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石桩 掀开香港冰壶运动新篇章

2018-09-20廖群严刘志梅

华人经济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冰壶香港运动

廖群严 刘志梅

人物简介

李石桩先生,香港冰壶协会创始人及会长、地壶球/桌球/冰壶3发明人、世界地壶球联会创会会长、香港地壶球协会创会会长、2015/2016及2017香港男子冰壶球队代表、2017香港男子长者冰壶队代表、2016香港男子青少年冰壶教练。四年前,他接触到冰壶体育运动,便矢志在香港推广这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他围绕着“制造机会,让人选择”,希望将冰壶打造成为香港人喜闻乐观的体育运动,同时也带领冰壶球队在国际赛事获得了佳绩,2018年荣获第三届“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大奖”。

在不下雪的香港,许多人都不知道冰壶是什麽,在没有人知道、没有场地、没有器材、没有教练、也没有充裕资金去推动的“五无”情况下,卻有一个人在接触到冰壶後,矢志在香港推动和普及冰壶运动。由於种种条件不完备,他便选择去推动一种模仿冰壶的运动,即“地壶球运动”,藉推广地壶球以向香港甚至全亚洲推广冰壶运动。

他,就是李石桩先生——“香港地壶球之父”。从最初自掏腰包前往苏格兰考察,到学习冰壶,引入器材,专业训练,组建球队等,一点点搭建起香港冰壶运动的平台。如今,由他们组建的女子冰壶球队代表香港出征,在亚太十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四,如此佳绩,算得上奇蹟。而他也在2018年荣获了第三届“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大奖”。

由爱出发,从零开始

“每种运动都是由无到有的,所以要在香港给冰壶一个机会”

冰壶(Curling),又称掷冰壶、冰上溜石,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四百多年前起源於苏格兰。由於在比赛当中需要刷冰以减小冰壶与冰面间的阻力,让冰壶能夠滑行更远,竞赛队伍各出奇谋去赢每场比赛,因而有人也把冰壶运动称为“冰上国际象棋”,但是这一项运动,在香港一直鲜为人知。

四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事康乐体育管理的李石桩先生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冰壶运动在香港根本不受到关注,而他自身也是第一次认真去关注这一项已进入到冬奥委会的体育运动。鉴於此,对各项体育事业十分热衷的他,展开了对冰壶的了解之旅。他前往苏格兰深入了解冰壶,意识到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有魅力的运动,能很好地锻炼思维能力,因此康乐体育管理经验丰富的他立志将冰壶带入香港。

由於冰壶运动在香港没有影响力,得不到任何支持,李石桩先生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旅。多番考察之後,他认识到正规的冰壶场地是一个长44.5米、宽4.32米的冰道,在香港没有相关的场地,因而想到了模仿冰壶的运动,从而研发出了与冰壶运动的相关规则玩法类似的运动,即“地壶球运动”,以此推广冰壶运动。

“2014年10月,我们从英国买回了地板冰壶,第一年尝试到不同的学校和中心推广,反应出奇热烈。地板冰壶的製作十分简单,价格卻高昂,而且还是由中国製造、英国销售,再运回香港,成本非常高。鉴於此,我们自己设计了地壶球,沿用冰壶运动的规则玩法,设计了更小及更轻便的赛道,在较小的场地便可以进行活动,特别加入共融元素,让不同年龄、性别及能力的人都可以一起参加比赛。”可以说,地壶球是冰壶的一个缩小版,同样是一款全民覆盖的绅士运动,重在锻炼参与者身体的柔韧----和对力量的控制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大脑的应变能力、判断能力和对时机的把握能力。另一方面,为了便於市民接触到地壶球,前来学习和练习的人都不需要购买运动装备便可以开始参与地壶球活动。地壶球设备、器材都由场地拥有。现时的运作是通过销售器材及开训练班的收入用於地壶球及冰壶的推广及发展。

起步之初,由於没有足夠的费用作宣传,李石桩先生就从身边的人开始逐一去影响。他向自己的学生和朋友一一去推广,一百人当中可能有十个人感兴趣,或许有五个人会真正着手去了解、学习。就是如此,他慢慢地挖掘那些对冰壶感兴趣、有天赋並有热情的人投入这项冷门运动中去,不用一年便开始组建队伍参加2015年11月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的亚太区冰壶锦标赛。

为了有一个共同的组织推动冰壶运动,李石桩先生还创建了香港冰壶协会、世界地壶球联会及香港地壶球协会,“2014年3月初,我前往苏格兰考察冰壶後,月底又去北京看了世界男子冰壶錦标赛及学习了冰壶场地的建造,9月在美国参与世界冰壶联会周年大会时,碰巧认识了世界冰壶联会的会长,与之交流了在香港成立冰壶协会的想法,她非常支持我的想法,並在10月亲自来到香港参与了我们香港冰壶协会的成立典礼。2015年12月,李石桩先生自己设计的地壶球正式面世,用以发展一项新的地壶球运动,亦可介绍冰壶运动。”这一切都相当顺利,但新发展的运动都会遇到经费不足、市民不认识等因素。要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区推广冰壶实则不易,但现在方法已找到,这方法将会介绍到未有发展冰壶的亚洲国家及地区,让更多人加入地壶球及冰壶运动。

