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驱动下互动电影的未来发展

2018-09-21网易互动娱乐集团杨忠雄

中国科技产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电子游戏引擎虚拟现实

◎ 网易互动娱乐集团 朱 原 杨忠雄

随着电子游戏等现代媒介的迅速发展,当代电影不仅在市场竞争方面受到了强大的压力,而且长期以来积淀的审美趣味、艺术理想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电影与游戏相互融合,电影游戏化和游戏电影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当代电影不断的向电子游戏学习其制作理念、审美趣味和制作技术,互动电影纷纷走向前台,推动着当代电影的结构模式进一步向多线性、交互性转变。再加之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审美趣味、艺术理念和制作技术也逐步发生着裂变。

一、当代电影的视觉转向

中国电影经过百年发展后,已进入了一个“语言”与“视觉”整合、嬗变的时代。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图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逐渐取代了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视觉文化霸权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被视觉文化所包围。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目前占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1]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154.这一转向一方面源于现代消费文化的感官化、表象化和欲望化,另一方受得了大众传媒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面对电子游戏的冲击和影响,当代电影的审美方式和艺术趣味已悄然转变,视觉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电子游戏虽产生较晚,但在互动性、沉浸感、真切性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优势。综合运用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等感官系统是游戏产生沉浸感、现场感的重要原因。虽然说当代电影的视觉转向并不全部取决于电子游戏,但电子游戏进一步推进电影视觉转向的事实却毋庸置疑。受电子游戏风格化、时尚化、奇观化等审美取向的影响,当代电影进一步向多线性、交互性转变。[2]何志钧,秦凤珍.电子游戏与当代电影的审美新变[J].当代电影,2008(09):126-128.在电子游戏感官美学和欲望修辞化的冲击下,传统电影的高雅艺术情节被逐步解构,取而代之的是电影的消费性和娱乐性,促使当代电影更加注重消费美学和体验美学,也影响了年轻一代审美与艺术观念从效用美学向快乐美学转变,娱乐消遣特征越来越显著。在这种审美取向的影响下,观众已不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渴望在奇观景象中寻求更多的参与和体验,互动电影应运而生。

随着互动电影的开发,人们的电影理念、审美理想和观看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传统电影具有“一对多”的单向传播路径和线性的情节结构,信息传输具有单向性,观赏也较为被动。因此,增强观众与影视的互动交流,提升其观赏性成为了电影制作者和观众的夙愿。与传统电影追求写实性和逼真性的审美取向相比,当代电影不再是指向生活本质的写实性审美表象,而是一种奇观化、风格化、时尚化的审美幻象,并且逐步寻求与虚拟现实的结合。未来,随着AR,VR、AI等技术的兴起,在视觉上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加入味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元素,不仅可以以更加成熟的技巧“再现”现实,还能用电子游戏的技法“虚拟”现实,使观者能够融入其中并与之互动,体验在现实世界中难以体验的场景。

二、互动电影——电影与游戏的跨媒体融合

再现现实是人类最原始的电影创造冲动之一,安德烈 • 巴赞认为人的头脑中存在一种普遍的“木乃伊情节”,即希望将自己的某种生存状态记录再现。他还提出“完整电影神话”:“电影这个概念与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是等同的;他们所想象的就是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幻景。”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2D到3D、从60赫兹显示到120赫兹显示,几乎每几年都会有新技术增强电影的观赏体验,这都是追求“完整电影神话”的努力与尝试。但观众被动接受作品信息的境地并未得到改观,观众一直以来是旁观者而非参与者,观众更多是享受视觉上的震撼而难以与对象进行互动。面对观众被动接受信息的境地,电影艺术曾试图借助蒙太奇手段尝试跳出固定的情节模式,把结局抉择权交给观众,但蒙太奇只是作为画面组接的方式和手段,整体而言它还是线性的、封闭的叙事文本,在欣赏过程中难以实现真正的交互性。数字电影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观众与电影的交互。观众能够参与影片制作,根据自己的意愿构建自己喜欢的故事框架、情节和结局,可以具有高度的自主权。看电影的过程如同打游戏,互动电影由此产生。

互动电影是一种以动态影像为媒介的“互动”艺术,“互动性”是其核心特质为。互动电影自诞生以来就游弋在电影和电子游戏之间,融合了传统电影的视听特征和电子游戏的互动特性,实现了游戏玩家与电影观众身份及体验的统一。学者达文波特这样描述互动电影:“互动电影是这样一种类型,它将电影语言及美学与一个能够实现观众反馈及控制的传送系统整合起来。互动电影鼓励其观众主动参与到电影体验的构建、个性化、消费和分享活动中。无论它所上映的‘电影院’是公共场所还是私人空间,其功能和设备都能让观众着手讲故事,并主动地推动情节发展。从这一点上说,互动电影向传统电影发起了挑战,后者的故事往往以固定不变的线性叙事被永久嵌入电影胶片或录像带中。”[3]Davenport, Glorianna.,“Interactive Cinema”,In Marie-Laure Ryan, Lori Emerson and Benjamin J. Robertson, eds.,The Johns Hopkins Guide To Digital Media,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4.p. 278.

