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村笔记(9章)

2018-09-12谭学昆

夜郎文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平塘县攻坚群众

谭学昆

干劲十足的“村领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广大农村,大有作为。带着雄心壮志和殷殷嘱托,我们这帮驻村干部来到农村,准备大干一番,以为名牌大学出身,又在州机关上班多年,一定可以带去一些新理念,好方法,到了农村才知道,这里是我们学习锻炼的好地方。

一早来到村委大楼,顿觉眼前一亮,昨天还杂乱无章的村委办公楼已井然有序。文化广场已打扫得干净整洁,扶贫攻坚作战室也有模有样。来到楼上,党员设岗定责室布置一新,设立了政策法律宣传岗、民事纠纷调解岗、文明新风倡导岗勤劳致富示范岗、村务财务监督岗和纪律作风监督岗,每个岗位有5至7名党员,都摆放了端正的相片,当中一些人我认识,平时走村入户,调解纠纷都少不了他们,大多是一些村组干部,每个月只有几百块钱的工资却承担着村里琐碎繁杂的事物,他们真是凭着一颗朴实的心、勤劳的双手和纯粹的热情在为民办事啊,而村支书一呼百应的魄力和担当更是让我无比钦佩。

没有周末,不分白昼,村里大大小小的“领导”正为了扶贫攻坚全力奋战,无怨无悔,自己也该学习他们的优良品德,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这场光荣的战斗中。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雨过天晴的下午,空气格外清新,每周一次的入户走访便随着这好天气进行吧。

今天要走访的对象是居住在平塘县新寨村小新寨组的两家贫困户。在一名热心村委员的带领下,我来到了杨德政和杨德红两兄弟家,到了家门口,我不禁愣了一下,这宽敞明亮的楼房并不像是一个贫困户的居所啊!如今外在不乏一些质疑扶贫公正的声音,带着这样的质疑我走进家中探个究竟。原来事情并非我们所想,虽然靠政府的征地赔偿盖起了新楼房,但家中确是面临很多困难的。杨德政的一儿一女刚刚外出打工,不能补贴家用,妻子张天芬在家种地,自给自足,最为严重的是他本人长期患肾病,不仅丧失了劳动力,还成为家中的负累。杨德红已外出打工,家中有两个老人要抚养,两个女儿也都在读书,属于上有老,下有小,开支高收入低的一类。一户是因病致贫,一户是因学致贫,都缺乏资金和技术,虽然靠扶贫政策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但离致富却还有一段距离。

▲ 云海茶山(都匀螺蛳壳) /卢 桃 摄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对未知事物真是该少一些误解和埋怨,多一些宽容和了解。

群众的圆桌会议很特别

在一个简陋狭窄的房屋中间,摆放着一个圆形的桌子,以此为中心,四周围坐着一群“参差不齐”的代表。今天我有幸参加和感受了这样一个民主和谐,交流充分,红脸出汗,而又富有成效的会议。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我们的会议地址是坐落在平塘县金盆街道新寨村巴毛村小组的一个茅舍。“经县委蒋书记调研,准备在巴毛冲种植野生菌,发展生态农业,今天便是为了征地而来,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可以大胆说出来,我们进行商讨。”主持会议的朱会长提高嗓门道。会场开始热闹起来,纷纷发表意见:有的担心会影响土地原来的面积和地貌;有的关心土地的赔偿方式和价格;有的对土地丈量的大小提出异议。村支书和村主任一一向大家解释:“我们采取的是土地流转的形式,就把经营权租用出来,每年收取租金,价格是按照县里的最高标准定的,还可以带动大家就业,大家要往长远看”。

“既然这样,我们就支持家乡发展,支持村委的决定吧”,前后仅一个小时,村民们便与村委会愉快地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群众的圆桌会议是不是很特别呢!

