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问题研究

2018-09-10解诚诚

丝路艺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京津冀文化发展

解诚诚

摘 要:当前,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国家战略、协同发展思想的指引下,京津冀三地携手,以“首都经济圈”为轴心,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先行、扎实推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科学持续,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高唱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歌剧”。

关键词:京津冀;文化;发展

京津冀地缘相连、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发展前景广阔,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京津冀地区文化的融合发展,文化也已经成为带动京津冀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工作是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我们要大力推动文化在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协同发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条件。其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和加强文化产业协同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也是三地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和产业选择。乘借一体化的“东风”,着眼于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河北文化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面对如此机遇,河北应充分立足于本土实际和区域定位,发挥比较优势,积极争取、不断完善、进一步细化落实文化协同发展的有关政策支持措施,做好文化产业的接续和共建;同时,在京津两极的辐射带动下,主动作为争取有效合作,谋求文化产业向河北延伸,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培育增长新动力。

一、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概况及发展不均衡的表现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三地的共同愿望。目前,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态势已初见雏形,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几年步履蹒跚的事实告诉我们,实现文化协同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能够轻易成功的。京津冀作为一个协同体,三地之间的发展存在着地位不完全对等、经济发展落差大、产业分布不均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三地文化产业发展各有特色,河北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凭借各有的资源条件,形成了各自的发展体系。北京文化积淀厚重、资源充沛,文化生产要素富集,一直以来都是京津冀地区甚至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不仅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旅游业等传统领域优势显著,新媒体、数字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亦十分发达。“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其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越发突出,在拉动北京经济增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据2016年11月发布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白皮书(2016)》显示,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1697.7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179.3亿元,年均增长13.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12.0%提高到2015年的13.8%,居于全国首位。此外,在文化消费、对外文化贸易、文化企业竞争力等多项指标方面,北京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期间发布的“2016中国文化产业指数”中,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综合指数排名位列全国第一。

天津地处京津冀城市群的交汇点和环渤海中心位置,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海运、航运等条件便捷,是北方经贸往来和对外开放的腹地。同时,天津市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出版发行、文化会展业等产业也优势明显。产业发展主要涉及设计创意、印装产业、发行展示、工艺美术品创制、艺术品交易等领域。近年来,天津文化产业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状态,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据统计,2012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72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3.6%;2014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712亿元,占全市GDP的4.5%;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780多亿元。从近几年中国文化产业指数排名看,天津文化产业综合指数基本位列全国前十。

河北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的大省,拥有独特的燕赵文化资源;地缘上环绕京津,交通发达,消费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充裕,是文化资源开发条件较好、文化產业投资成本较低的地区。产业发展较为集中在印刷出版、文化旅游、文化用品生产复制和销售等领域。从行业分布来看,河北产业结构欠合理,传统文化制造产业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0%以上,占比偏高;新兴产业乏力,占比不足30%;文化服务等主导产业贡献率偏低,不足15%;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发展滞后,占比不到5%。近年来,河北文化产业发展总体保持增长势头,“十二五”时期河北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0%。据有关数据,2012年按国家新统计口径计算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729亿元,同比增长35.6%,占GDP比重2.74%;2014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120亿,同比增长20%左右,占GDP比重3.8%;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22%,比2010年提高了1.21个百分点。相比2004-2009年间年均增速来说虽有所放缓,总体来讲增速不慢,可是与先进省份相比河北文化产业GDP占比仍然偏低,与京津地区相比更存在很大差距。

综上,京津冀三地从各自的发展水平来说均保持着持续平稳增长态势,在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差异化的文化产业,拥有各自的文化资源和优势领域,这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产业互补、协作、配套式的对接和分工提供了理性支撑。从横向对比来看,京津冀虽然地域相连,文脉相通,但区域综合发展程度、水平并不均衡,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梯度差距。文化产业结构水平从高到低表现为北京→天津→河北,河北成为京津冀发展中的一块短板,文化产业发展还主要停留在倚靠资源要素推动的阶段,对经济的整体贡献率也最低,这为推动一体化进程实行产业转移和实现京津向河北的延伸带动提供了可行的现实基础。

