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致化护理在改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不良心理应激的效果

2018-09-10贾丛羽张宝霞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5期

贾丛羽 张宝霞

【摘要】目的:研究细致化护理在改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不良心理应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74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7例,常规组采用日常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细致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运动能力值以及不良心理情绪。结果: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运动能力值明显高于常规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也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義。结论: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实施细致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显著提升患者的运动能力,让其不良心理应激效果得以合理改善,从而促进病情能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细致化护理;慢阻肺急性发作;心理应激

呼吸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就是慢阻肺,患者往往表现出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在急性发作期间,患者极易出现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尤其极易出现心理不良应激反应。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抑制病情发展,从而促进病情能早日康复[1]。为分析细致化护理在改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不良心理应激的效果,本院展开相关研究,如下:

1 资料和相关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74例,采用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组,每组37例。74例患者均经过X片检查确诊为慢阻肺急性发作,符合诊断标准。实验组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25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为(53.6±4.7)岁;病程3-20年,平均病程为(17.9±3.6)年;常规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33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为(53.9±4.1)岁;病程2-19年,平均病程为(17.1±3.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可进行比较研究。

1.2 护理方式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细致化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极易产生紧张、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相关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护患关系,从而能积极配合相关医师进行治疗[2]。(2)环境护理:相关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定时开窗通风,合理调节室内温度,对相关患者及时做好相应的保暖措施,避免感冒。(3)健康宣教指导:相关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告知患者关于该项疾病的相关知识,让其能加以了解,同时将成功病例为关键点,告知患者相应的注意事项,从而促进病情康复。(4)氧疗护理:相关护理人员要想有效预防相关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对患者要合理实施氧疗,严格控制相应的氧疗浓度以及氧流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患者多鼓励安慰,告知其氧疗的实际临床效果,从而让患者能积极主动的配合相关医师进行治疗,为相应的治疗依从性提供可靠性保障[3]。

1.3 护理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运动能力值以及不良心理情绪生存质量评分与运动能力值: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以及运动能力值,生存质量评分越低、运动能力值越低,护理效果越显著[4]。

不良心理情绪: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评分越低,护理效果越显著[5]。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存质量评分、运动能力值以及不良心理情绪用(x±s)表示,t检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以及运动能力值比较

实验组采取细致护理后,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运动能力值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情况比较

实验组采取细致化护理后,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 结论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老年患者疾病就是慢阻肺,出现该项疾病的主要因素是患者自身机体长时间处于低氧或者缺氧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损害患者的肺功能,临床便表现出呼吸衰竭的症状[6]。该项疾病自身具有病程时间长、易反复的显著特点,因此相关患者入院后极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对其自身生存质量以及运动能力造成直接影响。目前临床上治疗慢阻肺的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以及通气治疗,其在一定程度上能显著提升最终的治疗效果。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同时能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7]。

细致化护理属于较为新型的护理模式,其在临床上被广泛的应用,自身具有针对性较强、科学性以及整体性较高等显著特点,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相关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过程中,首先要不断优化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素质,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确保后期护理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另外,相关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让其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8]。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采用细致化护理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运动能力值明显高于常规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也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由此可证: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实施细致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显著提升患者的运动能力,让其不良心理应激效果得以合理改善,从而促进病情能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韦红泉,黄英华,潘婉玲.细致化护理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不良心理应激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04):563-564.

[2]王瑜.细致化护理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不良心理应激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2):382-383.

[3]路雪彩.细致化护理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不良心理应激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5):228-229.

[4]张美平.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实施细致化护理的意义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6(01):125-125.

[5]黄间娣.舒适护理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6,6(08):154-156.

[6]翁敏敏.一例慢阻肺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护理体会[J].健康前沿,2016,23(07):119-119.

[7]苏婷婷,郑雅茹.老年慢Fg肺急性发作期患者应用雾化疗法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02):210-213.

[8]王烙.老年慢阻肺患者中运用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2016(14):21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