心系群众安危,连夜冒雨排险

在贵州山区,每个雨季的夜晚,总是牵动着无数干部群众的心。倾盆大雨又下了一夜,9月4日凌晨两点,金盆街道新寨村满拿组的几户村民突然被叫醒,原来是金盆街道办主任宋兴海、副主任杨永胜带领驻村干部和新寨村两委班子排查险情。因为此地存在塌方的风险,巡查组担心危及群众安全,迅速组织存在隐患的群众撤离避险,并协调他们就近休息,顶着大雨辗转奔走到凌晨5点才结束,共撤离群众7户25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只是挂在嘴边,时刻关心群众冷暖,心系群众安危才能为民解困,为民所爱。

发展生态农业,助力脱贫攻坚

为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新寨村大力发展以生态农业主体的村集体经济。9月19日,生态养殖基地格外热闹,4000只黑色的小鸡陆陆续续放进了养殖场,新寨村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忙得不亦乐乎,清理场地、安装水电、喂食喂水,总算把那些活蹦乱跳的小家伙安顿下来。这是新寨村申请的又一扶贫项目,总投资10万元的绿壳蛋鸡项目,看着养殖场规模逐渐壮大,大家仿佛看到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希望。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每一位奋斗在扶贫一线的干部和为过上美好生活不断努力奋斗的广大群众热血沸腾,信心满满。

从10月18日开幕式那天起,新寨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收看十九大、学习十九大、讨论十九大。党中央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为人民的幸福生活绘就了一幅幅宏伟壮丽的蓝图让大家从中看到了未来的方向和道路,大家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加油鼓劲。村干部们关心的是扶贫政策、群众们关心的是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还有的对国防、科技比较感兴趣。总之,不管你关心什么,总书记的报告总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大家也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把平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十九大谈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大家为了共同的事业更好地团结到了一起。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有着共同的向往、共同的目标,那么就要为这共同的理想一起努力,同舟共济,为新寨村脱贫攻坚而努力奋斗,为新寨村全体村民的小康生活努力奋斗,牢记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不忘初心,方能不辱使命。新寨村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都纷纷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感想。

立足自身优势探索生态农业和农村旅游扶贫道路

和杨支书到新寨村桃园基地调研,商讨发展壮大桃文化产业园思路。近年来,新寨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扶贫攻坚有关工作要求,全力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努力发展农村产业。其中,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争取扶贫项目的支持,逐步建成2600亩桃园,使之成为新寨村的支柱和特色产业,有效带动325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并开展了“桃花节”、“品桃节”等文化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渐提升。

如今,在大射电望天文远镜的辐射带动下,平塘旅游业呈井喷式发展,建成了“中国科技旅游基地”。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着力催生“旅游+”多业态产品,着力满足新时代旅游消费需求,加快建设全国知名、世界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是省委对平塘县寄予的厚望,也是平塘县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桃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很多美好寓意,受到广泛的推崇,在贵州省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桃文化产业园,新寨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桃园规模较大,如能精心策划,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桃文化产业园”,将桃林的经济价值、观赏价值、文化价值有机的统一起来,必将为平塘县旅游发展增添一抹亮色,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成为扶贫攻坚示范产业园。

▲ 多彩米乡(都匀凯口) /朱文军 摄

党的十九大精神州委宣讲团走进新寨村宣讲

为促进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农村家喻户晓、深入人心,11月25日,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文联主席黄光兴,副主席曹燕及州文联支部全体党员干部放弃周六休息,专程走进平塘县新寨村,为村民们送来了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最好礼物——一套价值1万元的音响器材。党的十九大精神州委宣讲团成员黄光兴为村组党员干部群众作了《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伟大胜利》的宣讲。

宣讲中,黄光兴与村组党员干部和群众面对面交流, 谈体会、话发展、数变化,结合新寨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有针对性地宣讲党的十九大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部署, 帮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贵州的关心厚爱。鼓励新寨村的干部群众抓住当前的良好机遇,充分利用好政策和资金,寻求脱贫致富的长远发展道路,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生活。

宣讲报告使新寨村村组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的十九大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体会,大家深受鼓舞,反响强烈。新寨村党支部书记杨荣富说:“感谢州文联给我们送来了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音响器材,我们可以更好地向群众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今天听了黄部长的宣讲报告,很受鼓舞,今后我们村两委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带领全村群众继续发展桃树种植、特色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增加村民收入,共同迈进小康。”

引水项目得到落实 心中无比满足

州水利局副局长莫兴海、州文联副主席曹燕到新寨村实地考察解决群众引水困难项目,落实20万元资金用于修建蓄水池、购买水管、变压器,打盖板等,项目实施后可以解决新寨村上下龙门组、高寨组、大新寨、小新寨组的安全引水问题。这也是自己来新寨村通过努力和单位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协调的最大民生工程,满足感油然而生。

猜你喜欢

平塘县攻坚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平塘县老干部宣讲团到县第二中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攻坚脱贫
平塘县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老干部意见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平塘县委离退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学习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