(二)京津辐射作用不突出,协同发展行动稍显滞缓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等指导性政策文件印发实施,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一盘棋”顶层设计基本成形,京津冀协同发展逐步深入。自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近三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交通、工业、环保等行业早已行动起来,做了大量的调研和实际工作,有些行业甚至已开始享受到京津冀一体化所带来的红利。相比之下,文化产业协同发展领域目前还尚未形成一个共建、协同的整体发展格局,辐射带动和协同共进的效应不明显,还缺乏系统的政策设计以及广泛深入的交流和实践,可实质性操作阶段还需要不断地探索路径。主要表现为:

一是在制度政策设计层面,尚未形成系统的合作制度和机制。2014年8月,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共同签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明确了三地融合发展的领域、方向和思路。2015年4月,来自三省市的六十多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代表签署了《京津冀文创园区协同发展备忘录》,三地文化协同开始由政府引导走向企业参与;2015年10月,京津冀十一地共建“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各方约定在公共文化资源、活动、服务、管理机制等方面共建共享。随着三地合作的逐渐开展,区域文化协同发展的思路已经逐渐具备。但是当前的交流还主要停留在公益演出、展演、图书馆公共资源的共建共享、项目推介博览以及交界处的观光旅游等领域,合作方式仍显单薄,有影响力、根植性的文化产业合作項目亦不多,协作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和突破,实质性的深度合作和系统性融合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亟待三地共同发掘谋划、细化,政策支撑体系还需不断完善。

二是在产业结构上,三地各有特色和优势但不够协调,区域协同发展形成合力效果不明显。京津冀一体化是战略也是过程,三个区域包括经济协同、生产力布局调整都需要时间。长期以来,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各自为战,“一体化”、“一盘棋”概念缺位,协同意识淡薄。三地以各自行政区划为范围,致力于深耕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着力构筑自身较为完备的文化产业体系。这导致了区域内文化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统筹、整合、配置,同时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产业同构和同质化竞争。此外,从一体化视角看,区域内文化产业的行业集中度不高,分布松散,缺乏大型龙头企业之间的联合和互补,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整体实力不突出,区域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条还有待不断地捋顺和接续。

三是从市场角度看,资金、技术、人才、信息、项目等要素的流通受到京津虹吸效应影响,河北不仅未能获取京津两极辐射带来的好处,而是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自1986年“环渤海经济区”提出以来,近30年来京津冀一体化的各种规划和设想不下十几个,但大都停留在概念上,无一落到实处,不可不说这与现实的行政等级管理体制脱离不开。行政层级的级别决定了资源配置能力的高低,城市的政治地位对于各资源要素的吸附能力有差异。较长三角、珠三角不同,除了三地各自的发展战略和其他自然、历史因素外,京津冀发展不均衡主要还在于区域内行政层级差距过大,造成资源集聚和发展上的数量级差距。多年来,这种吸附效应从未扭转过,河北无论在资源配置、行政协调上都属于从属地位。而现实也是无论从经济水平还是文化发展水平来说,京津都远远领先于河北。

(三)河北文化产业承接的集群化趋势不够明显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三地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则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基于此,2016年6月颁布的《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中提出三地将共同构建“一个中心、五区五带五链、若干特色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从分工定位上看,河北围绕打造“三区一基地”四个战略功能区,在产业转移中承接的主要为一般制造业。目前,协作发展的区域分布主要是京保石发展轴、京唐秦发展轴、京张等地带,而河北涉及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承接也多在生产制造环节以及出版印刷等领域,新兴产业方面不明显,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链的向上延伸乏力,也没有形成与之配套的产业群。同时,河北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不多,区域内企业间自主合作还较为松散,一些龙头企业对于河北的产业转移和深入合作效应尚不突出;一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税收等优惠条件吸引聚集,多数企业是政府投资开办和政策引导促成,短期内这种集聚不是以市场内在机制和产业的关联为基础,还缺乏较好的根植性。另外,一些传统产业与工艺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如曲阳石雕、衡水内画、唐山陶瓷、武强乐器等,虽然具有浓厚的河北特色与传统技术优势,具有强烈的根植性,但近年来在市场拓展、技术进步、产品更新等方面还缺乏动力。

