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背水之战
——孟加拉国多库公路改建工程纪实》谈管理

2018-09-10陈燕卢宇

新阅读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孟加拉国纪实公路工程

文/陈燕 卢宇

近期,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广西作家赵挹云创作的《背水之战——孟加拉国多库公路改建工程纪实》一书,该书讲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广西公路建设队克服重重困难承建孟加拉国多库公路的故事。

多库公路全程长145公里,从孟加拉国的一个城市库什蒂亚沿恒河向南延伸到另一个城市多罗迪亚,它是孟加拉国西部交通的大动脉。由于种种原因,工程进行得异常艰难:自1989年10月始,工期原定30个月(即1992年10月)完工,可是时至1993年7月,在历时45个月的施工后,所完成的工程总量不到全部的42%,三次易帅,工程进度仍没有起色,资金大量亏损,还险些酿出外交纠纷。在此危机时刻,只能再次易帅——时任南宁市副市长陈听正走马上任。

这是一个典型的国际工程承包转败为胜的案例,它被搬入大学开设的选修课程,其中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给学生以启迪:同样的一条路,为什么前期亏损,举步维艰,而后期却扭亏为盈呢?

陈听正,1967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城市道路及公路桥梁专业,毕业后在广西公路建设第一线工作二十余年。丰富的工作经历使他既具备现场施工经验,又有组织管理能力,正是他将多年的施工经验和高效的组织管理能力用于孟加拉国多库公路工程之中,才使此总工程的后期工程盈利达2000万美元,原本合同延长期的竣工时间是1995年3月,由他带领的团队在1994年7月31日全部提前完工,而且工程质量得到了国际顾问处的全面认可,并被作为孟加拉国国际招标公路项目的样板路。此项工程为我国在东南亚建筑市场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为后续国内建筑公司进军东南亚建筑市场铺平了道路,并加深了中孟两国人民间的深厚情谊。

纵观陈听正在孟加拉国多库公路工程前、中、后期所做的事情中,剥茧抽丝,从管理角度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借鉴。

一、掌控全盘。在接任孟加拉国多库公路工程总经理前,陈听正参与政府组织的高级工作组对多库公路工程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他认真听取国内外各方意见,调研各标段的工程进展情况,仔细观察路况和设备状况,了解工程人员所思所想,并深入思考问题所在。基本情况了然于胸后,他认为要完成此工程有两个先决条件,即必须解决前期资金的投入和配备一支思想、技术精湛的人员组成新的领导班子。

二、抓重点。陈听正刚带队进驻工地时,就对前期工程资金进行了盘点,把家底摸了个一清二楚,知道前期能用资金所剩无几,连基本的备料款都难以支付。于是他想方设法与国内上级主管单位协调筹款与贷款事宜,在无法立即满足到款的情况下,他不仅带头借款给工程,还积极组织其他自救的方式,如积极回收工程款;为调整P值,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收集、整理、分析、汇总的数据成千上万,同时,他与孟加拉国的公路局局长多次会面、深入洽谈、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致。正是陈听正抓住这些个关键所在,使整个团队紧紧围绕前期资金投入、中期资金回款、工程索赔和后期核算这些环节做了大量而有效的协调攻关工作,才使工程朝着预期目标一步步进行。

三、抓难点。多库公路在施工中的最大困难除资金外就是备足石料,没有石材,道路无法向前延伸。而孟加拉国这个冲积平原上的国家,最紧缺的就是石头。陈听正将这个表面看似简单而实质异常困难的工作列入重点,围绕找石、护石,他和他的团队倾注了大量精力,历经千辛万苦,其间发生的每一个小故事都可歌可泣、感人至深。

以上只是《背水之战——孟加拉国多库公路改建工程纪实》众多管理经验中的点睛之处。

本书作者用纪实的手法,把“一带一路”这一壮丽交响乐前奏曲中一个小小的却又铿锵的音符演奏得准确而层次丰富。本书在封面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主体思想,封面为红色背景下以大风大浪为主体,显示了工程建设中的艰难,同时也体现了以陈听正为首的筑路团队不畏限阻、迎难而上、勇于拼搏的必胜信念。

猜你喜欢

孟加拉国纪实公路工程
公路工程创新管理思路探索
孟加拉国疫情中受饥的马
Hungry horses amid pandemic in Bangladesh 孟加拉国疫情中受饥的马
莫迪访问孟加拉国
公路工程CBR试验检测探讨
砚边纪实
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
白俄罗斯将向孟加拉国供应45 万吨钾肥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混乱实验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