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空壳村”到示范村

2018-09-12福建省住建厅村镇处村镇处

就业与保障 2018年14期
关键词:古民居乡贤美丽

文/图 福建省住建厅村镇处村镇处

南岩村村前小山包改建农民公园

闲置校舍改建游客服务中心

南岩村位于福建省福安市东北部的东山西麓,距市区28公里。当地青山环抱、林竹摇曳、溪流清澈,村内留存两簇42栋的百年以上古民居建筑群,青砖青瓦、错落有致、屋宇高墙巍峨,构筑成一幅人地和谐相融的古村落景观。吴木生,正是这座闽东小山村的党支部书记。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英雄壮举,仅仅怀揣一片真情、一股热情、一诺倾情,兢兢业业,勇于担当,服务群众,引领群众,一心致力建设美丽乡村,保护传统村落,发展农村经济。吴木生用真心、真情,谱写出一曲动人的奋斗与奉献之歌!

用“真情”唤起团结合作

作为村里的“典型”人物,吴木生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朴实、憨厚,村民对他的评价是“用心真心做事情,不与群众争利,能知道群众心里想什么。”他就那么淳朴、细心,饱含真情地带领群众创建美丽南岩。

南岩在美丽乡村创建初期,党员干部意见分歧,群众观望、怀疑,争论争吵不断,险些引起肢体冲突,各项建设停滞不前。作为党支部书记的他也曾经茫然、彷徨过。此后,多少个不眠之夜,他思索思索再思索……美丽乡村建设既要有上级党委、政府的积极主导,更离不开农民群众的主体参与。那么,村“两委”起什么作用?他认为就是要组织协调、增进团结、共促工作。

精心调整和平衡力量。他组织调整充实了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小组,除村“两委”外,通过召开多场会议和群众推荐,将村里有公心、有责任心、有事业心的党员和群众纳入工作小组成员,并自任组长,充实了工作力量并实现力量的整体平衡。与此同时,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责任分工,在坚持分工不分家原则的基础上,实行“网格化”责任落实,实现人人都是“主人翁”。此外,他还经常将在外乡贤和企业家请回村里,开启宗祠大门,与乡贤共谋、共商“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

垃圾填埋场改建成景观池

生态环保公厕

深入群众和组织群众。在村里广大群众的心目中,吴木生是一位既“懂爱”又会“怀恨”的人。对此,群众是这样解释的:关心群众生活,维护群众利益;坚持原则,尽量端平一碗水,所作决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具体工作中,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说道理、打比方,要求两委班子遇事要“多一些商量、多一些信任、多一些配合”,遇事要“不怕事、不躲事、解决事”。他组织村两委成员深入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与群众一道共同分析研究寻找解决问题、促进工作落实的办法和途径。哪里有风吹草动,哪里很快就有他的身影,想方设法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苗头、解决在萌芽。

制定规矩和依规做事。村里的群众都知道吴木生有句“口头禅”:书记的“权力”再大,也大不过“法律”。他解释说,这个“法律”包括党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以及村里共同研究议定的规章。无规矩不成方圆,促进工作落实,难免会出现纠纷,南岩村的争论争吵甚至到肢体冲突,很大一个因素是制度不完善、办事缺规矩。为了能够实现一个声音喊到底,他组织带领全体党员群众,制定了既承上又启下的“南岩制度”,涉及工程建设、村财管理、坟墓治理、安全防火、卫生整治、绿化公约等规章。这使南岩人将“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化作实践,同时也摆脱了“一言堂”“人治”,开始转向“众言堂”“法治”时代。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班子团结,群众拥护,营造了建设美丽南岩的良好氛围。

用“热情”凝聚奋斗力量

吴木生做人做事非常热情。他告诫班子成员,我们用心真诚地吸纳了有公心、责任心、事业心的人员,请回了在外乡贤和企业家,制定了制度规章,“笼络了人心”,这只是一些“筹备”工作;要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智慧、力量凝聚到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上来,凝聚力量,形成合力,需要村“两委”班子时刻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摒弃一切私情,遵规守法,执行制度。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他全面推行“五要工程”(要知道、要参与、要作主、要监督、要满意),村里的每一项决策,先由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碰头拟订议事决策议题,提交村“两委”讨论研究后,“两委”委员分头征求各村民小组(或相关人员)意见,对各方意见进行梳理、归纳、汇总,修正决策议题。择定日期提前2天通知召开村民代表扩大会议,除村民代表外,年满18周岁的想参会的村民都可以参加讨论研究,赞同的在会议记录上签字确认。

坚持干净做事。他时刻告诫班子成员要增强自律意识,端正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做到制度之内不缺位、制度之外不越位,切实履行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自觉形成一条不成文的“清规戒律”,那就是“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他自觉带头严格遵守廉政规定和制度,坚持原则,依规办事,对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等大的资金投入均做到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村务监督小组和村乡贤成立的文化促进会共同监督,有效避免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权威。

