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贸试验区建设制度创新案例

2018-09-11

西部大开发 2018年8期
关键词:专利技术军民试验区

陕西自贸试验区运行一年多来,经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案例,这些案例的形成,足以成为引领西部开放发展,促进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优秀样本。

为了进一步将这些案例向全国推广,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与本刊合作,开设《自贸试验区建设》专栏,以此与全国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发展互学互鉴。

责任编辑 / 张静

案例1陕西自贸试验区秦汉新城功能区

“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

实施背景

为满足群众和企业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语言和大数据信息方面的需求,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功能区成功打造陕西省“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为境内企业开放创新提供语言及信息服务。该平台与政务、工商、旅游、招商引资、民政、医疗等涉外公共服务热线对接,同时提供多语种翻译服务,整合翻译“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20多种不同语言,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主要做法

(一)构建语言能力标准化服务体系

语言能力标准化服务体系包括语言服务规范、全球多语言呼叫中心及涉外服务人员外语培训三部分。

确立语言服务规范标准。引入中译语通“中国核心语汇”项目,对旅游景区、市政道路及机场酒店等公共场所的中文标识、说明进行整理及翻译工作,对已有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进行专项整治,解决外语译写各自为政、一名多译、互相矛盾的问题,为城市规划、交通、旅游、市政、城建等部门和酒店、餐饮、商贸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制作公示语和外文标识标志提供了统一规范。

建立全球多语言呼叫中心。2017年5月15日,陕西省“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呼叫中心启动试运行。该中心基础知识库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医疗等领域,实现与政务、工商、旅游、招商引资、民政、医疗等涉外公共服务热线的对接,同时设立外语服务专线,具有多语种服务能力。全天候24小时运营,实现50路并发接入,响应时间不超过24秒。

加强服务人员外语培训。中译语通选派资深翻译,定期对秦汉新城功能区交通、旅游、商业等重点领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开展培训讲座。举办涉外文明礼仪学习活动,把讲外语与讲文明、讲礼仪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使市民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二)建设“一带一路”大数据平台

平台主要包括三大子系统,分别是跨语言大数据采集子系统、跨语言大数据处理子系统以及跨语言大数据分析应用子系统。通过跨语言大数据采集子系统将全球旅游舆情抓取过来,再经过跨语言大数据处理子系统的处理后,就可以利用跨语言大数据分析应用子系统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应用。

平台在“一带一路”沿线包括俄罗斯、印度、泰国、捷克、波兰等10多个国家,及全球22个主要国家部署了服务器资源,全球共设置了32万个数据源采集点,涵盖200多个国家,可以对全球数据源进行实时采集,日增3000万条数据,5亿社交数据。跨语言大数据采集子系统支持分布并发处理的能力,确保全球每个数据源数据更新的实时性,采集效率为200万篇文本/分钟。目前服务器已存储了100多亿网页数据,200多亿历史社交数据。

平台主要功能包括:一是海外智库。通过将海外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数据分类、处理、关联后,形成了海外智库,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海外各国(城市)相关领域竞争力查询、海外各领域资讯查询、海外相关文献查询等功能。

二是海外舆情实时监测与分析。平台自动、实时监测全球各领域舆情信息,并根据信息的热度自动进行热度舆情提醒显示,显示的舆情信息都由机器翻译引擎自动翻译成中文,便于用户对感兴趣的热点信息进行双语对照查看,政府也可根据舆情热点内容和传播速度快速反应,安全维稳。

三是大数据可视化展示。系统可以将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并利用可视化技术将海外旅游舆情大数据以图形化的形式展示出来。用户可以将其投放在展厅大屏,以便将数据醒目的展现和监控。

实施效果

“一带一路”语言服务标准体系及大数据平台建立以来,面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外向型企业、个人提供了有效的服务,显示出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目前,该平台已完成针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海外舆情、商情、科技、工业、旅游等垂直领域的大数据频道建设,并完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

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数据采集方案建设,完成1600万条的数据采集。同时还建立了语言服务规范、全球呼叫中心、西安市多语导医平台、西安领事馆区多语言服务等多个子平台,为企业对外投资经营活动提供专业的数据引导,真正消除企业海外投资的各项信息壁垒。

毕马威评估

本创新模式是陕西自贸试验区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方向的重要创新。其主要做法“中国核心语汇”聚焦中华文化与经典,是具有极强中国特色的文化语汇交流载体,在全国范围具有独特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全球的旅游大数据平台,以“一带一路”海外大数据采集分析为特色,实现多语言、多地域、多时间、多素材的多元维度采集,具有鲜明创新特色。综上所述,本项举措具有两个全国首创性亮点,属于首创型创新举措。

