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比较研究

2018-09-10王警凤

体育风尚 2018年5期
关键词:理论传统教育

王警凤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学论的发展与更新,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比较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理清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关系,有助于促进传统教学论向现代教学论的演进,有利于我们指导教学,促进教学观念系统的更新,而且对教学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教学论作为教育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在本世纪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20世纪是从传统教学论向现代教学论转换的一个世纪。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到目前为止究竟什么是“传统教学论”,什么是“现代教学论”;二者的关系怎样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弄清楚这些是现在研究教学论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也是必须厘清的概念。

关键词:传统教学论;现代教学论

一、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概念

“传统教学论”是世代相传的教学观点或教学理论。它属干教育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一般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反映一定的哲学观点,是一种倾向保守的教学思想。而“现代教学论”中的“现代”一词是指任何或多或少取代了过去被接受的行动方式的事物。教学论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价值概念。现代教学论是指人们对教学问题进行现代思考的一门学科,进而把现代教学论划分为理论教学论和应用教学论两种类型。苏联M·H气斯卡特金1980年出版的《现代教学论问题》,是一本以“现代教学沦”命名的专著。其主要观点有:(1)教学必须面向未来,培养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劳动;(2)改革教学内容,一是适应科学水平的发展,一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过重:(3)教学提纲应包括学科技能,一般智力技能,教学活动和自学技能;(4)在学习态度方面、要注意激发兴趣和提高认识相结合。从这本书里,可能有助于我们对“现代教学论”的理解[1]。

赫尔巴特和杜威分别被认为是传统教学论和现代教学论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在历史上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二人在教育目的、教学组织形式、课程设置、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都存在诸多的差异,对于“传统教学论”和“现代教学论”,西和苏联的理解各有不同。在西方,传统教学论通常指“以赫尔巴特等人的教育理论为依据,所形成的课堂教学制度,以及教学原理和方法”[2];“而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依据,所形成的教学制度,以及教学原理和方法,就是当时欧美说的现代教学论[3]。

二、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特点

(一)传统教学论的特点

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凯罗夫等人为代表的传统教学论的特征如下:传统教学论主要是由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三个因素组成。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师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懂。重视课本的讲授,忽视教学方法的运用。進行注入式教学。这种方法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传统教学论在师生关系方面,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客体。强调教师权威至上,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像夸美纽斯比喻的那样:“教师的嘴就是知识的源泉,知识的溪流源源不断地从教师的嘴里流出来,学生就是要象水槽一样地接受知识的注入”。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主要任务是学会,其实质是教师决定论,忽视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传统教学论提倡三中心论。即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

(二)现代教学论的特征

现代教育在批判传统教育并继承传统教育中的优良因素的基础上发展,将其特征体系归纳如下:(1)现代教学论关注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运用,认为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保障,认为教学设备仪器等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要素。重视学生的兴趣,积极做到使学生乐学、会学,主张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可见,现代教学论把学生的学摆在了第一位的重要位置。(2)现代教学论在师生关系方面:现代教学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合作者的角色,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3)现代教学论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更注重教学实践的重要作用。主张社会中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理论放逐于实践,必定更有助于理论的深化,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的理解理论,更能增加其学习的兴趣。(4)以儿童活动为中心,使学校教育和儿童的生活紧密联系。

(三)现代教学论与传统教学论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传统教学论强调“一个主体论”。传统教学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主,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接受能力、接受方式以及学生所希望接受的知识,把学生当成几首知识的“容器”或“仓库”,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一味地把早已准备好的内容强行的灌输给学生,传统教学论从某种程度上注重于教师的“教育成果”,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其次,传统教学论事主知论,关于教学过程、原则、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论述几乎全是知识的传授。

现代教学论无非是与传统教学论相对对立,首先,现代教学论强调“双主体论”(既承认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过程,即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过程。[5]其次,现代教学论是全面发展论。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和发展个性的过程。

现代教学论是教学领域一切新鲜观点的集合体,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而新出现的教学观点和方法也往往时代感强,往往反映着新的要求和变化趋势。

2.联系

所谓的“现代”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能以非此即彼的态度来看待传统教学论和现代教学论,如果没有传统教学论,现代教学论也不会产生。它是站在传统教学论这个“巨人”的肩上发展起来的。正是有了传统教学论不注重发展学生的天性发展的观点,才有了现代教学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在不少人看来,赫尔巴特教学体系和凯洛夫教学体系都是传统的、落后的东西,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它们,而应该提倡的是杜威的教学理论,它才是真正的现代教学理论,以其为指导的教学才是真正的现代教学。但是,没有传统教学论就不会有现代教学论,没有“传统”就无所谓“现代”。同时,我们要用辩证的态度来看待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学论。

现代教学论是人们不断揭示现代教学本质和规律而获得的理论成果,具体表现为在现代教学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产生着重要影响的各种教学理论,如,夸美纽斯的教学理论,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杜威的教学理论,凯洛夫的教学理论,等。对于当前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重学生轻教师、重经验轻知识、重探索轻接受等现象,不少学者是持冷静分析态度的。

教学理论主要是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而形成的,而人不能不受一定的历史条件和主观认识的限制,因此,任何一种教学理论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以现代教学论来讲,它虽然西区了传统教学论的许多积极成果,更能反映教学工作的客观规律,但不能说它已经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现代教学论至今仍有带进一步完善其自身的体系。

三、结论

总之,无论是传统教学论或者是现代教学论都不能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其中的联系和发展我们要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

参考文献:

[1]何志汉.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管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

[2]罗明基.教学论教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丛立新.教学论三问[J].教育研究,1996.

[4]李秉德.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5]王鉴,姜振军.论现代教学论的发展基础[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猜你喜欢

理论传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