二、京津冀三地应在文化产业多行业多领域建立长远的合作机制

文化产业是河北大力推进的重点战略产业,在主动承接京津文化产业转移中,我们要充分依据河北发展现状,与京津以及一些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结构进行比较,以产业结构优化为基本目标和出发点,以提质增效为中心,做到承接与融入并重、协同与互补结合,着力提升自身的特色优势和吸引力。

(一)建立完善三地都能接受的长效紧密的合作机制

为了更好地促进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应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步伐的不断迈进,充分发挥“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建立完善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一是进一步加强政府间的合作与引导,建立组织领导机制。以《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为中心和指导,联合制定三地文化产业合作的推行方案,成立由三方文化部门负责人任组长的合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日常工作办公室制度以及部门衔接落实制度等协调机制,形成三方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建立工作长效机制。在每期的联席会议上,三家成员集中面对面研究部署文化产业合作事宜,按期形成会议纪要,及时指导工作落实,对合作事项进行项目化管理,逐项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落实措施,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将三地文化合作纳入政府工作绩效管理,科学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标准,并按照量化考核的要求,进行考评。

三是开展多层次、多渠道沟通磋商,不断创新与完善合作机制。三地要以开展项目合作为抓手,继续发挥各类发展联盟、演艺联盟以及区域内相关展会、博览会等平台的建设性作用,统筹三地文化资源,开展交流活动,协调推动合作项目实施;应重点推动大型国有文化企业跨区域、跨领域、跨所有制进行产业上的合并重组和转型升级;支持三地民间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联合举办专项投资、贸易、文化交流活动;可利用信息化服务模式,共同建设京津冀文化产业信息网和协同发展论坛,提升三地文化产业合力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打造信息交流和项目合作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合作利益分享机制,研究设立京津冀文化产业合作基金等。

(二)加快制定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规划

科学规划是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前提。尽管三地越来越注重区域内文化的交流和联动,但在中长期发展上三地共同意义上的明确的战略决策依然缺位。目前,从北京、天津、河北各自的“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上看,河北在协同发展上具有较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三地协同发展领域仍然缺少衔接和贯通,从而影响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统筹设计,不断完善制度框架的构筑,尽快制定关于推动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工作规划以及相关的合作协议,统筹设计区域文化产业的利益分配格局和空间规划布局,明确三地各自的发展重点、特色和方向,以及三地之间文化协同发展的重点区域和领域;在规划中分阶段、分行业细化协同发展的具体措施,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更好地引导三地行业协会、文化企业发展,同时对已形成的合作框架协议进行科学、系统的补充或修正,如已签署的《京津冀三地文化人才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京津冀动漫游戏产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框架协议》、《京津冀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合作框架协议》等。此外,针对三地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现实差距,也期望北京和天津能向河北多提供些支持和政策上的倾斜,尽可能缩小三地的差距,为河北提升承接能力以及未来更长远的发展做好政策上的准备。

(三)联合建设合作示范园区,打造成功范例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大力推动各类产业园区建设也成为当前三地都在实施的发展策略,三地也根据各自的产业优势和地域特色开展相关的集聚化发展。但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方,河北能否顺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跨越式发展是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从理论上说,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即若按梯度推移理论来指导区域经济开发,必然阻碍低梯度区域的开发建设,使之陷入技术的“滞后循环”,永远赶不上发达区域。从该视角看,即使京津冀区域整体获取了一定发展,三地的产业结构配比也难有质变,河北也很难缩短与京津地区的巨大差距。由此,应不断探索新的合作路径,建议结合三地的需求选择一批合适的地区,如唐山、秦皇岛、廊坊等已有合作基础的联盟城市,建立一批文化产业转移试点和示范园区,对于传统、现代、新兴文化产业等跨领域和产业链不同层次之间尝试性地进行合理化调配优化,运用互补式发展、强强联合、产业链联动等多种途径实现产业链延伸,促进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打造合作发展的成功范例。特别是探索创新三个区域内区市之间的合作方式,在省市级文化厅局合作统筹的基础上,双方依托各自优势和地方特色资源,推动重点领域的合作交流和形式多样的文化合作,使三地文化协同发展得到不断深化。

