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教建筑艺术在度假型酒店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以青

2018-09-10魏雪东城山度假酒店室内设计为例四川成都610000

丝路艺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青城山道教建筑

魏雪东(城山度假酒店室内设计为例,四川 成都610000)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度假已成为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度假酒店作为风景名胜区人们休闲生活的重要载体,在旅游体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各类度假酒店,民宿层出不穷,但是如何对度假型酒店进行定位,如何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都是现在酒店规划设计中的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道教作为我国的本土宗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紧密联系。而道教建筑作为几千年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探寻道教文化,特别是道教建筑艺术与度假酒店室内设计的结合方式与文化融合,以打造蕴含道教文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的中国特色旅游度假酒店,谨以此为以后的旅游度假酒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概念阐述

2.1 道教历史沿革

道教为中国的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形成于东汉末年,内容极其丰富,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宗教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代也积极发展。魏晋时期,道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道教经过魏晋时期的发展,逐渐与主流社会相协调,从民间的道教走向了全国性的大教,制度和教义也日趋成熟。唐宋时期是道教进一步兴盛和发展的阶段,道教理论不断深化,道教制度不断完善。封建统治者大都采取崇教政策,利用道教巩固其统治地位,使得政教统一,道教风头正劲。明朝中叶以后,作为上层的官方道教逐渐失去它的势头,而民间的通俗道教仍然十分活跃。进入清代,由于统治者转而重视佛教,道教势力逐渐式微。

2.2 道教建筑的缘起演变

1.雏形期 在道教创立之前, 宫观建筑便已经出现。作为一种建筑形式,观的产生,是一种登高观望的行为,一开始不带有道教的色彩。后来,“观”逐渐被赋予了宗教意义,秦汉方士认为“观”可通达天庭,是能与神仙相互的场所,是修道求仙者观星望气、人神沟通的玄妙之处。

2.初成期 随着东汉时期太平道、五斗米道的出现,标志着道教的初步形成。同时,真正意义上的道教宫观——治、靖、庐等随之产生。

3.成熟期 南北朝时期道教宫观建筑正式形成并日趋成熟。随着道教的进一步发展,官方也逐渐开始设立道观,道教建筑逐渐由民间修道场演变为官办的修道祭祀场所。通过这样的发展方式,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宫观相较于之前的宫观在样式、格局、规模和功能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4.繁荣期 宫观的发展尤其以唐朝为盛,跨度为隋唐宋。由于统治者对自身统治地位的维护需要,以及对道教的大力推崇,在民间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功能齐全,格局较大的宫观。道观建筑的名称也在这个时期统一为道观或道宫。

5.完善期 金元时期,北方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全真教金元时期全真教,其建立了道士出家的制度以及十方丛林制度,为道观的发展扫清了桎梏。十方丛林制度经过隋、唐、宋时期的停滞期,到金元时期才有所突破。

6.民俗化发展 明清时期,道教开始逐步式微,统治者对于道教的态度也大有不同。主张儒学为主,佛、道为辅的政策。缘此,道教只能采取向民间、民众化发展的方式。为了争取更多的信徒,道教建筑的选址也从山林移到了市镇内或者近郊,建于山野内的宫观日渐稀少。

3.以青城山道教建筑艺术为例在其度假型酒店中的应用研究

3.1 青城山道教建筑艺术概述

中国的建筑体系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积累了几千年的历史经验所造就的。其中,四川的建筑就是中国的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城山的道观与民居建筑结构类似,主殿用两柱作为支撑,为了供奉神明使大殿开敞大气,故舍弃隔断式墙壁,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间。道教宫观的建筑是以传统木结构为骨架,墙以砖夹泥而非民居所用的竹夹泥的行使砌成,用青瓦做屋顶。屋内的隔扇不作为承重墙使用,只作为普通的隔墙,青城山的道观建筑多以歇山重叠式为主,采用坡屋顶的做法,加大出挑的屋檐,使整个屋顶看起来轻巧灵活,线条平缓柔和。

3.2 道教建筑艺术在度假酒店室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3.2.1 项目背景

青城山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道教全真教圣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成都十景之一。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郁,被誉为“天下第一幽”。

3.2.2 概念策划

3.2.2.1 设计理念

主题——居楠卧溪林泉致,游巷行壑乐达生。即在青城山的自然文化本底上融合传统山居理念和现代生活方式。同时,结合山林休闲体验与青城山养生理念,在室内设计中提取青城山的建筑艺术特点加以运用。

3.2.3 青城山道教建筑艺术在青城山度假酒店空间中的具体运用

3.2.3.1 酒店建筑风格

青城山从南度假酒店以独栋散落的形式坐落在山间,具有山地建筑以及四川民居的典型特点。同时,在建筑外观上,酒店吸收了青城山道教建筑的典型颜色运用,以褐色与白色作为建筑外立面及内部结构的主要配色,与青城山的整体建筑风格融为一体,也与山林水色相互交融,十分和谐。

3.2.3.2 具体空间设计

酒店的入口设置在酒店的最上面,整体布局由山腰沿河谷缓慢向下延伸。在入口的位置设置艺术画廊以及管家房,作为酒店的接待和缓客区。在道教建筑着重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这些环境对整个酒店的入口位置以及廊道等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度假酒店,与周围环境的结合是息息相关的。入口处艺廊和管家房的空间界面,均采用一种通透的虚的界面,使人的心理感受能够融入到整个酒店之中,减少了使人产生的压迫感。

其次是对于材料的选择,材料的选择主要是要表现出材料质感的真实性和与场地结合的融入性。多选用一些具有自然属性的材料,如具有自然粗糙质感的块石片、天然石材、木材等。引入自然元素的绿化、水体等,使室内空间与外部环境相互协调,相互衬托,如同青城山道教建筑所强调的与自然交流,与自然交融。这样,不仅增加了酒店的亲和力,也可以起到柔化空间界面的功能。在设计度假酒店时,要增强其空间的渗透性,纵观全面的考虑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因素,使室内空间与外部环境相融合。

在酒店客房的室内空间设计中,主要通过提取青城山道教建筑艺术中的主要色彩搭配来进行室内空间的营造。同时将其建筑一书中的典型元素进行提取抽象再创造,使得使用酒店客房的旅客能够在房间中体会到在地性以及青城山道教建筑艺术的另一种形式的延续。

4.总结

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旅游度假酒店成为了人们旅游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消费项目。旅游中的人们在过程中都想体会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而这种新的消费体验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在旅游度假酒店的消费中获得的。道教文化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建筑艺术作为道教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面对其单一发展的模式,在传播方面的问题也需要被解决。而青城山作为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四川的著名风景名胜区。故此将青城山的道教建筑艺术与度假酒店空间进行结合成为了目前来说提高当地旅游度假酒店的一个切入点。将中国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以及其中的道教建筑艺术与现代紧密结合,满足了人们对度假酒店的审美和精神需求。

猜你喜欢

青城山道教建筑
世界文化遗产
——青城山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白描画《青城山下摸鱼哥》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西夏道教补议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双调水仙子游青城山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近现代温州道教的组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