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江高新区:打造环大湾区新极点 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2018-09-21阳江高新区管委会

中国科技产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阳江高新区物流

◎ 阳江高新区管委会

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阳江高新区)是2012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高新区,面积19.55平方公里,被纳入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

近年来,为进一步激发自身优势,阳江高新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升创新发展水平,增强区域辐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高新区的自身优势,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提升为核心,着力构建和完善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2+1”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重点、补齐短板,通过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构建开放创新格局,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将阳江高新区建设成为阳江市创新发展主战场和排头兵、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崛起示范区、环粤港澳大湾区新极点和欠发达地区改革创新试验区,全力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创建国家高新区的资源和产业优势

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阳江高新区依山傍海,山海兼优,具有很好的区位、交通、资源和环境优势。

区位优越,不仅是连接粤中和粤西的交通走廊,还是广东沟通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海南等六省市重要陆路交通咽喉。

交通便利,初步形成了以高等级公路、铁路、港口为主体的海陆交通运输网络,拥有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阳江港。

资源丰富,众多的海洋资源和独具的风力资源等要素为高新区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

环境优美,闸坡大角湾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海陵岛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良好的自然生态为高新区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环境优势。

多元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通过加大投入、改善环境、创新招商,园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发展,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端不锈钢产业、食品加工产业为主导,以现代物流产业为支撑的多元化产业体系。

依托金属材料产业,阳江高新区重点打造中国(阳江)高端不锈钢产业基地,高新区积极发展不锈钢热、冷轧等下游产业,开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形成从系列基础原料到金属制品的完整不锈钢产业链,共有金属材料研发平台36家、具备研发能力的金属材料企业11家、国家级研发平台有1家、省级研发平台15家、市级研发平台20家,各类专业科技人员达640多人。2017年金属材料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73.01亿元。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高新区重点培育的另一个主导产业,目前阳江高新区共有装备制造研发平台27家、国家级研发平台2家、省级研发平台8家、市级研发平台17家,具备研发能力的装备制造企业有27家,各类专业研发人员560人。

利用丰富的农产品、海产品等丰富的原料优势,阳江高新区打造具有特色的食品加工产业,拥有食品产业研发平台24家、具备研发能力的食品加工企业有13家、各类专业科技人员360人。

阳江高新区处于广东省粤西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以大宗商品及保税仓储物流为主的临港经济服务业发展迅速,建设了保税仓现代物流基地、大宗产品专业物流园等一批综合性或专业性物流基地,汇聚了华南诚通、华章物流、冠军物流等一批现代化物流企业,产业规模达50亿元,预计2021年园区现代物流产业产值将突破500亿元。

创建国家高新区的思路和举措

构建开放协同的园区发展格局。按照功能梯度布局、产业错位发展的原则,着力打造以高新区港口片区、福冈片区、平东片区(19.55平方公里)为核心区,以高新区其余实际管辖范围为拓展区的空间格局。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一区多园”的管理模式,推动高新区建设协同联动、多点开花。

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持续完善“2+1”现代产业体系。依托三峡新能源、明阳智能风电、广青科技等优势企业,加快建设风电制造产业园、中国(阳江)高端不锈钢产业基地等载体,打造海上风电装备、特种合金等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配套发展以大宗商品及保税仓储物流为主的临港经济服务业,前瞻布局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建立“领军企业—瞪羚企业—朝阳企业”全链条企业发展梯队,发展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实施大型骨干企业研发机构的全覆盖行动。开展特色产业技术攻关,加快突破关键核心和产业化技术。

构建活跃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倍增计划,推动阳江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标准及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型孵化模式,打造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孵化链条。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提升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积极建设一批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推进企业孵化、知识产权、检测认证等机构的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统筹协调推进科技金融产业的融合发展,实施工业企业专利“全覆盖”计划。

加快开放创新合作步伐。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积极承接珠三角和港澳产业辐射。与珠海深入开展产业、平台共建。积极参与广东沿海经济带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合作搭建国际交流平台,鼓励企业走出去。

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创建阳江国家高新区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优化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实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为企业打造“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保姆式服务”的高效政务服务模式。探索建立节约用地新机制,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建设宜居宜业科技新城。创新城乡发展投融资机制。完善“十一纵十一横”交通网络,加快阳江港建设。加快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型企业建设。完善科教、文体、医疗、社保等基础服务。建设智慧产业高端集聚、公众生活便捷舒适的示范性智慧园区。

作为广东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广东省十大重点园区之一,未来阳江高新区将按照“以港立区、工业建区、经济强区和建设国家级示范园区及现代工业新城”“一城四区”的发展思路,以大思路、大政策、大干劲做好园区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建设工业发达、环境和谐、就业方便、生活舒适、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工业新城。

猜你喜欢

阳江高新区物流
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
阳江开放大学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
遂宁高新区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