制造机会,让人选择

“如果能让香港市民开心地参与,就是一种成功”

在艰苦的条件之下,李石桩先生带领队员克服一切困难,目的是希望组建香港的冰壶队,有朝一日能代表香港征战世界性的赛事。

在没有冰壶场地的情况之下,队员们自掏腰包、趁假期前往一河之隔的深圳,租用他人的场地练习;没有教练,他们又自购机票,飞往国外跟外国教练学习;由於大家的假期不统一,练习时间也各不相同,但凭借着对冰壶的热爱,他们组建起了优秀的队伍並取得了好成绩。

李石桩先生开心地提及:“当前我们组建了香港男子冰壶队、香港女子冰壶队、香港男子青少年冰壶队、香港混合冰壶队(男女各2人)、香港混双冰壶队(男女各1人)、香港长者男子冰壶队、香港长者女子冰壶队,目前只缺乏香港女子青少年冰壶队以及香港轮椅冰壶队。”令人欣喜的是,虽然身在“五无”的香港,他们卻在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佳绩。

2017年,由李石桩先生带领的中国香港女子冰壶队在亚太冰壶锦标赛事中赢得了排名第四的好成绩,仅排在中国队、日本队、韩国队之後,可见其实力非同一般。当别人得知香港接触冰壶才短短的四年就能取得如此优異的成绩时,直夸这是冰壶界的奇蹟。

能在国际赛事中展露头角,李石桩先生当然欣喜,“我只感觉到自己做对了,将冰壶这一运动带给了一部分香港人,甚至乎是小众的香港人,让他们可以代表香港去参加世界赛,甚至不敢想象的是,我们还有机会与中国队对抗,虽然我们与中国队还有很远的距离。”他续而表示:“我最开心的是,‘制造机会,让人选择。当人们选择並开心地参与时,当他们有小小的成绩时,虽然我不期望取得职业队的成绩,但这已是一种成功。这意味着,我们从零开始是正确的,无论有多少人能支持我们,或者没有人支持我们,我都相信这是正确的。”

矢志推广,四年为期

他计划,在香港每一区举行一场“冬奥嘉年华”

为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实现“三亿人上冰雪”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也非常关心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工作,並大力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号召全民健身。在此契机下,李石桩先生有了自己的计划。

地壶球,是一款老少皆宜的运动,与国家提升国民身心健康水平的全面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在李石桩先生推动地壶球运动的这几年,在香港得到了良好的反响。为了配合推动冰雪运动,让更多市民认识冰壶运动,他希望透过在香港十八区举办“冬奥会嘉年华”,将地壶球这一场地灵活、安全、简单易学、怡情益智、注重团队协作,男女皆宜的运动,推动成为最接地气並受大众喜爱的运动之一。

“在平昌冬奥委会闭幕之时,我们就在红磡举办了第一场‘冬奥嘉年华,在此特别加入了冰壶的介绍,今年5月在东涌举办了第二场, 8月在沙田……按我们的计划,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之前在香港举行十八场‘冬奥嘉年华,这意味着我们每三个月就要举办一场。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两天,我们还将邀请参加香港‘冬奥嘉年华 的城市地壶球队到北京参加‘地壶球世界盃 及支持北京冬奥会的冰壶运动。”在李石桩先生的心中,关於普及冰壶的未来四年的蓝图已绘製好。

未来的四年,李石桩先生将按照计划踏实走好每一步,“我相信,这一步走下去,始终有一天,但不知是哪一天,香港特区政府将会支持冰壶运动,包括会修建冰壶场,提供更好的培训机会给运动员,让他们拿到更好的成绩,有一个更好的平台,令香港人参与到我们的冰壶运动中来並鼓掌支持。每一个运动都会是由零开始的,我很荣幸能参与这个从零开始的运动,也希望這四年能为地壶球及冰壶做出更多,为接棒人构建好一个平台,让他们承传地壶球及冰壶这两项运动。”

这位“香港地壶球之父”,似乎有着一种看似固执的坚持,不过他深明自己的坚持是对的,在从开始推广冰壶运动四年之後的今天,一些好的现象已慢慢开始呈现,一些人透过地壶接触冰壶,很多人通过地壶球互相认识及跑到不同城市去比赛及交朋友。在下一个四年中,他按着心中的轨跡,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欣喜的是,已有很多人同行,他很知足,不後悔!

猜你喜欢

冰壶香港运动
What Are Those Red And Green Lights On Gurling Stones?
每只逾万元冰壶贵在何处
找冰壶
不正经运动范
冰上的国际象棋
香港ifc商场
香港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