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机关系” 本末倒置

2018-09-10谢活亮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低头社交微信

【聚焦热点】

随着手机普及率的提高及其聊天、视频、游戏、购物、导航等功能的日趋强大和多样化,手机几乎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终端。它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交流提供便利的同时,手机依赖症逐渐侵入我们的生活,且愈演愈烈。

调查显示,中国人均每天使用移动互联网236.8分钟,摸手机150次,除去睡觉的8个小时,差不多6分钟就要看手机一次,有的甚至更多。“人机关系”本末倒置,满街皆是“低头族”,遍地可见“手机控”,人人都是“拇指奴”。

【作文指导】

就这则材料来看,写议论文要好一些。因为如果写记叙文,则可能只是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低头族”现象,如某人因沉迷于手机,结果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亲情淡漠、事业遭受失败等。如果写议论文,则大有内容可写,如分析“低头族”现象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等,从而使文章有深度。因此可以从以下角度构思:

1.凡事应讲求度。合理使用手机,可以为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但过度依赖,沉湎在手机的小世界里,就会让人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淡漠。

2.不应该被手机所左右。手机虽然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若不加节制,必然会给生活带来麻烦,致使人际关系疏远,甚至引发情感危机。

3.“低头族”,请抬起头来。“低头族”除了容易导致交通事故、损害身体健康外,长此以往会制造人际“沟壑”。不少人手机中的熟人、朋友成百上千,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孤家寡人”,没有一个可以倾心交流的人。

4.唤醒自制力。如果因“低头”淡漠了友情、亲情,损害了身体健康,罪魁祸首不是手机,而是我们的自制力。

【时评频道】

注重价值引导,创造良好氛围。媒体要通过公益广告、节目访谈、专家讲座、主题活动等形式,宣传科学使用手机理念,引导人们多在现实生活中挖掘兴趣爱好,多读书,多看报,多参加社区公益或爱心活动,积极运动健身,使自己的生活有规律,有意义,摒弃手机依赖症。

加强教育关怀,建设书香校园。学校要对学生科学使用手机进行教育和引导,以增强他们辨别力、自制力;倡导校园读书生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建设书香校园;多开展选修课、知识讲座、文体活动等,充实学生校园生活,挤压学生依赖手机的时间和空间。家长也要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要做好孩子的表率,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助推孩子健康成长。

倡导人人自律,追求健康生活。全社会要倡导人们加强自我约束,树立和养成正确使用手机的观念和习惯,让人支配手机,而不是人被手机绑架和奴役。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和无效无良软件的应用,让手机更好地服务学习和生活。

(摘自《环球时报》2018年3月14日)

【青年观点】

梁晓声曾说过,文明可以用四句话来表达: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文明的向前,总以痛苦、忧伤来告别昨日,人们在一次次钻研与行动中进步。曾引起人们争议的上网防沉迷系统,在经历时间的冲刷后,亮出其价值之光。纷繁的社会中,一个人,既可以是流沙中的一粒,也可以光芒闪烁如日月星辰,而无数人的汇聚,就构成了社会,构成书写历史最宏大的力量。文明以种子的力量破掣肘之壳,经由文化孕育芬芳滋养生活。愿你我在文明的台阶上,时刻警醒着自己!

(福建省龙岩二中 廖凯虹)

【多维解读】

1.社交焦虑

每天捧着手机当“低头族”,随时不忘刷新朋友圈,发了语音消息总想重听一遍……小小的手机APP,改变了无数人的社交模式,甚至生活模式,也使不少人感到某种“社交焦虑”。社交软件这么火爆,说明人们内心渴望交流、渴望受关注等情感需求没有获得充分满足。建议不要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在“低头”中,也要抬起头来,增加与身边亲人、朋友的正常沟通,切实地增进情感,以满足内心需求。

2.网络是把“双刃剑”

