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地OTN网络测评方法及典型案例

2018-09-12王轩陈烛彬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8年9期
关键词:波分板卡支路

王轩,陈烛彬

(北京中网华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本地波分网络测评的意义主要在于发现网络建设过程中典型问题,形成网络评测方法论,精准定位提升投资效益的重点区域、重点问题。通过评测结论指导波道资源利旧挖潜、降本增效以及新建系统精准建设等。

1 本地波分网络评测方法

1.1 评测维度

评测的主要目的是指导波道资源利旧挖潜、降本增效、新建系统精准建设。下面将从以下3个主要维度来逐一分析:本地波分系统组网方案;现网配置波道、板卡配置及使用率;与承载业务匹配情况。

1.2 评测方法

1.2.1 结构合理性分析

本地波分即市县波分环路是否包含数据网核心节点(CR节点)、UTN核心节点;各汇聚节点至核心节点的BRAS/SR上联业务、UTN组网业务如何转接,转接合理性分析,是否引起额外的建设投资。

1.2.2 配置合理性分析

中继OTU配置分析:若配置中继功能的OTU,应分析业务节点间距离情况、OSNR情况,中继OTU配置的必要性。

10 Gbit/s WDM/OTN系统配置可调OTU必要性分析: 原则上备用波道可配置可调OTU,其他业务波道配置固定波长OTU;40 Gbit/s/100 Gbit/s系统线路侧板卡均为可调OUT。

100 Gbit/s系统波道安排合理性分析:可查看波道图,原则上单个100 Gbit/s波道落地节点不超过3个。

若市县环路较长情况下,可考虑跳点落地(插花模式),落地节点100 Gbit/s OTU同时起到中继作用。

1.2.3 利用率合理性分析

波分系统线路端口、支路端口利用率分析:端口冗余是否与业务网带宽增长速度匹配; 10 Gbit/s支路端口利用率是否维持在70%~80%之间,如果利用率过低,建议分析利用率产生的历史原因。

波分节点合理性分析:波分节点与基础架构节点关系,波分节点与数据网BRAS/SR/SW节点匹配程度,波分节点与UTN汇聚/一汇节点匹配程度等方面着手分析。

1.2.4 过度保护分析

波分网络的保护方式(光层保护、电层保护),是否因配置保护引起额外的OTU投资。

1.2.5 波分已用支路端口与数据网上联端口的匹配度分析和电交叉子架容量、板卡端口密度选择分析

波分已用支路端口与数据网上联端口的匹配度分析需要了解数据网BRAS/SR/SW组网结构及带宽配置,分析通过波分承载的配置带宽与波分系统支路端口的匹配度,是否存在大量业务虚占端口情况;电交叉子架容量、板卡端口密度选择分析,分析板卡端口密度选择的合理性,端口密度与电交叉子架背板带宽的匹配度,端口密度与节点业务量及业务发展趋势的匹配度,分析电交叉子架容量选择的合理性,对于100 Gbit/s波分系统,100 Gbit/s颗粒业务宜采用收发合一OTU板卡,减少对电子架交叉容量的占用。

普通汇聚节点可采用5 Tbit/s以下交叉容量,核心节点可采用10 Tbit/s以下交叉容量,超大本地网可适当提高。

2 典型地市评测实例

2.1 某地市运营商波分网络现状

某地市运营商暂无100 Gbit/s波分系统,现有波分为2端中兴ZXONE 8 300和5端中兴ZXMP M820组成的环网10 Gbit/s 系统,已经单节点覆盖某地市运营商所有区县,如图1所示。

2.2 波道配置图、各波道承载业务分析

某地市运营商波分系统为40波平台,目前已配置17波,剩余23波。主要承载IP城域网及分组网业务。图2为波道配置图。

图1 某地市运营商市-县OTN网络结构图

分析:从波道配置图可以看出某地市运营商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系统配置17波,波道配置率为42.5%,配置17条波道中λ6~λ12,7波为10 GE波道,其余10波为8×GE波道,第16波为冗余波道,合计冗余GE子波道41条。子波道利用率为49%。

建议:某地市运营商OTN系统业务承载合理,GE子波道利用率较低,但10 GE波道利用率为100%,后期随着业务发展需要扩容10 GE波道。

2.3 波分设备型号及主要板卡数量分析

某地市运营商OTN系统配置各类型板卡合计322张,其中配置线路侧业务板LQ2 17张、LO2/S 8张,配置客户侧业务板CH1/SG 5张、CH1/G 5张、CQ2 8张,CQ2/S 4张、COMB 20张。

