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键盘乐器发展简史概述

2018-09-10李刚青岛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061

丝路艺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古钢琴管风琴琴键

李刚(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61)

一:键盘乐器概述

键盘乐器是琴键之乐器的总称,这些乐器的每个琴键都有固定的音高,因此可以演奏符合音域范围内的乐曲。琴键下常有共鸣管或其他可供共鸣的装置,演奏家在使用键盘乐器时没有直接打击乐器的弦以发出音响,而是间接通过乐器内的机械结构或电子组件来产生音响。

键盘乐器根据发音原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靠空气震动发音的管乐性键盘乐器,如管风琴和手风琴;一类是靠琴弦振动发音的弦乐性键盘乐器,如楔槌键琴,羽管键琴和钢琴。每种键盘乐器在历史的发展中各具形态,呈现不同特点,发挥各异的功能。键盘乐器的优势是宽广的音域和同时奏响多个乐音的能力,具有丰富的和声效果和管弦乐色彩,可以直接模仿或暗示性模仿其他各类乐器,甚至人声和自然界的各种声响 。劣势是音乐家无法直接控制发音器,且键盘乐器具有固定音高,演奏家无法更改它们,比如无法演奏滑音。

二:管风琴

公元8世纪以前,任何器乐被天主教教会视为“魔鬼的声音”;从公元9世纪起,管风琴允许进入教堂,只能为人声伴奏;11世纪以前,管风琴在宫廷运用广泛;15世纪中—16世纪末,文艺复兴以后,管风琴作为宗教音乐地位日益重要。管风琴的基本构造原理是由人工气流吹奏置于琴上的各根音管而发音,琴键用于控制传送或者关闭气流。

早在公元前250年,古埃及亚历山大城已建有“水力管风琴”,直到公元980年,古管风琴依旧体型巨大,声音震耳欲聋,远在几公里以外都能听见。中世纪时,人们逐渐改革研制小型管风琴,分为便携式和固定式,便携式管风琴体积很小,可随身携带,乐器只有一排音管,右手按键,左手拉风箱;固定式要固定在桌上或底座上,靠别人拉动风箱送气。由于管风琴设有众多音管,音量宏大,音色饱满,持续音气息宽广,和声效果丰富,复调表现力强,适宜营造庄重,神圣,肃穆的气氛。因此安装管风琴的教堂日渐增多。从14世纪末起,管风琴出现了二层手键盘,有的还增加了足键盘,用以增加音域和调节音量。但在15世纪以前,中世纪管风琴尚未装置供演奏者改变音色用的变音音栓,因此同一音区内的音色无法作出变化。

巴洛克时期,变音音栓加入,增加了独奏声部的音栓和较轻柔声音的音栓。17—18世纪是管风琴的黄金时代,包括主音栓或哨管音栓,混合音栓(上方泛音与基础音一起响出以增添色彩)和簧管音栓。17,18世纪,管风琴在德国进入黄金时代,成为宗教音乐的代表,宗教音乐最繁荣的时期就是管风琴的鼎盛时期,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和亨德尔是当时杰出的管风琴音乐大师。

18世纪以后,教会势力衰退,音乐世俗化,主调音乐兴起,古钢琴和近代钢琴崛起,管风琴地位下降,巴赫音乐逐渐被人淡忘。19世纪20年代以后,德国音乐家门德尔松重新挖掘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作品,并且随着电力的发明,电力控制风箱,音色多变,可以模拟各种乐器的音色。笛管发出的音色类似木管乐器,簧管发出的音色类似铜管乐器,音色变化极其丰富且层次细腻,一架管风琴堪与一支交响乐队相比,这一切符合19世纪浪漫时期人们对音响色彩的审美追求,许多浪漫主义作曲家,钢琴家创作大量优秀作品并亲自演奏。20世纪20年代,新古典主义思潮影响,人们对管风琴的演奏从模拟性转向本原性,恢复了管风琴的固有面目。

三:古钢琴

古钢琴和钢琴的构造原理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独弦琴,由公元前6世纪由毕达哥拉斯创制,长方形共鸣箱上张着一根琴弦,弦下面支有可以移动的楔形琴码,用手指甲或拨子拨弦发声,此琴专供审度音律和研究乐理之用。中世纪波斯地区出现索尔特里琴和杜西马琴,杜西马琴后来传入中国,成为扬琴。

