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琐议

2018-09-20孙晓春

人民论坛 2018年22期
关键词:入团入党高校学生

孙晓春

近年来,高等院校学生的政治参与一直是人们热切讨论的话题。据有关方面的报道和研究报告,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对政治参与有着很高的积极性,入党、入团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通道。高等院校是我们社会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青年人的聚集地,由于教育程度、知识结构与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因素以及高等院校特定的生活环境,高校学生对于社会政治生活应该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如果高校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对于提高国家社会政治生活质量大有裨益。但是必须明确,这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积极性,拓展高校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从而提高政治参与的质量为前提。当然,随之而来的也就有了如何看待目前高等院校的学生政治参与现状的问题。

所谓政治参与,是从英文political panicipation译过来的。它指的是社会大众基于个人权利、以自愿为原则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行为。不过,近年来国外学者又常常使用公共参与(public engagement)或者公眾参与(civil engagement)的概念,虽然与政治参与的概念略有不同,但所表达的含义在主要方面是相同的。按照国内外政治学界的一般理解,政治参与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较为主要的有走访、发表议论、参加选举等方式。总之,政治参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在我们的社会里,需要有这样一种机制,使得社会大众能够以自愿的方式参与公共的政治生活,对公共决策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对公共政治生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有了公众的参与机制,社会大众才不会成为政治生活中被忘却的一族,这是现代政治之所以需要社会大众的政治参与的真实原因。政治参与实际上是现代民主政治条件下,社会大众行使自己的权利,表达自己意见的方式。这就决定了现代社会政治参与的主体是以个人为单位的公民。虽然在有些时候人们也会以组织的形式参与政治生活,但在通常情况下,参与行为是个人行为。所以,对于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来说,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不仅是社会生活中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支持或者反对,更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利益需要表达,虽然利益表达的结果也是支持或者反对了什么,但是不同的参与动机却决定了我们的参与行为的不同意义。

近年来有关高校学生政治参与的研究表明,目前高等院校的学生有一些人把入党入团作为政治参与的主要通道。对于高等学校的学生来说,入党、入团,在政治上争取进步是正常的。与此同时,大学生对政治参与应有正确理解。这实际上是对政治参与的一种误解。政治参与的前提是社会大众个人的权利,参与行为是以个人为单位发生的。在我们的社会里,只要是拥有公民基本权利的人,就可以是政治参与的主体,而无需把入党、入团作为政治参与的条件。如果入党入团能够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通道,而没有入党入团的人们便无法进入这一主通道里来,政治参与就将变成某些特定社会成员的特权,这对于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社会来说是不利的。高校学生可以积极争取入党入团,但不能把入党入团作为政治参与的前提条件。当我们在评估高校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时,是否乐于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成为有关大学生个人的评价标准。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根据是否参与政治或者参与频率的高低来评价大学生个人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的数据能够说明,热衷政治参与的大学生究竟在怎样的程度上比较少政治参与的大学生更优秀。

对于走进高等学校的大门、有机会在知识的殿堂求索的学子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努力结果和个人的幸运,而且也是科学与知识的幸运,因为有了他们,科学与知识的传承才有了可能,他们是我们社会的希望所在。不过,在高等院校,无论是自然科学学科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首先而且主要是传承知识、探求真理的场所,而不是参与政治的舞台。作为高等院校的学生,应该把主要精力用于求索知识上,这也是必须明确的。

(作者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责编/姜成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入团入党高校学生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申请入党,是否需要多次提交入党申请书?
确定入党介绍人要注意哪些问题?
重温入党誓词
向党旗宣誓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入团感受
最重要的是思想上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