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市中心城区绿地空间格局优化策略研究*

2018-09-10李晓曼谷康

广东园林 2018年4期
关键词:城市绿地扬州市廊道

李晓曼 谷康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人类对聚居环境的营造伴随着城市发展的形成、过程及演变,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1]。如何发挥城市绿地的功能与效益,提高城市绿地系统对环境的改善作用[2],已成为城市迫切的需求。因此,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体系,是顺应生态文明理念,应对城市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3]。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通过景观廊道为线串联绿地节点,构成一个自然、多样的绿色生态网络,高效、动态的景观结构体系,强调完善的结构和自然的过程[4]。基于广义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空间构成,将城市绿地空间系统划分为连接系统、渗透系统和密度系统三个子系统[5]。这三个系统在空间上表现为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及与周边地区乃至城市整体在结构、形态、格局上的连通、耦合与渗透;在功能上表现为其在自然生态过程当中的要素关联,以及与之所处基质环境间的相互影响。

文章针对扬州市中心城区绿地空间格局问题,将绿地系统规划融入景观生态学思想,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网络系统,以连接度构建城乡一体化,实现绿地与城市空间发展的有机结合,引导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优化布局;以渗透度指导中心城区绿地的生态效益发挥;以密度衡量绿地在城市整体空间中的布局关系,引导城市建设绿地服务功能的发挥。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扬州市位于江苏中部,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地形总体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6]。本文研究范围为扬州市中心城区,现总面积约 640 km2,包括邗江区、广陵区、开发区、江都区4 个行政分区。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包括2015年的扬州市地形图、扬州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扬州市中心城区现状绿地图、Google earth地图以及现场实地调研勘测。

2 空间格局现状分析

2.1 空间格局现状分析方法

将绿地生态网络评价指数引入到绿地空间格局评价指标体系中,提炼连接度、渗透度与密度三个量化指标[7],借助于ArcGIS、Fragstats等技术手段,对扬州市中心城区绿地空间现状进行科学的量化分析及评价。

2.2 现有中心城区绿地空间格局存在的问题

分析扬州市2015年的连接度指数数据发现,中心城区内整体绿地连接度较高,中心城区绿地已由最初的蜀冈–瘦西湖片区、老城区集中分布,发展到初步形成点–线–面的网络化绿地空间布局,邗江区及开发区的连接度提高,南部及东部片区仍存在连接度低、破碎化的现象,老城区内由于道路分割,破碎化问题较为严重。

分析渗透度指数数据发现,中心城区内整体绿地渗透度较差,绿地形状较为规则,边缘效应水平总体不高,道路附属绿地的渗透优势相对较高,可考虑利用道路附属绿地实现与其他类型绿地的景观与功能连通。

分析密度指数数据发现,邗江区北部、广陵区、开发区北部与江都区西部绿地类型丰富,斑块密度较高,市民便于到达,而南部及东部区域绿地资源较少,社区公园、街头绿地、附属绿地等类型较少分布,绿地斑块分布稀疏,整体绿地空间布局不均衡,可达性差,影响了绿地网络在城市空间中的可达性与综合效益的发挥。

3 绿地生态网络优化策略

3.1 基于连接度规划的空间技术策略

以破碎化、聚散性、邻近度、连通性评价指标作为技术指导[8],明确扬州市中心城区绿地空间存在破碎化高、连通性低、布局分散的问题,从结构与功能两个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维持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连续性,以此引导优化扬州市绿地空间格局(图1)。

3.1.1 结构策略

1)连接度较高区域:邗江区公园、生产、其他附属绿地在景观连接度较高的基础上继续优化,例如瘦西湖公园与蜀冈西峰公园可通过维扬广场连通,提高蜀冈–瘦西湖风景区的整体连接度。

2)连接度较低区域:加强京杭大运河沿线、古运河沿线、壁虎河与凤凰河与太平河–廖家沟沿线、高水河与金湾河–芒稻河沿线、新通扬运河沿线的滨水绿廊连通,形成扬州市中心城区最基本的滨水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结构骨架;保障中心城区南部区域东西连通;依托现有的道路绿化廊道、滨水生态廊道,积极引导北部绿地向南部的延伸,打破南部分布不均、连接度水平较低现状。