为了简化网络建设、运营维护,也由于业务网需求端口的高度统一,某地市运营商核心汇聚层DWDM/OTN系统的业务板卡配置相对简单,只有LQ2、LO2/S、CQ2、CQ2/S、COMB、CH1/SG、CH1/G 7 种业务板件。

从图3可看出县城1、县城2、县城4 CQ2占用率分别为25%、25%、37.5%,占用率较低,而2.5 Gbit/s及以下速率的COMB和CH1/SG占用率为100%。

分析:某地市运营商波分设备配置型号合理,槽位占用率合理,但县城1、县城2、县城410 Gbit/s速率支路板CQ2端口使用率较低,2.5 Gbit/s及以下速率的COMB和CH1/SG配置端口已经全部占用。

图2 某地市运营商市县OTN波道配置图

图3 某地市运营商市-县OTN主要业务板卡配置情况

建议: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调配合理利旧CQ2板件;根据业务发展扩容2.5 Gbit/s及以下速率端口或者契机建设100 Gbit/s波分系统。

2.4 结构合理性分析

某地市运营商核心汇聚层OTN系统承载业务种类如表1所示,波分OTM节点设置与承载业务量最大的业务节点完全匹配,均为地市核心1、地市核心2,没有因为不匹配导致的业务转接。

表1 某地市运营商波分承载业务种类

2.5 配置合理性分析

某地市运营商核心汇聚层OTN系统没有配置中继OUT。

某地市运营商核心汇聚层OTN系统为10 G/波×40波系统,部分8×GE波道各分配4个波道给两个节点使用,目前使用率在0~75%之间。考虑到某地市运营商业务量较小,这样的安排较合理。同时随着业务网的演进,今后的数据网上联以10 GE链路为主,原空余GE链路可以作为GE颗粒大客户专线的承载电路,提供较好的用户体验。

全系统无可调OTU配置。网络现状部分已描述,为了简化网络建设、运营维护,也由于业务网需求端口的高度统一,某地市运营商核心汇聚层OTN系统的业务板卡配置相对简单,只有LQ2、LO2/S、CQ2、CQ2/S、COMB、CH1/SG、CH1/G 7种业务板件。由于郊县业务量相对不大,导致板卡使用方式也较单一,板卡使用场景如表2所示。

表2 某地市运营商配置业务板卡使用场景

现网业务板卡线路侧配置4口10 GE和8口10 GE,业务侧配置4口10 GE、8口和16口2.5 Gbit/s及以下速率板卡,配置板卡端口密度较高。

图4 某地市运营商市-县OTN端口占用率

某地市运营商配置10 Gbit/s线路侧端口132个,占用83个,10 Gbit/s线路侧端口利用率为62.88%,配置10 Gbit/s支路侧端口48个,占用33个,10 Gbit/s支路侧端口利用率62.5%,2.5 Gbit/s及以下速率端口配置320个,占用308个,2.5 Gbit/s及以下速率端口利用率96.25%,某地市运营商市-县OTN端口占用率如图4所示。

2.6 过度保护分析

某地市运营商由于业务网10 GE电路已经有保护,故10GE电路未做保护,而GE电路业务侧未做相关保护,故GE电路都做了保护,无过度保护情况。具体保护方式及路径见波道配置图。

2.7 波分已用支路端口与业务网上联端口的匹配度分析

某地市运营商各波分节点业务网上联带宽(BRAS/SR上联带宽、UTN组网带宽、MSTP组网带宽)与该节点波分系统已用支路侧端口相匹配,无业务虚占波分端口的情况。

3 结束语

某地市运营商通过本次评测梳理后,后期可挖潜利旧冗余GE电路48条,端口192个,可节约投资38.4万元。但是10 GE电路已无冗余,后期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适当扩容,并考虑增加GE波道使用效率,提高资产利用率。

猜你喜欢

波分板卡支路
一种新的生成树组随机求取算法
无源波分在5G 前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PCI9054的多总线通信板卡的研制
基于FPGA的多通道模拟量采集/输出PCI板卡的研制
通信光纤传输中波分复用技术的应用探究
100G波分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研究
城域波分新技术部署策略研究
多支路两跳PF协作系统的误码性能
利用支路参数的状态估计法辨识拓扑错误
一种基于光纤数据传输的多板卡软件程序烧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