坚持村务公开。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关注的问题,都要列为公开内容,包括财务收支、筹资筹劳、建设项目、土地承包、种粮直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党建、精准扶贫等等,以及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事项,尽量做到及时上墙公开。其中村级财务收支实行逐项逐笔明细公开,让村民看得懂、瞧得明,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对容易产生误解的项目,他总是通过不同的场合热情周到地向群众做些详细说明,尽量避免因群众误解而产生矛盾。

村“两委”的热情换回了广大群众的真情,在组织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古厝修缮和村庄绿化的过程中,村民无偿捐献土地、争先恐后出义务工,有的甚至捐出了自家闲置的建筑材料,一些情节场景十分感人。

用“倾情”打造美丽南岩

“做工作一定要一诺倾情,一倾情就具体,一具体就深入,一深入就落实,一落实就出成效。落地损草,不怕阻力,就怕我们没有毅力。”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吴木生带领村“两委”班子,凭借一诺倾情和顽强斗志,持续推进美丽南岩建设,坚持规划,重点抓好环境整治、古民居修缮、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绿化等几件大事、要事,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突出环境整治。他组织和带领村民将清理垃圾、整治环境作为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切入点,紧紧围绕“五清楚、二特色”开展工作。在三个月时间内,清除污泥、陈年垃圾30多车(次),拆除旱厕63座、猪圈鸡棚27处、临时搭建简易建筑11座,拆除有损于美丽乡村和传统村落风格的砖混结构建筑2座。特别是进行了42座百年以上古民居的房前屋后垃圾污泥清理和环境整治,村民累计投工投劳1000多个工日。

同时,组织群众修复、改造、整治全村排水明暗沟,实行雨污分离,归集雨水用来补充村口生态停车场边的“放生池”;采用村助民办的方式,对33栋裸房进行了整治和立面改造;将村口原先的垃圾填埋场改建成微型景观池,村前小山包稍加整理建成农民公园,实现村落环境的洁化、美化。

精心修缮古民居。他将古民居的修缮保护紧密融合到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中去,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村委委托福州儒匠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对首期列入修缮保护的“式金厝”等9处古建筑、民居进行了详细的修缮保护方案设计。以文保理念,用好奖补资金,本着“应保尽保”“最小干预”“修旧如旧”的原则,对9座古民居和有一座具有保留价值意义的旱厕进行修缮保护。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不断改善和满足群众生产生活意愿。他组织村“两委”用活财政资金,结合传统村落保护建设,优先安排了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

改善提升安全饮水工程,配齐配全消防设施;建设生态环保公厕;组织全村开展改厕运动,全村95%的农户完成改厕,污水经三格化粪池处理后进入田间施肥灌溉。

改造360千伏电网和路灯工程,并与广电光缆、通讯光纤三网一同入地,彻底结束了架空导线“蜘蛛网”历史;村内免费WIFI全覆盖,50%以上群众家庭完成宽带入户。

完成了两条长2.6公里的村庄道路硬化和边沟边坡建设、五条2.7公里的巷道、步道、绿道以及其他较为重要村内通道的整治和原有河卵石(乱毛石)路的修复;利用闲置校舍改建成村部服务中心,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等。目前,全长10.04公里、计划投资950万元、连接104国道的进村公路拓宽改造升级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狠抓村庄绿化。在组织群众进行房前屋后菜地化的基础上,将进村主干道路口、巷道两旁、路巷边死角,以及每户庭院房前屋后未进行菜地化的,一律实行树木和花卉种植。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块采用本地花岗岩砌上小花坛,移栽本地花草树木,实现村落环境的全方位绿化。

引领产业发展。他引领群众挖掘历史、文化、习俗、美食等多种潜在价值,积极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创业增收致富。引导村民发展太子参、高山有机米、大白茶、百香果、猕猴桃、金丝黄菊等种植。组织乡贤申请注册了坊间流传的乾隆御赐“岩岩工夫”茶叶商标,依托当地500亩高山茶园,开发了“松针白茶”等系列茶产品;引导群众合理利用闲置古民居开间,发展文化民宿等,为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部分乡贤自发创办的福安市岩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开办民宿、农家乐、观光农业等项目,同时,筹划“南岩十景”乡村游线路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古民居乡贤美丽
“蜀”润乡贤,“陶”享美好
让新乡贤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宋泽平:当代乡贤赋能乡村振兴
古民居保护方法及举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项目为例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本质直观传统古民居“燕尾翘脊”筑造意涵(下)
本质直观传统古民居“燕尾翘脊”筑造意涵(上)
南安乡贤再发力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