3.1.2 功能策略

网络连接度随着斑块间距离增大而降低,基于最小费用模型原理,寻求网络连接度和物种扩散的最佳路径。一方面,基于最小耗费距离模型,计算生境斑块之间的潜在连接空间,绘制最小连接路径,以此作为引导建立生态廊道[9~10]。

1)确定最小连接路径

包括生态源辨识—景观阻力评价、消费面制作—潜在生态网络构建3个步骤。

图1 基于连接度的中心城区绿地空间技术策略图

表1 扬州市中心城区生态源

表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阻力值

选取扬州市中心城区面积较大、生态效益较好的18个绿地斑块作为生态源(表1,图2)。然后根据扬州市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现状,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以生境适宜性越高赋值越高、景观阻力越高赋值越高为原则[10~11],确定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阻力大小(表2),并在ArcGIS中制作消费面,再基于最小路径确定扬州市中心城区潜在生态廊道(图3)。其中景观阻力是指景观元素在空间的分布将决定景观对物质、能量的流动以及干扰和扩散的阻力[12]。

2)生态廊道规划

结合水网、路网、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现状资源,形成5类特色生态廊道,以突出生态连通与景观渗透:以润扬路道路绿化廊道、古运河与长江交接处–润扬森林公园–扬子津生态公园–九龙湖公园–沪陕高速防护绿地、沪陕高速防护廊道、新万福路–新都路道路绿化廊道、明月湖公园–蜀冈瘦西湖风景区–竹西公园–竹

西公园–茱萸湾公园形成的绿色外环,东西向以明月湖公园–荷花池公园–曲江公园–江都生态中心和沪陕高速防护廊道贯穿,南北向以古运河、廖家沟、芒稻河滨水廊道连通,形成纵横交错的廊道网络基础(图4)。以廊道网络串联生态源及公园、街头绿地等其他景观节点,形成扬州市中心城区绿地生态网络。

3.2 基于渗透度的中心城区绿地空间格局规划策略

以边缘指标与形状评价指标作为技术指导,明确景观镶嵌格局较差、形状规则、生态效益较低的区域,从结构与功能两个角度出发,以实现景观镶嵌与功能渗透(图5)。

3.2.1 结构策略

1)景观水平

考虑景观延伸与绿地的有机生长相结合,实现整体网络空间的结构渗透。景观延伸体现在现有景观镶嵌格局的保护与完善,以及依托绿地本体的缓冲防护两个方面;城市绿地的有机生长表现为绿地的边界拓展与面积增加。

2)类型水平和斑块水平

一是优化绿地与周边空间的景观镶嵌格局。在发展基质较好的水域边缘,如古运河、京杭大运河等河流周边考虑绿地与水体的景观格局优化,形成弹性边界提高绿地生态网络的渗透度,促进各种效益的发挥。

二是在人为干扰严重的城市建设区域周边,加强防护绿化。如西北、西南工业区的防护隔离带,调整为稍微规整的生态边界,以降低工业园区对绿地的不良渗透;增加南绕城公路防护林、宁启铁路防护林等道路防护林带,形成绿地缓冲以减少公路、铁路对周边环境的破坏。

三是优化空间边界。人工化的规整边界不利于功能渗透,自然边界则更有利于各种效应的发挥。在城市发展支离破碎的老城内部区域,通过绿地面积拓宽、增加边界长度或改变边界形状的方式优化绿地边界。优化水域周边的绿地边界,使之与水相融,如一些风景名胜区等绿地的生态边界优化,以此提升核心斑块向缓冲区的景观蔓延与生态效益渗透。