案例2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管委会

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军民融合特色试点平台

实施背景

实施军民融合创新示范试点,是陕西自贸试验区深入落实推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当前,一方面我国拥有大量的先进军工技术因机制问题没有产业化,但民用技术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一些民用优势技术已超过军工技术,却因体制问题不能进入军队装备系列。陕西自贸试验区中心片区一直以来持续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和改革,尤其在陕西省明确申建自贸试验区以来,着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军民融合特色试点平台建设,取得了诸多成效。

主要做法

(一)建成军民融合平台线上系统

军民融合平台线上系统于2017年2月24日正式上线运行。中国军民融合平台线上系统汇聚了军民融合各方资源,包括十二大军工集团、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等创新主体,汇聚了专利技术、市场需求、服务机构等资源信息,重点打造集专利技术信息供需发布、技术成果挂牌对接、技术经理人委托服务、交易撮合与支付等为一体的专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全流程服务平台。在线专利交易环节,平台与支付宝、银行建立合作,用户可采用支付宝方便地完成支付转账事宜。

平台通过整合国防军工科研院所及十二大军工集团的创新资源,重点围绕解密国防专利技术成果,依托平台为国防军工科研院所和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搭建信息交流桥梁,促进军工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在“军转军”“军转民”“民参军”三个层面推动专利技术的军民深度融合,构建军民融合特色的国家知识产权运营生态。

(二)建成知识产权云服务大数据中心

知识产权云服务大数据中心建设将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国防专利局、省国防科工办、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现有资源,以整合和集成军民融合领域专利技术成果数据库为基础,面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知识产权交易运营平台为中心,构建以云服务为特征的多平台融合的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实现“分散资源集中使用、集中资源分散服务”。2017年6月,知识产权云服务大数据中心功能正式开发完成。

大数据中心拟建设的专业数据库主要包括:军民融合领域知识产权数据库;特色优势产业的专利、版权、商标、标准等专业数据库;重点行业失效专利信息数据库;专利成果项目信息数据库;技术交易信息数据库;科技专家人才信息数据库;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信息数据库。

(三)建成知识产权运营线下服务体系

专利技术孵化转移服务。培育以技术经理人为代表的新型知识产权服务组织,重点针对军民融合专利技术成果提供项目孵化和技术转移服务。对运营平台中具有市场前景,但专利技术尚不完全具备产业化基础的重大专利项目,进行二次开发、技术集成和商用化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市场供需信息分析、专利技术集成孵化、运营转化模式策划、项目供需对接撮合等。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服务。整合国内无形资产评估机构资源,制定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的准则和规范,建立标准、客观的知识产权风险评价体系和知识产权运营和转化模式的评估体系。依托相应的资产评估机构,对重大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价值、风险、转化模式评估,降低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的风险,提高项目交易成功率。

专利技术效果认定服务。依托西安科技大市场整合的上万台套检验、检测设备及几百家实验室资源,针对交易双方所认为专利技术不确定的实施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否能解决,是否能达到所述的技术效果等问题,依托实验室进行专利技术效果认定服务。

知识产权信息应用服务。吸纳专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开展国防专利信息检索、国防专利解密、专利信息分析、专利预警、专利导航及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等特色服务。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建立专利联盟和专利池,通过专利收储、组合、包装、运营,实现专利价值最大化。具体开展的应用服务包括:专利信息检索分析、专利池筹建、专利预警、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

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建立知识产权企业和投融资机构资源与供需信息数据库,通过多形式的技术成果推介展示和知识产权价值与风险评估服务,引导投资机构对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进行股权投资;通过设立风险补偿资金,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专利技术成果股权、债权和产品众筹等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创新,为专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和知识产权运营提供金融保障支持。

实施效果

平台的建设搭建了军民成果双向转化的桥梁,积极探索了一条将国防科技工业先进生产力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力量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道路,加快形成了“军工+地方”的可复制可推广建设模式。2017年初启动了大数据中心的数据录入,已经完成中国专利数据录

入及海外部分数据录入。为用户提供专利技术交易的供需发布、推介展示、磋商对接、交易支付等一系列线上线下服务。用户可以在此平台进行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求购、出售,并通过大数据智能匹配达成交易。

毕马威评估

陕西自贸试验区积极依托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军民融合特色试点平台,搭建起了国防专利横向流通转化、国防专利解密与普通专利跟进保护有机衔接、普通专利参与军品研发生产等机制,能够有效促进军民科技成果共享共用,符合国家对陕西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定位,这一举措为全国集成性可值得复制推广的创新性政策。

猜你喜欢

专利技术军民试验区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Physicians’ perspectives on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pediatric routine care: a survey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军民融合:破题与思辨
商务部表示7个新自贸试验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
专利特有技术评估中的问题研究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我国平板式汽车氧传感器专利技术综述
耐磨钢领专利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