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小语种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研究

2018-09-24易小雯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学术研究职业倦怠高等教育

易小雯

【摘 要】要促进高校小语种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解决从事小语种教学的老师的职业倦怠则是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面临和攻克的难题。主要解决方案为加强思想引导,增加职业认同感;改善管理方式,增加教学自由度;营造专业氛围,增加工作学术性;提供交流平台,增加教学共同体。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行之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小语种教学;职业倦怠;管理制度;学术研究

近年来,全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教育评估、评比等活动的有序开展,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并开始与国际接轨,高校培育人才数量不断增加,为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后续骨干力量。这种情况下,高校教育学逐渐成为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受到广泛关注,高校教师的职业精神、态度和学术水平也逐渐成为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就这一问题,学术界已经取得了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涉及到某一学科门类的专题性教育学研究则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中,高校小语种教学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国家、社会培养大量从事小语种业务的人才,对我国对外交往、贸易工作有着重要影响。然而,研究表明,目前高校小语种教学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教师的职业倦怠就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般而言,教师职业被公认是一种高强度、高付出、高压力的职业,较高的工作强度、压力会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并阻碍个人专业水平的提高,而且如果工作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就会产生职业倦怠。然而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社会认可、经济收入水平、价值观理念、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与从事小语种教学的老师个体价值观、职业态度、教学水平密切相关。诸多研究表明,较之其他行业,教师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会更大。要提升高校小语种教学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小语种人才,解决从事小语种教学的老师的职业倦怠则是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面临和攻克的难题。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长期以来对高校小语种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加强思想引导,增加职业认同感

相比于其他大多数领域而言,高校小语种教师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小众化、专业化,是高校小语种专业学习不可或缺的必备师资力量。教学管理人员应从提高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入手,加强思想引导,要让小语种教学老师深刻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小语种教师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的重任,是为国家、社会培养专业小语种人才的专门师资力量,也是中国外语教育框架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小语种教师只有爱岗敬业、爱生执业,才能在工作中洋溢出教育生命的活力与激情,才能书写“以人格影响人格,以智慧啟迪智慧,以生命点化生命”的教育人生,才能真切体会到做一名教师的快乐、幸福与尊严。只有当教师对自身的工作有了正确的认知之后,才能关爱学生、快乐从教,才能将教师职业倦怠降低到最低程度1。只有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自身对国家、社会的价值,以及所肩负使命的神圣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能为自己的职业感到骄傲和自豪。

二、改善管理方式,增加教学自由度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师行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工作环境相比于以往,已经发生了诸多重大结构性变化,原有的教师管理体系与教师工作压力、工作环境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很多明星差异。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转变思路,改善管理方式,充分地调研,了解教师思想动态和工作性质、任务、压力,改革掉不适合当前小语种教学的旧有管理模式,推出新的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管理模式。一是要合理认定隐形工作压力的工作量,将课堂讲授之外的备课、批改作业、答疑解惑、查阅文献等相对较为隐性的工作付出纳入一定的管理考核指标,不再以刻板的课程量作为衡量教学工作任务的唯一指标,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发放经济报酬,做到劳有所得,劳有所值,减少教师的心理落差。二是要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减轻教师工作负荷,在专业、班级人数以及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着手,开设精品课程,实行小班教学,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保证休息时间,让他们有一定的时间得到休闲和调整,以便于他们调整心理情绪,改善工作状态,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从而降低职业倦怠发生的可能性和程度。三是要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并且符合小语种教学特殊性的教师评价体系,尊重、信任、理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在课程设置、职称晋升渠道、工作时间安排上多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征求他们在教学管理上的想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教学和科研平衡发展,让职业倦怠转变为职业热情。

三、营造专业氛围,增加工作学术性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学岗位老师工作的两大基本任务。一方面,需要通过教学,激发科研热情,探索学术问题;另一方面,科研水平的提高,也能进一步促进教学水平,丰富课程内容,并通过课程讲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科研热情。小语种教学的教学必须与科研紧密结合,高校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小语种老师数量稀缺、团队较小、教学任务重的基本特点,要建立合理的科研考核体系。相比于其他专业,小语种老师在文章发表,专著出版等方面都容易受到研究领域的限制,很多高质量的文章和专著难以在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SSCI期刊、A&HCI;期刊上发表和在高水平的出版社出版,那么建立合理的认定小语种教师科研成果的水平及所属等级序列的规则就显得尤为必要。而同时也需要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出台合理的科研奖励措施,创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这就需要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学科研团队,只有加强小语种教学老师的团队建设,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鼓励他们积极探索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学术问题,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也才能真正地改变教学的枯燥性质,让教学充满学术性和思辨性,以提高其教学热情,从教师层面可以主动减少长期以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工作所带来的职业倦怠。

四、提供交流平台,增加教学共同体

大学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和学术研究的双重使命,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需要与其他兄弟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强联系,相互切磋、砥砺,才能取长补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因此,高校提供小语种教师的交流平台,需要建立完善教师进修和培训制度,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培训和进修学校,到国外访学和学术交流,满足教师们不同的需要,从而使教师自身价值实现最大化2。在交流、学习过程中,一方面促进教师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不足,学习其他单位工作的长处,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及时掌握学术界研究动向,学习到最新的专业知识,并不断调整研究思路,取得更为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

综上,高校小语种老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具有复杂的背景,对高校小语种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找准定位,以科学的方式去理解这一问题,不能盲目回避,也不能避重就轻,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相关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解决高校小语种老师职业倦怠问题,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

本文系2017年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校级课题“高校小语种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和对策研究——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2017020)。

参考文献:

[1]张庆宗:《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中国外语》2011年第4期。

[2]傅端香:《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高教探索》2015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学术研究职业倦怠高等教育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