那个小男孩婆娑的泪眼还在我眼前闪耀。

静下心来,我仔细思索,我和许同学的这个冲突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我犯了以下几个错误。

一、当冲突发生时,我完全忽略这里面有没有“认知失调”

人在冲动时,是最不冷静的。第一反应都应该是别人的错,然后就找出各种观点来证明别人是错误的,自己是对的。这在心理学上叫“认知失调”。就是说当我们自认为自己做的事是合理的。当我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的时候,我们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我们原来的观点信息,而对于那些可能推翻我们原来的观点的信息往往忽视掉。在这件事情中,我最大的错误就是没考虑到同学们也有认识的偏差,太过于依赖群众的力量,而缺乏调查。冤假错案就这样产生了。实际上,如果只有“证实”而没有“证伪”,是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如果从“证伪”的角度看现象,从反面去质疑,去思考,结论将会更加可靠。除了发现“确实如此”,也别忘了问“否则怎样”。在这个事件中,如果我多问一个“如果不是许同学,怎么办?”也许事情就会客观公正多了。

二、在冲突发生时,我没有去想“问题”到底处在谁身上

这里的“问题”有着特殊的含义: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谁有不舒服的感觉,谁有情绪困扰,就说明谁有“问题”。许同学没到饭点就提前去吃饭了,身为班主任的我看了心里不舒服,于是就打着教育的旗号,想“杀鸡给猴看”,以儆效尤,于是枪打出头鸟,打到许同学的身上了。是谁有“问题”呢?班主任!所有的惩罚、处罚、责罚的前提是有章可依。而在此之前,我忽视了对这方面的教育,没有制定出详细的规章制度,而一旦学生在常理无法判断的情况下认识出现了偏差,做了错事,第一要义是告知学生这件事不能做,做了有什么后果。帮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而我却盛怒湮没了理性,没有这么去做。

所以,问题不是问题,情绪才是问题,手段才是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班主任要掌控好自己的情绪,做一个有素养的人。

一是作为老师,我们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无论是我们自己有问题,还是学生有问题,都应该以“我信息”为主,少用“你信息”。“你信息”是指以“你”字开头或者包含“你”字,以“你”字为导向,矛头直指学生。而“我信息”则包含四个部分内容:对错误行为的描述,二是说出自己的感受,三是表明这种行为对自己的影响,四是表明自己的立场。

描述错误行为就是对事情进行客观的陈述,不掺杂任何主观色彩。比如,某学生上课又睡觉了,我们可以这样对他说,学校规定上课不能睡觉,今天你上课又睡觉了。接着,说出自己的感受:我刚才还在想,你是不是今天身体不舒服或者昨天晚上睡晚了。接着,再说出对自己的影响:我本来以为你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学生,结果太令我失望了。最后说出自己的立场:我希望你下次上课不要睡觉了。我也相信上进的你能做到。

我们在不断地运用“我信息”的过程中,你的负面情绪得到了消解。不良情绪在表述的过程中得到了释放。自始至终,都没有一句指责,辱骂的言语,我相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内心一定受到了感染。有时候,“温柔一刀”比“大棒”来得更有效。

第二,变“后发式教育”为“前置式教育”,防患于未然。

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是后发思维。也就是说我们总是沿着问题的方向,往前走。例如,当有学生打架了,我们才找到他,苦口婆心地对他进行教育。对他讲打架的危害,伤人伤己。对他进行所谓的情感教育,危险意识教育。甚至还会找出很多打架之后的解决方案。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打架问题面前,我们班主任往往有些有心无力,因为事情已经发生,错误已经铸成。如果要解决,也是事后修补。这种“找方法”的思维就是往前走,是后发式。教育的方式也是一种“后发式教育”。如果我们思考:打架为什么会发生?(诚然,您可以用学生本性不好,脾气比较暴躁来解释。)打架发生之前我们班主任干什么去了。我们班主任不能只做“马后炮”,做事后“诸葛亮”,更要防患于未然。将事情消灭在萌芽状态。比如,打架这件事,如果我们能在事先洞察哪些同学有暴力倾向,做事比较极端,经常对他进行开导,也许打架就可以避免了。将思维的目光转向之前,就是逆向思维,或者叫前置性思维。前置性思维将解决问题的发生因素作为研究点,规避发生的根源性可能,“前置式教育”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之道。

当然,解决班主任和学生冲突的方法千万条,无论是哪一条,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发式变味检讨书
戏曲扮相的“变”与“常”——从清代至民国的女子发式与旦角容妆
启发式提问
时间都耗在表表、牌牌上 变味的规范化令人厌烦
童话检讨书,有创意
浅析清代汉族女子发式造型对当代发式设计的影响
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