由于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闲暇时间被一再压缩,使得那些碎片时间弥足珍贵,甚至变成了唯一可以用来休闲或与朋友沟通的时间。这样一来,“低头”就显得理所当然甚至刻不容缓。但是,社交网络容易让人沉迷,甚至让人变得偏执,变得极端。社交网络并没有错,任何事物都是亦正亦邪的,社交网络有诸多优点,一定也有不少弊端。关键在于使用和把控它的人,如果你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所有闲暇时间和情感都交付给社交网络,必然就会失去面对面交流的能力,也会因此疏远了真心对你的朋友。

3.碎片化生活

“低头族”的形成是科技发展与人性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的时间被工作、应酬、聚会所占据,剩下的只有零散的时间。而移动终端上碎片化的信息刚好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其社交功能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愿望,也为展示自我提供了最佳的平台。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移动终端的普及是科技引领社会进步的一大体现。

【教师观点】

放下手机,专注生活

◎谢活亮

生活中,没有什么放不下,关键要看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生活不是黑白电视,应该是五彩缤纷的精彩世界,如果把自己关在那个小小的屏幕里,人生,将不再是人生!五彩的生活,应该沐浴着清晨的阳光,迈着矫捷的步子,穿过柔软的草地,快乐上学,开心上班,享受生活,感受大爱,绝不是下面的生活场景:

早晨,大街上车水马龙,热闹喧嚣,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不时掏出手机,看几眼,又塞进口袋,再看几眼,又塞进口袋,反反复复,焦虑不安。一位年轻的妈妈,左手牵着儿子的手,右手拿着手机,边走边用拇指划着屏幕,眼睛盯着屏幕一动不动,儿子边走边吃着面包,身边的汽车,疾驰而过,险象环生。一个男子,迎面走来,低着头,左手捏着一根烟,右手拿着手机,边走边抽边看。黑色的烟头,差点触到从他身边走过的一个小男孩稚嫩的脸。

滚滚车流中,一辆车占着快车道,却在那里“磨洋工”,慢吞吞地往前挪,跟在后面的急性子,喇叭狂按——原来,司机正在看手机。几个外卖小哥,开着摩托车,边打手机边快速骑行,让人捏一把汗。

傍晚黃昏,运动场上、公园绿道,不少市民,挥汗如雨,强身健体。但是,就有那么一些人,慢跑中,疾走时,塞着耳机,手持屏幕,不是昂首前行,而是低头看手机。他们是在加强体魄,还是损伤身体?突然,前面一个小孩蹲下系鞋带,后面的那位“低头族”,就撞了上去……

“走路不玩手机,玩手机不走路”,推而广之,就是“开车不玩手机,玩手机不开车”“吃饭不玩手机,玩手机不吃饭”,甚至是“上厕所不玩手机,玩手机不上厕所”。做事要专注,不要受手机干扰,真的非常必要!

为什么呢?

手机碎片化了我们的生活,碎片化了我们的人生,“手机一上手,时间全溜走”,这里看看,那里划划,什么事情都没做,无数时间就没有了。

手机替代纸质阅读,是人生最大的不幸,伤了眼睛不说,手机里的花花世界,引诱我们的手指不停地“划”,现在看等会儿忘,今天看得惊心动魄明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为什么?图文并茂精彩视频改变不了“浅阅读”这个事实!

“微信”是什么?“微”现代人一般解释为“稍微”“微微”,“微信”“微信”,就是相信一点,不必当真,笑一笑,十年少,晒一晒,真可爱!

其实在我们的老祖宗的概念里,“微”就是“没有”,“微夫人,吾谁与归?”有些“微信”就是没诚信不可信:许多伪科学,借助微信大行其道,欺骗无数善良的看客;那些晒娃晒花晒草晒美食的人儿,背后付出多少的艰辛多少的汗水你可知道?

至于手机游戏,戕害多少无知懵懂少年,借助色情、暴力、赌博,圈了多少不义之财,谁能说得清楚?

至于电信诈骗,让多少人倾家荡产跳楼自杀?

生活不是手机,手机不是生活的全部!不沉湎于手机,阳光雨露、花好月圆、良辰美景就会注入你的生活,源源不断,历久弥香!

放下手机,专注生活,生活将更美好!

猜你喜欢

低头社交微信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社交距离
抬头看书
比起社交媒体,我更在意逝去的时光
微信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低头族”克星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