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海拔半湿润地区紫叶莴笋全膜垄沟栽培技术

2018-09-10陶兴林刘明霞朱惠霞胡立敏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陶兴林 刘明霞 朱惠霞 胡立敏

摘要: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起垄覆膜、播种或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高海拔半湿润地区紫叶莴笋全膜垄沟栽培技术。

关键词:冷凉旱作区;紫叶莴笋;全膜垄沟;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1463(2018)12-0070-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8.12.021

紫叶莴笋是一种很好的集营养、保健为一体的药食同源蔬菜。紫叶莴笋茎叶中多糖、黄酮类、生物碱类含量丰富,有利于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的发展。在农业诸多增产增效因素中,良种的贡献率占30%以上。近几年紫叶莴笋在甘肃省兰州市、武威市及金昌市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其口感独特、茎肉翠绿,价格比当地主栽的普通莴笋高0.25~0.40元/kg[1 ]。由于栽培区域海拔及降水量存在不同,导致栽培技术也存在很大差异[2 - 4 ]。只有因地制宜,良种良法相配套,才能促进紫叶莴笋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我们在海拔2 200~2 800 m、年降水量400~600 mm的高海拔半湿润地区,通过试验总结出了高海拔半湿润地区紫叶莴笋全膜垄沟栽培技术。

1   选地

在高海拔半湿润地区(海拔2 300 ~ 2 800 m), 选择耕层深、肥力较高、排灌方便、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坡度小于15 °旱地和沟坝地,一般有机质含量高于20 g/kg,pH 7.8~8.5。产地环境条件要符合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的要求。

2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2.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用抗逆性强、耐抽薹、成熟一致,肉质脆绿,香味浓的莴笋优良品种紫叶莴笋。

2.2   种子处理

将种子在50 ℃恒温水中搅拌10 min,除去瘪籽,水温降到常温后继续浸泡5 h。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DT可湿性粉剂拌种,用清水洗净备播。

3   整地施肥

前茬非菊科类作物,以豆类、马铃薯、小麦等为宜。前茬收获后及时深翻整地,要求土壤细绵、无土块、无前茬作物根茬。基肥最好在上年秋季施入,严格按照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进行。结合整地施入腐熟农家肥3.0~4.5 m3/hm2、微生物肥料3 000 kg/hm2、尿素(含N 46%)375~45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含P 14%)600~750 kg/hm2、硫酸钾(含K 30%)300~375 kg/hm2、复合肥(含N、P、K各15%)600 kg/hm2。施肥后深耕细耙,打碎土块整平。

4  起垄覆膜

用齿距为等行40 cm的划行器划行,沿划线中间向两边翻耕,形成弓形垄,垄高10~15 cm。弓形垄间为播种沟,沟深10 cm。每个播种沟对应2个集雨垄面,要达到垄沟、垄面宽窄均匀,垄脊高低一致,垄宽120 cm。用厚0.01 mm、幅宽140 cm的地膜及时覆盖,地膜用量为75 kg/hm2。膜与膜间不留空隙,两幅膜相接处在垄面的中间,用下一垄沟或垄面的表土压住地膜,并每隔2 m横压土腰带,防止大风揭膜和拦截垄沟内的径流。覆膜后在垄沟内及时打孔,以便降水入渗[5 ]。

5   直播或育苗移栽

5.1   直播

当地温稳定在10 ℃以上即可播种,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下旬均可播种,具体根据海拔和采收期确定,可错期播种,播种量为0.45~0.75 kg/hm2。在垄沟内按“品”字形穴播,株距25 cm,每穴2~3粒,播后覆0.5~1.0 cm的细土或细沙。每种3行,用厚0.01 mm、幅宽140 cm的地膜及时覆盖。

5.2   育苗移栽

5.2.1    育苗   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根据定植时期确定育苗时间,一般苗龄30 d左右。幼苗2~3片真叶时间苗和定苗,保持基质湿润,避免忽干忽湿。

5.2.2    定植    选植株健壮、4~5片叶、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壮苗,按“品”字形定植于垄沟,株距25 cm。

6   田间管理

6.1   及时放苗

播种7~10 d后出苗,及时破膜放苗,放苗后用细土或细沙封严孔口。

6.2   间苗、 定苗

当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选晴天下午间苗、定苗1次完成。去掉病、弱、杂株,每穴留1株。

6.3   水肥管理

定植后,正常年份不需要灌水,如遇极端干旱天气可采用人工补灌,灌水量约为30~45 m3/hm2。土壤追肥结合灌水或在降水前进行,施尿素225~300 kg/hm2、硫酸钾120~150 kg/hm2,也可配施适量“根施通”稀释液,均匀施在莴苣植株根部周围的土壤中,以肥液完全渗透入土壤中不外流为宜。此外,可通过叶面喷施的方式追肥,可喷施10~20 g/kg尿素和2~5 g/kg磷酸二氢钾。整个生长期结合防治病虫害喷施2 g/kg硼砂2~3次,以防茎秆开裂、空心。施肥要严格遵守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7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农药使用严格按照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进行。莴笋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和菌核病,发病初期可用9%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 400~500 倍液喷施防治,每隔 7~10 d 喷施 1 次,连喷 2~3 次。主要害虫有蚜虫,用3%啶虫脒乳油1 300~1 5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 7 d 喷 1 次,连喷 2~3 次。

8   采收

旱作种植的紫叶莴笋一般在是8月上旬至10月上旬采收。当紫叶莴笋主茎顶端和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收获适期。分期采收的可摘去顶端生长点,以防“窜”苗或空腔老化。但间隔时期不宜过长。一般产量60 000~75 000 kg/hm2。

参考文献:

[1] 杨   森,张建农,刘   凯,等.  蘭州市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甘肃农业科技,2012(3):41-43.

[2] 陈菊芳,方顺民,贾祥池.  紫叶莴笋高效栽培技术[J].  中国蔬菜,2010(23):53-54.

[3] 王道霞.  高海拔冷凉灌区紫叶莴笋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蔬菜,2017(3):94-95.

[4] 俞连香,陈天泰.  冷凉山区紫叶莴笋高产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2018(2):83-84.

[5] 朱惠霞,陶兴林,刘明霞,等.  冷凉旱作区圣雪三号花椰菜全膜双垄三沟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2017(3):59-60.

(本文责编:杨    杰)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