(四)推动三地文化产业市场要素合理流通,实现文化产业互利共赢

应加快破除“条块分割”式行政管理模式,建立高效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创意、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合理流通。打破市场壁垒,消除企业和产业流动的制度和政策障碍,关键需要三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三地应着力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文化要素市场,在财税统筹、金融扶持、技术推广、信息共享及人才配置等政策方面推动文化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比如政府采购项目相互开放、文化市场综合管理和执法联防协作、共同评估知识产权、共同培育文化品牌、共同委约创作文艺作品、联合搭建演艺资讯平台、组建文化企业联盟等等,三地共同搭建人才、技术、资本、政策等公共服务平台,特别是要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一体化,促进人才的流动和在三地间的合理配置。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主导作用,加强三地在各领域的合作对接和文化产业资源互通,创造机会多为产业主体牵线搭桥,组织各地的文化企业举办项目对接洽谈会,进行项目推介与合作洽谈。此外,还应注重促进三个地区文化消费市场的融合、统一。由于京津冀三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落差,三地的文化消费指数亦存在一定的距离,但从京津冀区域整体来看还是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的,因此三地企业特别是行业领军企业在开发文化市场时应多站位于区域一体化的视角去考量,同时在产品研发和创意方面也可以融合三地的优势和特色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综上,深入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着力疏解非首都功能,逐步解决资源在北京过度集中造成的“城市病”,必须强化三地“一盘局”意识,打破地区本位观念和行政壁垒。特别是北京,要更多地基于互惠的角度与河北合作,而不是甩包袱、减“三高”。从未来长远和互惠共赢的角度,北京、天津或许该向河北多提供些支持,牺牲一些短期增长和利益,尽可能降低三地的差距,来换得长期的美好前景。三地应加快共同谋划并制定专项的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规划,细化三地规划,进行有效衔接,在文化产业多行业多领域建立长远的合作机制,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不断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三、河北文化产业应借力一体化,在产业转移中获取优势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承接产业转移和地区发展相得益彰,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不断改善,协同发展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因此无论是承接产业转移还是吸引更优质的产业转移进来,都必然要从自身的问题入手,由内而外的焕发生机和活力。

(一)借力协同机遇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在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河北文化产业应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提升文化供给品质,优化空间发展格局,壮大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一是重点培育优势产业,获取产业竞争优势与协同效益。在承接产业转移的选择上,三地协同发展中河北的定位和其现实承载能力应使河北更为理性地思考和把握未来的战略决策,一方面切忌好高骛远,在定位上只瞄准一些高新环节,而是找准自身定位和特色,积极争取转移机遇;同时注重谋求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的延伸,适时调整文化产业投资方向,提高投资质量。对于河北已有的优势环节,如传统制造业,应加大投入,壮大规模;对于能培育成优势的行业领域,如出版印装业、文化装备制造、广播影视、演艺娱乐业等,要进行提质,在相关的技术革新、节能降耗、设施改进升级等方面多下功夫;对于有河北特色的产业,比如一些区域传统特色文化产品的制造加工以及文化旅游业、节庆会展,要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加大投入,重點培育;此外,对于市场前景较好的一些新兴文化产业,像内容创意、动漫产业等,应避免京津冀区域趋同发展,在加快培育和发展的同时,应注重融入本土元素以及与其他优势领域的联合。

二是加大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培育力度,壮大市场主体,鼓励现有特色文化产品制造业加快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支持龙头企业和核心技术研发。此外,还应不断完善细化文化产业发展各项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增加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要落实部门培育责任,将各地区文化企业培育情况纳入部门绩效考核体系。