古钢琴分为两种,一种叫楔槌键琴,一种叫羽管键琴。楔槌键琴约15世纪诞生在欧洲,16世纪与琉特琴同时盛行。楔槌键琴弦用铜丝制作,琴键方向与琴弦垂直。手指按下键后,竖于琴键另一端的木杆立刻上升,木杆上的T型铜片(楔槌)便压弦而发音,如同小提琴弓压在弦上。18世纪以前,一根弦可以发出几个音,即可以在同一根弦上使用几个铜块,产生几个不同的音,因此琴键多于琴弦(9弦35键)。1720年,改为一弦一音,甚至增加到一音二弦或一音三弦,以增加音量。楔槌键琴(特别是18世纪以前的一弦一音)的音量有限,整个力度范围仅在pp—mp之间,适宜在家庭或小客厅里作为独奏乐器弹奏。演奏技术简单,上行用三,四指,下行用二,三指。手指只要在琴键上反复加压可模仿提琴的揉弦音和人声颤音,使声音不仅可以延长而且还能继续增强,适于表现抒情性旋律。但由于音量小,功能不够,17世纪被羽管键琴所排挤。

羽管键琴又名大键琴,据说最初产生于14世纪的英国,与楔槌键琴在欧洲同时流行了一,二百年,到17世纪在德国以外的国家排挤了楔槌键琴而占主导地位。16世纪首先由葡萄牙传教士传入中国,以后又受到康熙皇帝的青睐。羽管键琴的外形与现在的三角钢琴相似(有时呈梯形平台式),高低音的琴弦长度不同,由羽管或皮质的拨子拨弦发音。从发音原理上看,索尔特里琴是羽管键琴的前身,机械装置比楔槌键琴复杂,琴弦方向与琴键方向平行。手指按下琴键,琴键内端的木杆(顶重器)立刻上跳,装在木杆顶端的拨子随即拨动琴弦而发音。羽管键琴的音量比楔槌琴键大的多,力度范围从P—f,音色明亮辉煌,声音清晰而有穿透力,但音色较硬,音值较短,长音不能保持。适宜断奏和非连奏,不适宜连奏,不宜表现歌唱性的旋律而适宜演奏华彩性,舞蹈性的乐段。17—18世纪是羽管键琴的全盛时代,由于人们不能通过手指触键而改变音量,致使演奏者与乐器关系间接,不能充分满足演奏者的主观表达欲望,于是18世纪后半叶被新兴的钢琴所取代。

四:钢琴

楔槌键琴和羽管键琴各有所长,但都无法尽如人意。18世纪初,随着欧洲大陆的迅速发展,人们寻求兼有两种古钢琴的之长而避其短的键盘乐器。钢琴原名“pianoforte”,意为“轻重琴”,弹奏者可用手指弹出轻,重音。刚刚问世的钢琴性能还不完善,音质粗糙,音量和音域未超过羽管键琴,所以与羽管键琴和楔槌键琴并存了数十年。因此,直到古典时期,许多作曲家写键盘乐曲时仍不指定用何种乐器演奏。如贝多芬青年时代的钢琴奏鸣曲《月光》,标着“为钢琴或羽管键琴而作”。

用麂皮包裹的木槌击弦是近代钢琴的标志和特点,槌击原理可追溯到中世纪的杜西马琴,其发音原理给予古钢琴制造家很大的启发。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巴尔托洛梅奥·克里斯托弗首先将这一原理用于羽管件琴,在1709年制作出第一架“有轻重音变化的古钢琴”。1750年前后,钢琴制作工艺不断更新,以德,奥国家的“维也纳式击弦机”钢琴和“英国式击弦机”钢琴为两大制作流派。1821年法国艾拉德在巴黎发明了装有弹簧的复震式击弦机。1826年英国制作师亨利·帕普创用了毛毡包裹木芯的琴槌,比原先的麂皮更富有弹性,琴弦在击弦时发出更温暖,更圆润的音色。1850年前后,德国钢琴制作师海因 里希·斯坦威移居美国,1853年在纽约创立斯坦威父子公司,融各国制琴师的成果为一身,完成现代钢琴结构的原形。

猜你喜欢

古钢琴管风琴琴键
和声在电子管风琴即兴演奏中的应用研究
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演奏技巧的对比性研究与思考
给你的信
七问管风琴
VINTAGE乐器声音的魅力
——以巴洛克时期流行的古钢琴为例
光影协奏曲
钢琴指套
黑白琴键上的爱
古钢琴与巴洛克音乐的融合及发展
键盘乐器的起源与发展( 之三)古钢琴之
——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