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加快军民融合创新发展问题研究

2018-09-14刘攀

决策探索 2018年16期
关键词:军工军民河南省

刘攀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时代发展要求,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是兴国强军的必然选择。河南省作为军工大省,具备推进军民深度融合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加快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对促进河南省工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河南省军民融合发展基本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一、现阶段河南省军民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一)军地机制耦合度较低

当前,制约河南省军民转向深度融合的首要制约因素仍是军民分割的“二元体制结构”。虽然河南省成立了跨军地议事协调机构,但由于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没有实际的决策权和监督管理权,并不能从根本上破解军民分割的二元体制结构。囿于军地体制较低的耦合度,军地系统各自为政,融合领域间不能实现有效的统筹协调。

(二)军地产业链条开放度较低

当前,一方面,河南省军工单位受传统观念和旧有运行模式制约,先进技术倾向于内部转化,产业项目倾向于封闭运行。另一方面,省域内军工配套产业培育不够,市场开拓和挖掘不够充分,军工集团“研发在省内,配套在省外”,军民融合型产业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较弱。

(三)军地科技创新协同度较低

当前,河南省军民融合主要依靠投资驱动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军地科技协同创新受思维定式、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因素制约,优势资源难以共享和自由流动。其一,狭隘思维定式、惯性思维定式、固守思维定式严重制约军民协同创新。其二,统筹机制、协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制约军地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其三,存在军民协同创新顶层法律法规缺位、财税政策不公平和技术法规不兼容等问题,导致军民协同创新缺少有力的法规保障,军民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较大影响。

(四)军地公共服务平台辐射度较低

当前,总体军民融合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持力度和手段还不足,导致辐射度较低,尤其是技术研发、信息咨询服务、行业协会、技术成果发布交流平台、金融担保体系、涉密管理体系等促进军民创新要素充分融合的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发育程度还不高,服务的方式手段也有待进一步创新,且现有的基地内公共服务平台普遍缺乏军方相关资源,服务内容不完善,普遍欠缺风险投资、金融担保、标准服务、涉密管理体系等高端公共服务。

(五)军民融合型人才支撑度较低

当前,一方面,河南省普遍缺失对军工集团高科技创新型人才有效激励的政策,对科研团队和人员缺乏灵活多样的激励,既不利于军工集团吸引、留住人才,也不利于军民融合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国防重点学科建设、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和国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缺少经费支持,吸引高层次人才、稳定队伍比较困难,高校与军工行业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机制不完善,制约了学校为国防科技工业服务能力的发挥,高水平研发人员、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等人才匮乏也制约了军民融合类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推进河南省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创新军民融合协调管理体制

在河南省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军民融合组织领导机构。在决策层面,有效整合军地现有相关专委、领导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统一机构名称,明确相关职责,加强归口管理,理顺各方关系,强化对军民融合的全面领导、顶层設计和统筹推进,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进一步完善纵向贯通、横向协调、职责明晰的军民融合发展协调机构,建立健全军地高层联席、重大问题会商、情况通报、定期走访、联合办公等协调工作机制,逐步破除军地二元体制结构。通过军地大联合、机构大统合,推动资源整合和力量集合,解决不同行业、部门和领域对口等要求,形成规范有序、常态运行的协调体系。

(二)创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机制

继续推进与央属军工集团的战略合作,通过扩展合作领域和创新合作方式,实施一批优质军民融合项目,有效推动先进军用技术在民用领域的转化和应用。加快军民融合重大产业发展,以符合国家政策支持方向、具有巨大市场前景和技术支持力强的重大项目为抓手,聚集产业发展优势资源,实施一批军民融合重大产业项目,培育对河南省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军民融合产业板块。同时,创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机制,支持各地市设立军民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和军民融合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的军品需求定期发布制度,推行“项目指南网上发布、审查结果网上公示”管理模式,推动企业先进技术和产品在军队试验和试用。

(三)创新军民融合企业融资机制

在全省范围内研究推广类似洛阳银行军民融合专门贷款银行模式,开辟融资贷款绿色通道。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与军民融合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和产品。积极稳妥推进符合条件的军工资产证券化,鼓励军工企业通过设立股份制公司等形式上市融资,支持军工企业、军民融合企业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工具,扩大融资渠道。建立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明确管理部门职责,简化申报流程,缩短申领周期,使国家对军品免税的政策尽快落实到企业。建立军民多方协调合作机制,加快军方市场观念和回款政策约束督导,保障民营企业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研究出台军民融合型企业军品研发项目经费的扶持政策,实行武器装备研发经费直接补贴到民参军配套单位的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军民融合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四)创新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机制

根据军民协同创新需求,建立横跨军地、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创新管理机构,统筹协调军民科技战略规划、方针政策、资源条件、成果应用。同时,成立以研究院所和大学为主体的科学创新组织分系统,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技术创新分系统,以中介服务机构为纽带的创新服务组织分系统。开展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试点,加快军民融合产学研用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各类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加强军民两用技术联盟创新合作,共建一批军民融合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开展军民共性基础和前沿技术联合攻关,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军民融合重点专项,建立完善实体化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和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军工科研院所转制为科技型企业,鼓励转制院所之间或与其他企业进行专业化重组,推进国防科技成果、军用高科技的转化和在民用领域的应用。鼓励引导优势民营企业参与军工重要设备和关键材料等技术攻关和国产化研制。

(五)创新军民融合人才智力支撑机制

健全完善人才支撑激励补偿政策。在省级层面出台专项军民融合领域人才鼓励政策,增强企业对高端技术研发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的吸引力。推进国防特色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和国防军工骨干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创新军民融合人才管理模式,建立军地两用人才流动机制,完善符合军民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特点的职称评定、岗位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鼓励各类优秀人才参与军民融合。加快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培育支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发展专家团队,成立军民融合专家库和专家委员会,推动军民融合新型高水平智库建设,加快军地各类智库协同攻关,积极与国外军民融合领域具有优势的智库、专家对接合作,打造全方位的军民融合智力支撑平台。

猜你喜欢

军工军民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军工大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