图2 扬州市中心城区生态源分布图

图3 扬州市中心城区潜在生态廊道

图4 扬州市中心城区生态廊道规划图

3.2.2 功能策略

划定生境斑块由内向外的三个功能空间—核心区、缓冲区和过渡区,加强扬州市中心城区内核心区域的生境保护,促进与周边用地的功能渗透。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将中心城区的绿地斑块以≥ 10 000 m2、1 000~10 000 m2、<1 000 m2三个层次划分为大型斑块、中型斑块、小型斑块三种类型①因考虑公园、生产、防护、附属、其他绿地均需渗透优化,故不分开考量。(图6),确定斑块、廊道为网络核心区域,其中面积在100 m2以下的斑块或宽度在5 m以下的廊道作为缓冲区考虑;

2)根据不同斑块的面积大小,分别确定缓冲区、影响区距离[13](表3);

3)在ArcGIS中对大中小型斑块3个等级进行缓冲分析,为周边绿地建设提供方向引导(图7)。

以扬州中心城区内的江、河、湖、交通干线的防护林为骨架,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村庄绿化、集镇绿化为节点,以农田防护林为连线,构建绿地生态网络,并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影响区三部分进行保护和建设。

1)网络本体—核心区:规划大型斑块、廊道作为生态系统保存最好的区域,禁止一切人类干扰活动。保持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严禁从事城市建设活动,禁止砍伐捕猎、毁林开荒、开山采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划定利于珍稀物种生存繁衍的区域为自然保护区。根据景观基质、生境结构、物种习性确定生态斑块的面积及生态廊道宽度,以保证生境边缘被破坏时核心生态区域免受影响,维持生态过程的顺利进行。

图5 基于渗透度的中心城区绿地空间技术策略图

图6 扬州市中心城区大型、中型、小型斑块提取图

表3 斑块、廊道缓冲赋值及宽度设置

2)网络边缘区—缓冲区:以保护核心区,衔接自然与人工建设为目的。一般情况下,缓冲区内不允许城市活动的建设与开发,适当批准引种驯化、培植育种、科学实验、考察学习等干扰较小的参与式自然活动。加强网络周边的绿地防护建设,以防护绿地缓冲不同空间之间的矛盾,加强其绿地生态效益向建设用地的生态功能渗透。开发利用有限度,生态建设以资源保护和景观恢复为目的,保护核心区免受人为干扰,定能增加外来物种数量。

3)网络影响区—影响区:通过有限度的景观游憩开发,适当规划人类活动,创造诸如郊游、观赏等娱乐设施条件,以半自然空间衔接自然与人工空间,提升功能效益,使影响区成为核心区、缓冲区的外围保障,自然保护区与其他地区交流的纽带。

3.3 基于密度的中心城区绿地空间格局规划策略

以密度形状指标和绿地可达性分析作为技术指导,明确绿地分布不均衡、可达性差的区域,从结构与功能两个角度出发进行规划,以实现中心城区绿地空间及服务效能的综合发挥(图8)。

3.3.1 结构策略

1)适宜性绿色廊道

图7 扬州市中心城区绿地网络(核心区-缓冲区-影响区)分布图

图8 基于网络密度的中心城区绿地空间技术策略图

建设适宜性绿色廊道,实现中心城区内由东到西、由南到北的生态连通。在328国道以南片区,以现有生态基础较好的沪陕高速公路防护绿带为核心,保障中心城区南部区域绿色廊道东西连通,积极引导北部绿地向南部延伸。增加扬州市滨水绿地空间及带状道路空间,在原有带状绿地的基础上增加绿地宽度,在廊道密度较低的区域建设城市绿道,结合绿道开展各项生态活动体验,强化中心城区绿地与土地的空间耦合程度,促使绿地效益的综合发挥。

2)补充性节点

严格划定城市生态敏感区域,规划生态控制线,保护自然生态斑块;同时将中心城区范围内部分规模较大、使用率较高的现状公园划定为永久性绿地,实施严格管控并立法保护。将生态控制区和永久性绿地作为中心城区绿地空间格局的重要保护性绿地节点,保障生态安全的开敞空间结构,界定其发展边界(图9)。

