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秋话月饼

2018-09-13袁文良

烹调知识 2018年9期
关键词:圆饼甜饼赏月

袁文良

中秋节是继除夕、元宵节之后的又一个团圆节。是夜,星空高悬一轮明月,合家团圆,共赏明月,细嚼月饼,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月饼是中秋节的一个主要特征,如果这一天缺少了月饼,中秋节恐怕会变味了。而关于月饼的来历,民间有三种传说。一说唐玄宗李隆基于某年中秋得道士罗公远之助游览了广寒宫,受到了嫦娥仙、乐仙饼的招待,归来后便令人仿制仙乐仙饼,从此就有了后来的“霓裳羽衣曲”和“月饼”;二是说唐高祖李渊有一年欢庆中秋,与群臣共尝吐蕃所献的圆饼。高祖吃圆饼时仰望长空明月,感叹地说:“应将圆饼邀蟾蜍。”因为“蟾蜍”是月亮的别称,文臣们根据皇帝的这句话,就把这种圆饼称为“月饼”;三是说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游到杭州时正值中秋,一些学士奉献甜饼给乾隆品尝。乾隆一边赏月,一边吃饼,连连赞叹:“好月好饼,中秋良宵也!”后来,人们便把这种甜饼称为“月饼”。

然而真正把“月饼”作为食品名称的,最早有据可查的是元代周密所著《武林旧事》一书。该书曰:“月饼”是“蒸作以食”的饼食,薄而软,没有馅,有如“薄软云衣似,團栾月样描”。大概到了明清之时,月饼才越制越精,中秋吃月饼的风俗更加盛行。《燕京岁时记·月饼》中记载:每到中秋来临之际,“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沈榜则在《宛署杂记》一书中更加详细地记载了明代万历年间世人于中秋赠食月饼的风俗:每当到了八月十五,“士庶家俱以是日造面饼相赠,大小不等,呼之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清朝杨光辅在《淞南东府》中也写到:“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彻饼颇为相近。”

月饼的雏形早在唐代就已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品种以北京、苏州、广州三式最佳。古代苏州诗人袁景澜《咏月饼》一诗就对饼师精工制作月饼进行了描绘:“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从诗中可看出,古代中秋节俗就有互赠月饼之风。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经验,工艺考究,咸、甜、荤、素各具美味;光面、花边各有特色。明末彭蕴章在《幽州土风俗》中写道:“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然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诗中说明心灵手巧的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形象再现于月饼之上。中秋佳节,全家人团聚赏月尝饼,取“人月共圆”之意,因而形成了吃月饼赏月亮的节俗。清代祁启萼有《月饼》诗云:“中秋节物未为低,火烘罗罗出斧齐。一样饼师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题”。点出了月饼命名的取义。

中秋节也是台湾、闽南八大佳节之一。中秋之夜盛行戏状元饼娱乐活动。近人陈海梅的《中秋饼》诗,则写出了节日期间儿童兴高采烈尝饼玩饼的心情:“正当三五夜清闲,买饼分甘向市圜。馋口儿童开口笑,如何皓魄落筵间?”有的诗人则运用乡土掌故题咏月饼,别具情趣。在福州,清嘉庆年间就出现一种“谢万丰”咸甜月饼,它用桂圆肉、核桃仁、淡虾仁等20种土特产为原辅料精工制成,老百姓有口皆碑,有诗赞道:“特产佐料有国味,鲜美芬香心神怡。皮薄如纸独一格,馅饱欲爆绝代奇。誉满侨乡称佳品,飘洋过海传友谊”。

中秋节夜,合家团聚,纳凉赏月,尝饼品诗,戏饼作乐,的确是别有情趣!

猜你喜欢

圆饼甜饼赏月
想吃两块
考考你的逻辑思维
演算:圆饼走到底
宇航员到火星3年吃什么?
赏月
动物赏月
独自一个人赏月
谁是偷吃者
小甜饼的诱惑
月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