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春小麦常见病害的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

2018-09-20赵英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发病症状春小麦发病原因

赵英明

摘要 介绍了黑龙江省春小麦种植中常见4种病害(小麦根腐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赤霉病、小麦叶枯病)的发病症状,分析了发病原因,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生产实践参考。

关键词 春小麦;病害;发病症状;发病原因;防治措施;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 S43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2-0120-01

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度、高寒、高海拔地区,气候冷凉,日照充足,适合春小麦生长,最佳播种时期一般在4月上旬,前期少雨,收获前后期雨量充沛。但由于生长环境、耕作措施及防病不及时等原因,各种病害的发生几率较高。本文就黑龙江省小麦常见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以供生产实践参考。

1 小麦根腐病

小麦根腐病是黑龙江省小麦种植中的常发性病害,其发生与品种抗病性、气象条件和栽培管理条件有关。

1.1 发病症状

根腐病可侵染幼苗、叶片、茎秆、根部、穗部和种子。幼苗受害,芽鞘和根部变褐腐烂。成株期感病,叶片或叶鞘上产生椭圆形或黑褐色不规则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穗部发病时,穗梗和颖片为褐色,在湿度较大时会发生掉穗。种子受害时,病粒胚尖呈黑色[1]。

1.2 发病原因

该病主要是由禾旋孢腔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在病株残体或种子表面越冬,苗期发病的初侵染源是由土壤中带菌或种子上带菌感病。种植抗病品种发病率低,幼苗期气温过低、遇到寒流、麦苗受冻或土壤干旱、含水量过低,均可加重根病的危害。

1.3 综合防治措施

一是选择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可减少该病发病几率。二是种子包衣拌种。主要采用11%唑酮·福美双悬浮种衣剂按照1.5~2.0 L种衣剂拌100 kg种子,或用25 g/L适乐时悬浮剂按药种比1∶166拌种,或用62.5 g/L精甲·咯菌腈(亮盾)悬浮剂按药种比1∶333的比例拌種。三是药剂防治。在小麦始花期,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0.45 kg/hm2,或 250 g/L咪鲜胺乳油1.0 L/hm2,或者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 kg/hm2喷雾防治。

2 小麦散黑穗病

小麦散黑穗病又称黑疸、灰包、枪杆等,在黑龙江省小麦种植区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生。20世纪50—60年代,黑龙江省小麦产区发病很重,70—90年代发病逐渐减轻,最近五六年感病程度又有加重趋势。

2.1 发病症状

受腥黑穗病菌和散黑穗病菌侵染的小麦病穗上部出现腥黑穗,下部为散黑穗,散黑穗病菌会侵害叶片和茎秆,生成黑色孢子堆,病穗全部被毁,变成黑粉[2]。

2.2 发病原因

该病为种子芽期受害发生的系统侵染性病害,由担子菌亚门真菌侵染所致。致病菌以菌丝在小麦种子内越冬,由带病种子传播感病,主要在田间小麦开花期,病株飞散出的病菌落到刚开花的小麦花器上发芽侵入,形成病粒,翌年播种带病种子后会形成病株。

2.3 综合防治措施

一是选择无病种子。二是种子包衣拌种。采用11%唑酮·福美双悬浮种衣剂按药种比1∶700包衣麦种,或用2%立克秀湿拌种剂按药、种、水1.5∶1 000∶15的比例拌种,或用30 g/L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按药、种、水3∶1 000∶10的比例拌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药、种、水1∶500∶50的比例拌种。

3 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又叫红头瘴、烂麦头等,在黑龙江省东部麦区发生较重,大流行年份病穗率达60%~100%,减产约达50%。病株麦粒空秕,出粉率降低,并含有毒素,人、畜食后易中毒。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小麦赤霉病会在短期内暴发流行,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排水不良的麦田发病较重。

3.1 发病症状

该病从苗期到穗期都可以感病,发病后会引起苗枯、基腐和穗枯等症状,穗枯对小麦的危害较大,如受害麦株在麦收后堆垛期,还会引起麦粒腐烂,失去食用价值。

3.2 发病原因

该病主要是由感病的麦株残体和其他植物病体残留在土表上越冬,第2年小麦抽穗前后病菌借风、雨传播侵染小麦发病,病株上再产生新的病菌传播,形成再侵染。

3.3 综合防治措施

一是伏翻麦茬。在小麦收获后及时伏翻麦茬,将遗留在田间的麦株病残体埋入地下以加速腐烂,达到消灭越冬菌源的目的。二是选种抗病品种。三是药剂防治。在小麦抽穗始花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 kg/hm2,或250 g/L咪鲜胺乳油0.8~1.0 L/hm2兑水喷雾[3]。

4 小麦叶枯病

小麦叶枯病多在小麦抽穗期开始发生,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和叶鞘,低温、多湿的环境条件利于该病发生和蔓延。

4.1 发病症状

小麦叶枯病在小麦叶片和叶鞘自下而上叶片的叶缘和叶尖开始发生,病斑为圆形或梭形,多呈淡绿色或黄白色,并逐渐扩大成淡褐色不规则斑块,同时会散生出黑色小颗粒,严重时全叶变成黄褐色并枯死。

4.2 综合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无病种子,合理密植,适时播种,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忌大水漫灌。二是药剂防治。在小麦始花期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0.6 kg/hm2,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250 g/L鲜胺乳油1.0 L/hm2,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5 kg/hm2兑水喷雾防治[4]。

5 参考文献

[1] 孟克.柴达木盆地春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和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2017(4):39-40.

[2] 刘子朝.春小麦常见病虫害的症状与防治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14):20.

[3] 沈宜勇.黑龙江省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184.

[4] 王勃.绿色食品春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14(4):38-39.

猜你喜欢

发病症状春小麦发病原因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春小麦播种发育期、理论产量与气象要素关系
绿色农产品春小麦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克什克腾旗旱地优质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辣椒的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