可见,互动电影以传统电影为基础,在加入了观众控制与反馈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观众互动的维度。传统电影的线性叙述方式与观众的互动非常有限,互动电影则可以将观众与电影的互动推进一步。互动电影可以将电影分为很多段落并设置很多节点,每个节点都能够为观众提供多个选择,当观众根据个人审美、心理的需求而选择不同的情节时,便呈现出了不同叙事结构的影像。比如《超凡双生》,玩家在电影剧情的推动中,能做出不同的对话或选择,或逃跑时会出现相应按键,一定时间内按准主角才能顺利逃出,否则会跌倒被抓住,影响最后结局。电影片段之间的联系不再由导演所决定,而是取决于观众的选择,并且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因此,互动电影以其颠覆性的非线性叙事,为观众带来了一种参与式的互动观影体验。导演在未来不再是分析剧本,而是要构建故事整个世界观中宏观的冲突与数个微观的事件,微观的事件将有机会改变后续故事的走向。同时故事中的角色将被赋予AI(人工智能)驱动的性格表现,为观众带来更真实的体验。

互动性和游戏性是互动电影两大显著特征,互动电影横跨游戏与电影两个领域,可分解为“作为游戏的互动电影”和“作为电影的互动电影”两部分。“作为游戏的互动电影”从游戏的核心本质出发强调互动性;“作为电影的互动电影”则从电影的特质出发关注影像和叙事。互动电影通过游戏和电影两种媒介的融合,通过精致的游戏画面和宏大的音乐背景,以及复杂的游戏叙事,将对观众的互动与体验推向全新的阶段。[4]孙静.互动电影:电影与电子游戏的跨媒介融合[J].教育传媒研究,2016(05):78-83.

三、互动电影的开发步骤与工具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但创造了一种新的电影形式,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观影体验。人工智能作为互动电影中必要的技术,将很大程度上扩大人自主选择的空间,在个性化的互动电影中,很多观众都可以走进故事中去看属于自己的故事。利用人工智能发展互动电影,一般需要经过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实拍虚拟现实电影的应用。将V R与3 D技术相结合,实拍虚拟现实电影,可以更加真实地还原故事场景,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例如,现阶段很多电影预告片都会制作3 D V R 版,这不仅仅是营销噱头,一定程度上也是电影的新尝试。第二步是可交互的虚拟现实电影,实现场景的自主选择到故事情节的个性选择。可交互的V R电影,观众不仅可以根据个人偏好选择电影场景,还可以根据个人判断来主导剧情的走势。但是可交互的V R电影,可供选择的情节和故事结局都是预设好的,选择空间较为有限,因此互动程度难以深入。第三步是实现VR电影引擎。目前市场上以开发工程软件形式存在的游戏引擎,已经可以支持V R视频渲染的导出模式,但画面尚不是很精致。由于电影对高品质视觉画面的追求,迫使当前游戏引擎需要作出调整和优化。当引擎的光照系统模块、渲染能力和V R控制器的集成模块等都有明显提升时,将会实现 V R 电影引擎。V R电影引擎已经有了弱人工智能的参与,在引擎各模块互相配合的情况下,只需将剧本输入引擎,就能自动生成一部V R电影。第四步是实现有人工智能V R电影引擎发展阶段,电影里面的人物都具有人工智能,导演的功能被大大削弱,只需提供最具观赏性的话题起点,给出情景假设,然后将其输入到人工智能V R引擎中,引擎就会按照导演的意图演绎出不同版本的电影。[5]高薇.AI与VR时代下的电影[J].现代电影技术,2018(03):51-52+55.

人工智能介入电影,未来互动电影的制作应该有三种工具:一是性格引擎,性格引擎类似游戏引擎,主要目的是赋予人物不同性格上的表现。1.在方便选择的基础上,对性格进行划分,分成不同种类;2.对人物行为做一个框架划分,让人物可以同时持有多种性格,对不同情况的性格反应不同;3.为人物设置记忆,或历史文档,记忆可以影响性格,对话中也可以引用。4.设置关系系数,例如陌生人、好友、恋人;但关系认知可能不是对等的。不同的关系系数,对他人的性格反应也不同。5.设置外在输出层级阀值,及道德伦理观念、法律的意识等人为设定。二是社会实验库,设置群体的行为反应。不同群体对同样事物的反应是不同的,就如同心理学的群体行为研究一样,社会实验库可以分析研究群体行为,并应用在电影交互中。三是预测预览工具,为人物设计后预览而准备,可以自由选择环境,状态等,将AI人物放置进去后可以进行交互或观看反应,以确定性格塑造的成功与否。

四、结语

人工智能作为下一个重要的娱乐媒介,会在艺术形象、主题、表达方式等等方面有更大胆的探索,并对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介带来极大的冲击与变革。[6]李剑,邓晓琳.人工智能电影的流变与未来[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7(03):123-127.威廉•吉布森对此断言道:我们生活在网络空间似乎是合适的。[7]William Gibson,The Difference Engine,New York:Spectra Books,2011,p.440.人工智能和电影的结合,意味着人类将脱离经典物理时空的束缚,将精神世界和意识编程进入虚拟现实,进而衍生构建出无数个平行世界。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互动电影,将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和互动体验,将视觉文化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猜你喜欢

电子游戏引擎虚拟现实
数学电子游戏
互联网的未来:电子游戏产业也有元宇宙野心
新海珠,新引擎,新活力!
沉迷电子游戏的小熊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
车坛往事4:引擎进化之屡次失败的蒸汽机车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蓝谷: “涉蓝”新引擎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