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心血管疾病内科用药的安全管理

2018-09-12苟小燕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4期
关键词:用药安全心血管内科控制措施

苟小燕

【摘要】目的 对影响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管理的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50例,调查分析患者用药安全状况,分析其在用药安全上的问题,并提出控制措施。结果 药物因素、患者自身因素以及医护人员因素是影响用药安全的主要内容,其中药物因素有7项,患者自身因素有2项,医护人员因素有10项。结论 医护人员应积极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操作水平,重视用药安全管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4..02

当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心血管死亡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管理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这一过程中极易出现问题,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做好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管理工作,也成为了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的主要职责。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1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72例,女78例,患者年龄21~73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患者都排除禁忌症且均签署了调查同意书。

1.2 方法

研究中采用回归性分析方式,分析患者的用药安全情况,归纳总结患者用药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同时针对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控制措施,加强对患者不良反应观察,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调查后,应列出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药物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和医护人员因素等,采用百分比(%)表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选择“x±s”表示推断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所有的结果全部用百分比(%)表示。

2 结 果

在本次研究当中,150例患者出现了19项用药安全管理问题和不良现象,19项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药物因素、患者自身因素以及医护人员因素,药物因素7项,患者自身因素2项,医护人员因素10项,其中医护人员因素所占比重最大。

3 讨 论

3.1 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管理

医护人员要积极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熟练掌握药物性、用途和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从而在患者遇到问题后,能够及时做出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并对患者的疑问也能给予通俗且专业的解答。

患者用药前还应提前为患者普及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此外医护人员需清晰了解并掌握可能对患者胃肠道和心血管产生刺激的药物,用药前应嘱患者做好心理准。

此外,用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而有效防止由于不良反应所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在对1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安全管理进行仔细分析后得出,影响患者用药安全的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患者自身因素以及医护人员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医护人员因素,其次为药物因素,最后是患者自身因素。所以在用药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并让患者保持平稳的心态。

3.2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心血管疾病具有十分显著的突发性特征,所以,在患者住院时,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体征变化,同时关注患者的心态和情绪变化。医护人员需在第一时间发现突发状况,同时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其进行急救。加之,医护人员还可定期检查患者的心跳和血压,从而了解患者的身体体征。并且定期对各项医疗设备仪器进行检查,保证医疗设备的平稳运行。

3.3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临床工作的习性是影响安全用药的重要因素,可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实行业务学习,同时还要创建质量监控小组、事故鉴定小组,对医护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教育,如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若已经出现的用药安全问题,则需针对其预期危害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与此同时,还需做好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识别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对患者进行检查。另外树立较强的医疗风险意识也很有必要,充分发挥出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更好地控制和规避用药安全隐患。

3.4 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3.4.1 做好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

心血管疾病类型较多,且致病因和治療方法具有显著的复杂性。若医护人员在治疗的过程中不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就无法保证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及科学性,从而耽误患者的治疗,一些病情危急的患者甚至会有死亡的危险。所以医院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进而更好地保证医护人员能够准确分析判断并处理紧急状况,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3.4.2 提高医护人员护理病历书水平

医护人员在书写护理记录的过程中,需秉承客观真实准确的原则,基于此,医护人员应充分掌握病历书写的标准格式,以及病历记录当中应涵盖的内容。做好患者资料的收集工作,同时还要对患者住院时到住院后的每一次护理过程予以详细记录,再者,医院的领导还应定期检查护理记录,及时发现记录当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科学的整改意见,从而不断提高护理记录的严谨性,降低用药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

3.4.3 加大护理操作的管理力度

医护理人员需及时提醒患者按医嘱用药,告知患者正确的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以及不同药物在使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此外还要对患者实施定期的健康指标检查,如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医护人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和处理。

参考文献

[1]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J].贾惠娟.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1).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用药安全心血管内科控制措施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我院52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探讨PDCA循环法在麻精药品处方中的应用和效果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浅析土建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药品不良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