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草全量还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018-09-20任效宝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高产小麦栽培技术

任效宝

摘要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有效地避免了因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经之一。为有效落实环保理念、提升土壤腐殖质含量与有机质、消除稻草全量还田对小麦播种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稻草全量还田后对下茬小麦产生的影响,并介绍了稻草全量还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优化整地效果、掌握播种时期与播种量、播后与冬前加强压实、合理施用肥料并落实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稻草全量还田小麦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稻草全量还田;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2-0017-01

小麦是五河县种植产业的主要作物之一,为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地区相关人员不断研究提升小麦产值的主要种植技术。很多实践已经证实,稻草全量还田有助于提升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优化土壤结构以及保护生态环境,但其在应用期间也衍生出与农业机械以及工艺不相称等问题,对下茬小麦产生一定的影响,故此需实施相应栽培技术,以实现高产。全量稻草还田作业方法的应用,是对当下时期环保理念的迎合,同时也有助于建设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局面。本文在分析稻草全量还田对小麦影响的基础上,介绍了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后下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助于打造现代化农业生产格局。

1 稻草全量还田对小麦产生的影响

1.1 播种质量偏低

在土地流转速率提升以及种植面积不断拓展的情景下,种植户为加快进度与降低生产成本,经常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还田。例如,土地浅旋、大量稻秸秆浅埋,小麦播种后种子无法获得必需生长条件,对出苗造成不利影响,以致出现出苗不全不均现象。

1.2 初期发育受阻

稻秸秆还田后,存在稻草浮于土表的问题,此时土壤孔隙数目相应增加,以致种子与根系接触紧密度下降,如果土壤持水量偏低,就会使种子吸水困难度进一步增加,种子出苗率与根系发育效果均会受影响,最终造成植株抗寒和抗旱能力降低。

2 稻草全量还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1 优化整地效果

要保证稻田整地效果好,必须确保水稻收割时间的适宜性,具体是在10月上旬水稻成熟时,农业部门一定要向广大种植户宣传适时收割的益处,及时騰茬,为水稻全量还田与小麦播种打下基础。最好应用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根茬高度越低越好,对稻草实施切碎处理措施后并匀称地分布在稻田中。此外,要提升还田整地质量,可应用1GFK-160~230型框架式反转灭茬旋耕机把秸秆匀称地埋置在15~20 cm土层中,埋茬率>90.0%,同时采用浅旋方式,进一步优化整地质量[1]。

2.2 掌握播种时期与播种量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期是形成冬前壮苗的重要技术措施。为实现小麦高产,需推行适期播种技术措施,播种期最好设定在10月中下旬,以确保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后田间出苗数,在同期播种情况下,要适当增加15%~20%的用种量[2]。

2.3 播后与冬前加强压实

由于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土壤空隙大且旋耕深度< 20 cm,故此在播后开沟后,可采用直径≥30 cm石磙镇压田面,提升耕地土层紧密性,增加种子早期出苗量,以尽早实现出苗与全苗。在小麦出苗约4片叶,土壤经初步冻融后疏松性有所增加,在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低情况下,可采用小型拖拉机带石硫筒进行镇压,以碾碎土块,确保畦面平实度,提升根系与土壤接触紧密性,发挥预防冻害保苗,促使麦根扎实等功效,有助于小分蘖与次生根的顺利生长发育,提升麦苗整体健壮性[3-4]。

2.4 合理施用肥料并落实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

稻草全量还田后,稻茬麦播种量由225 kg/hm2提升至375 kg/hm2,小麦田间管理也应较普通小麦种植有所调整。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借此方式去满足秸秆腐解和麦苗生长对氮素的需求。面对局部秸秆还田冬季萌发效果限度较差的小麦,可采用增加适量腊肥或返青肥的方法,助力于小麦早返青、早分蘖进程,确保后期穗数充足性[2]。此外,秸秆还田麦田期间可适度降低拔节孕穗肥的施用量[5-6]。在秸秆还田作业连续进行以及冬季温度持续升高的环境下,田中虫卵和病菌基数大幅度提升,故此做好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极为必要的。在明确田间病虫害重点防治区段基础上,可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实施粗喷雾、大水量、大剂量的防治方法[7-8]。

3 参考文献

[1] 袁媛,毛金凤.稻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及栽培技术应对措施[J].农技服务,2017,34(17):66.

[2] 耿立新.沛县秸秆全量还田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J].基层农技推广,2017,7(10):80-82.

[3] 彭敏.绿色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6):66-67.

[4] 陈卫星.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42-43.

[5] 赵广才.小麦优势蘖利用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2):44-48.

[6] 李洪梅,白洪立,孟淑华,等.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7(3):99-102.

[7] 李秀春,王成霞,苏晓云.当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4(18):195.

[8] 王桂梅.浅谈夏津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5(5):153-154.

猜你喜欢

高产小麦栽培技术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