(二)多种方式对接,大力引导文化产业提质增效

受市场机制和经济发展规律制约,河北与京津已有的差距显然不可能在短期内赶超。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整体定位突出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概念,合理的分工协作必定事半功倍。但无论是区域间的竞争大于合作,还是融合超越壁垒,河北都将面临自身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因此,河北应积极探索区别于传统产业的转移对接模式,发挥文化产业的优势和特点,着力强化创新驱动,实现跨越式提升。一是凭借自身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和能源优势,实施名牌文化产品加工生产的拓展式对接,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二是文化创意小微企业集群化转移性对接,利用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转移的机遇,结合区域布局建立相应的孵化园区,激活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因子,延长产业链;三是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联合开发文化旅游、品牌节庆,加强文化基础设施改建升级,壮大自身特色;四是分阶段培育重点文化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吸引企业区域强强联合,盘活信息、技术、人才等市场要素;五是紧密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直接学习借鉴京津地区先进的技术、经验和成功的发展模式,选择产业发展的最佳路径,节约时间和资本;六是大力提升各类展会平台的影响力,以品牌展会为平台,推动行业间上下游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七是积极推行“文化+”发展模式,引导行业转型升级,不斷提升产业发展创新力。此外,河北也不应片面地强调产业转移带来的产业升级作用,自身的产业升级是需要自身的发展,更多的还是应把眼光放在市场上。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改进产业发展的配套条件

当前,全国各省都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产业在稳增长、调结构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特别是文化产业在跨界融合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河北应把文化产业放到更高的战略位置去推动。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产业政策作为影响产业转移最为敏感的因素,河北应适时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在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时提升和发挥更多的主动性。通过政策的宏观引导,重点吸引知名企业、研发类机构、行业中介组织、文化管理类公司及其他高附加值企业落户河北,对于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生产企业逐步淘汰;通过政策调控,着力整合文化用品制造业,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产品提质升级;通过制定相关的财税、土地政策,为文化产业园区和集群化发展营建良好的环境。

一是深化改革,释放文化产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深化国有文化企业内部改革,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用市场的手段发展文化产业,亦探索用市场的方式发展文化事业。健全文化产业管理体制,适当强化政府部门在文化产业规划指导和综合协调方面的职能,有效发挥主管部门和文化类社会组织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应推进文化产业及相关领域的简政放权,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简化各类审批流程,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所必需的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一方面应继续加大对公共文化的投入,在全省内进行统筹规划,建设改进基础设施网络,坚持分工理念,搞一地一品,避免重复浪费,积极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同时应在土地、财税、投融资、人才等方面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从文化产业研发体系、金融担保体系、行业协会、人力资源保障、信息交流与宣传等各领域不断完善,实现服务环境优化升级。此外,在资金方面,还应注意利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文化部科技创新工程等政策,支持对行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动。

三是构建产业转移的系统“营销”模式,为京津企业跨地区合作创造条件。构建京津冀区域文化产业信息系统,由政府组建覆盖京津冀的专业化“营销”队伍,将京津冀区域内文化企业按行业、规模、产品、技术等多项指标进行细化分类,做好行业调研,对比梳理分析潜在的合作意向及前景,实行专业化精准化承接。定期策划各类项目推介交流活动,宣传河北的重点文化项目、文化企业和优惠产业政策。以跟踪联系服务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对接为重点,对其来河北设立地区总部分部、研发中心、制造基地等功能性机构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并强化后续服务,由受益财政对引进者和企业落地建设提供相应的奖励。同时,对发展前景不好的园区或合作失败的案例要积极反思,及时调整引进策略。

最后,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的成败最终取决于三地政府的境界和眼光,京、津两地不能只从各自利益出发,只追求自身的短期效益,而不考虑区域的协同发展。也希望河北地区能够更加主动地去选择,而不只是去被动地接受与服从。平心而论无论从经济水平还是文化发展水平来说,北京、天津都远远领先于河北,河北近些年来对两地无论是在资源上还是在政策上的支持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反观京、津两地对河北的支持和援助却远远不够。北京和天津或许该向河北多提供些支持,尽可能降低三地在经济与文化方面的差距。长远看,这种付出也为北京和天津的未来发展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

猜你喜欢

京津冀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