3)均衡型网络

扬州市区域级、市级公园依赖本地自然生态资源,分布较为集中,规模较大,各区分配相对不均衡;而社区级公园多为人工性生态空间,呈现较多的道路绿化、小型街头绿地以及社区游园等形式,分布相对均衡。各区可以依据建设区域人口密度进行绿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在满足该区居民使用需求的基础上继续规划建设绿地,提高城市绿地率与人均绿地面积。

3.3.2 功能策略

在扬州市中心城区内有限的绿地空间资源和土地集约条件的限制下,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建设密度及人口分布密度进行适宜的绿地布局,如人口密度较小的工业开发区也不要求实现绿地辐射范围的全覆盖。从绿地的服务价值来看,公园绿地最能体现城市绿地的发展水平,故笔者重点对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密度空间格局进行优化分析。

1)辐射覆盖

依据绿地辐射全覆盖的原则及目标,按照“居民出家门500 m就可以进入公共绿地,走1 000~2 000 m就有一个大型绿地”[13~14]的绿地服务半径要求与配置目标,形成合理的覆盖型绿地网络。根据扬州市空间结构特征与中心城区绿地现状的客观实际,在现状绿地的基础上增建芒稻河公园、三湾公园、老通扬运河公园3个市级公园与南部片区公园、舜天公园、江平公园、杭集公园、汊河公园5个区级公园,增加南部、东部和东南部片区的综合公园服务覆盖率;配合居住用地增加街旁绿地、社区公园、小游园等,合理布局,提高绿地的辐射范围。根据不同区域的用地建设密度及人口分布密度进行适宜的绿地布局,力求做到不同大小绿地的均衡分布,实现中心城区大范围的绿地辐射覆盖(图10),使得绿地空间格局的综合效益更大程度地惠及市民。

2)便捷可达

为实现步行5 min便可到达的500 m2绿地的实际使用需求,重点从市民游憩需求的角度出发,均衡布局城市内各级公园绿地,填补城市中公园服务未覆盖的区域,使城市居民能够公平地享受城市游憩资源。基于城市整体绿地空间格局的考虑,对上文公园绿地的优化结果进行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与现状公园绿地可达性比较,规划后公园绿地可达性将大大提高,平均30 min内步行可达的绿地面积增加了近2倍,居民能够充分享受绿地的服务功能(图11~12)。

3.4 扬州中心城区绿地生态网络优化

图9 扬州市中心城区保护性绿地节点图

图10 扬州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规划辐射范围图

从连接度、渗透度、密度三个方面对扬州市中心城区绿地生态网络进行优化,并且运用景观结构与景观功能的关联性,以结构影响功能过程、功能评价优化结构。以此弥补传统规划绿化先行、效益滞后的弊端,从而实现城市绿地的结构优化与功能优化并行,以应对城市绿地动态性发展。综合进行扬州市绿地生态网络的科学规划,从而打造自然生态、和谐宜居、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生态园林城市(图13)。

4 总结与思考

面对扬州市中心城区的绿地格局破碎、生态效益低下的问题,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绿地生态网络系统为基础,通过预留空间用地、增加绿色空间手段,建立绿地空间的连接;注重绿地自身向周边区域的功能渗透,提升绿色空间的生态效益及其他效益;均衡中心城区内绿地分布密度,在有限的绿地资源下强化绿地在整体城市空间中的影响效应,提高绿地可达性。以空间结构调整、格局指标确定的结构性研究为前提引导生态效益优化,实现可持续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下,城市绿地空间格局与绿地生态网络的关联研究,达到结构优化与功能渗透的策略途径。契合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求绿地生态网络引导下的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发展战略,致力于实现城市绿地空间格局的优化研究,以求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

图11 扬州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图

图12 扬州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优化图

图13 扬州市中心城区绿地优化规划图

注:本文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城市绿地扬州市廊道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扬州市直击一线精准执法 媒体直播显成效
扬州市深化危化领域精准执法
基于长时序Landsat数据的城市绿地定量遥感监测研究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基于LID的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特征分析及措施设计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国外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研究进展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发展城市绿地 提高城市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