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长江流域农业高效节水

2018-09-10张小林畅益锋

长江技术经济 2018年4期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长江流域水资源

张小林 畅益锋

摘要:本文概述了长江流域农业节水灌溉发展情况,指出长江流域农业节水工作还存在灌溉意识不强、用水方式粗放、驱动力不足、灌溉技术支撑能力不强四个问题,并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业节水能力,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全面深化农田水利改革,开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研究五个方面提出推进流域农业节水灌溉的举措。

关键词:农业节水;水资源;长江流域;新发展理念

中图法分类号:S27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679/j.cnki.cjjsjj.2018.0409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域,横贯我国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据2007年统计,流域总人口4.27亿人,占全国的33%;地区生产总值8.48万亿,占全国的34%;耕地面积4.62亿亩,占全国的25%;粮食总产量约1.63亿t,占全国的33%。水资源总量9 958亿m3,占全国的35%。新中国成立以来,全流域已建成地表水蓄、饮、提、调水工程设施522万座(处),总库容1 186亿m3,兴利库容619亿m3,灌区15.6万处,有效灌溉面积2.26亿亩,有效灌溉率约49%,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1 长江流域农业节水灌溉发展情况

1.1 持续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随着长江流域内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不断加速,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田间渠系配套、“五小水利”工程、农村河塘清淤整治为重点,集中连片、规模推进,加快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持之以恒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流域持续实施了76处大型灌区,86处大中型泵站节水配套改造,新建8处大型灌区,以田间渠系配套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连片推进。流域实施了64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正逐步得到解决。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长江流域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超过2.49亿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7 673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1 76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不断提高。

1.2 高效节水灌溉全面提速,农业节水能力有效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流域各地坚持节水优先,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和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流域先后启动了34个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县建设,积极探索流域高效节水灌溉有效途径。组织编制《南方节水减排发展规划》《现代灌溉发展规划》,不断推进流域高效节水灌溉工作。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流域各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水优先的工作部署,积极实施《南方节水减排发展规划》《“十三五”新增1亿亩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各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有力推进工程建设。从2016年起,各省将中央财政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重点用于高效节水灌溉,流域已经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36万亩。结合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采用精准灌溉技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有效提高了灌溉用水效率和化肥、农药利用效率,高效节水灌溉全面提速,农业节水能力有效增强。

1.3 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水价改革带动农业节水

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工作部署,流域各省建立了改革领导小组和协调机制,相继出台了水价改革实施方案,坚持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农田水利改革的“牛鼻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有序推进,流域第一批23个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全面完成了试点任务,在初始水权分配、水价形成、节水奖励机制和精准补贴、工程管护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试点经验。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运行管护机制创新试点取得重要进展,流域一些省全面通过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明确农业灌溉初始水权分配,建立了节水奖励与精准补贴、超用加价、节水减排等工作机制,通过水价杠杆带动了农业节水灌溉。同时通过结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动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管护机制创新改革,目前流域内已有近一半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完成产权制度改革,普遍以“两证一书”为主要形式,落实工程产权归属,明确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

1.4 积极开展流域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提高农业节水技术支撑能力

为积极推动长江流域农业节水灌溉基础研究,2015年水利部印发《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建设规划》的通知后,长江委积极推动流域灌溉试验站网建设,编制了流域灌溉试验中心站建设可行研究报告,流域灌溉试验中心站率先挂牌成立,并依托流域农村水利协作网,与流域各省采用协作攻关的方式相继开展农业节水灌溉制度、灌溉預报、土壤墒情监测、区域农业用水管理、灌溉效益分析、区域种植结构调整、现代灌区建设等试验等工作,为科学灌溉发挥了技术支撑作用。同时加强节水灌溉新技术推动应用,针对流域水稻种植面积大的特点,在流域有关省积极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田间水肥综合调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薄浅湿晒、薄露灌溉、间歇灌溉等水稻节水灌溉技术,长江流域每年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模式稳定在2 500万亩左右,推广水稻节水防污技术面积200万亩以上。

2 长江流域农业节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节水灌溉意识不强

流域降水量相对充沛,流域不少地方认为流域灌溉方式以补水为主,对节水灌溉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农民节水意识不强,大部分地区习惯大水漫灌,长流水、不计量、不收费等灌溉方式,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方面还没有全面落实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制度,流域一些地方推进农业节水工作积极性不高,习惯于传统的灌溉方式。

(2)农业用水方式粗放

流域灌排设施建设明显滞后,长江流域耕地灌溉率仅约50%,约40%的大型灌区、60%的中小型灌区、50%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流域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在0.4~0.52之间,流域高效节水灌溉率仅为10%左右,农业用水粗放,灌溉水利用效率低。

(3)农业节水驱动力不足

长期以来,农村水利工作重工程建设、轻管理,工程运行管护、水价形成机制不健全,适合农田水利工程特点的产权制度和建设管理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农业水权尚未明晰,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尚未全面推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尚需进一步推进,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激励机制尚不完善,水价杠杆对节水有效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农业节水缺少有效的驱动力。

(4)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支撑能力不强

水利部2015年批复了《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建设规划》,但流域灌溉试验网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成,已建成的灌溉试验站没有稳定的运行资金渠道,技术人才匮乏,运行困难,一些灌溉试验站把工作精力主要放在课题研究之上,对节水灌溉新技术等基础灌溉试验研究不够,流域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支撑能力不足。

3 推进流域农业节水灌溉的主要举措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农业灌溉是用水大户,但用水效率总体不高,节水潜力很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水灌溉工作,提出把节水灌溉当作革命性措施和重大战略举措来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流域农村水利工作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新的治水方针为指引,把节水优先放在农村水利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要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抓手,以转变农业灌溉发展方式、提高灌溉发展水平为主线,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推进流域现代水利发展、促进生态文明为目标,以夯实流域灌溉基础设施、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为重点,积极推动农业高效节水。

3.1 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提高节水灌溉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保障国家水安全时,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这不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治水工作的高瞻远瞩,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治水工作必须始终遵循的根本方针,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也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南方水多的地方和北方水少的地方都要节水,这是干旱缺水和防治污水两个层面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要从深层次认识国家对节水政策的要求,深刻理解中国总体缺水的重要国情,深刻理解“节水优先”就是减少污水排放的逻辑关系,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无论是在干旱缺水的地方还是在多雨丰水的地方,都要树立节水意识,支持国家节水战略,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工作。

3.2 贯彻节水优先,着力提高农业节水能力

一是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全面落实《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把农业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深入贯彻《农田水利条例》,落实《农田水利条例》中各项措施制度。要突出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主导作用,落实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农田水利工作组织领导的责任,真正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合力推动农田水利发展的有效机制。以水定发展,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优化农业布局,平衡水土资源,合理确定灌溉规模,科学选择灌溉方式,建立节水奖励机制。二是不断完善灌排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积极推进中型灌排泵站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进一步加强田间渠系配套,加快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三是积极探索流域现代灌溉发展方式,提高灌溉发展水平,加强田间计量设施建设,提高灌区信息化管理水平,利用网络技术、大数据平台等推进农业高效节水精准化和职能化水平。

3.3 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一是全面落实“十三五”全国新增1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实施方案,以实施方案为统领,分解落实工作责任和目标任务,继续加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推进力度,提高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内容,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共同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建设,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带动地方发展规模化、有特色的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农村水利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基础保障作用。二是积极推动南方节水减排等区域高效节水灌溉行动的落实,大力应用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建设一批适度规模、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高效节水减排工程,通过节水灌溉减少农田污水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三是积极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农村水利工作要紧紧围绕推进绿色发展,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大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動,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农业灌溉用水管理,积极推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农业用水管理制度。推动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保护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生态宜居、农民生活富裕提供坚实水利支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3.4 全面深化农田水利改革,着力转变农业用水方式

一是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牢牢抓住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这个“牛鼻子”,坚决打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硬仗,完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机制,督促各地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把形成合理的水价机制、完善工程和田间计量设施、用水管理、节水奖励政策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按不同的经营主体、不同的灌溉作物和丰枯季节,实行区别化的水价政策,实行“定额控制、超额累进加价”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制度和节水激励机制,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和支持改革的积极性,引领农业用水方式的转变。二是加强农业用水管理。明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制度和经费,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管护机制。加强基层水利服务能力建设,支持引导农户、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资本等参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因地制宜地确定运行管理模式,完善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撑,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发挥项目建设成效,转变农业用水方式。

3.5 开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研究,着力提高农业节水技术水平

一是利用长江流域灌溉试验站网,依托长江流域农村水利协作网,联合科研单位与大专院校,开展农业灌溉基础数据监测采集,加强农业节水减排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研究,探索集成优化节水减排技术组合,完善高效節水灌溉技术标准体系,为灌溉制度制定、灌溉预报、农业高效用水管理、现代化灌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对流域涌现出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新工艺、科学灌溉制度等进行总结提炼,因地制宜地推广实用农业节水新技术。三是加强农业节水新技术的培训,提高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的节水意识和节水灌溉管理水平,让节水优先的理念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efficient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identifies four problems in agricultural water-saving, i.e. weak awareness of irrigation,low efficiency in water use,lack of driving force for water saving and inadequate technial support for irrigation. As a result,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water-efficient irrigation are put forward from five aspects, such as awareness raising, capacity building for water saving in agriculture,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efficient irrigati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and intensifying research on new technology of efficient and water-saving irrigation in agriculture.

Key words: Agricultural water saving; Water resources; Yangtze River Basin; New Development Concepts

猜你喜欢

新发展理念长江流域水资源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020年主汛期长江流域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水资源(部级优课)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黄帝战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