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挖档案人文基因建设特色文化强镇

2018-09-10史千淼张晓燕

档案与建设 2018年5期
关键词:展馆家训乡镇

史千淼 张晓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城镇化的内涵和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的发展目标。江苏省提出到2020年全省要形成100个左右地域特色鲜明的特色镇。武进区也出台《武进区特色强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大力实施新一轮强镇工程,建设以特色优势企业、特色空间形态、特色民俗文化为重点的特色强镇,努力形成一批省内作示范、全国有影响的特色强镇样板,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强富美高”新武进提供有力支撑。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档案部门如何主动作为,找准档案工作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结合点,是“十三五”期间档案工作发展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武进区档案局审时度势、锐意进取,大力加强乡镇档案工作,全面提升乡镇档案工作规范化、信息化水平,积极引导乡镇机关利用档案资源,服务特色强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武进礼嘉镇“依托档案打造历史文化展示馆,建设特色文化强镇”就是众多实践探索中的一例。

礼嘉镇地处长江三角洲中部,位于常州市武进区中心城区南侧,常澄高速、232省道、武进大道、青洋路、南环线等交通干线贯穿境内,下辖14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居委会,455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86万,区域面积58.23平方公里。礼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达。先后获得“全国环境优美镇”“国家卫生镇”“国家级生态镇”“江苏省乡村道路管养及安保工程示范镇”“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乡镇”“江苏省体育强镇”“江苏省教育先进镇”“常州市新型小城镇”“常州市农业十强乡镇”“常州市外向型经济十强乡镇”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区档案局的指导下,礼嘉镇立足本镇实际,从梳理富有本镇特色的历史文化和乡土民俗档案资源入手,深入挖掘承载礼嘉人文血脉、乡愁记忆的精神文化元素,总结提炼乡土文化特色,讲好“小镇故事”,成功打造了特色文化品牌——礼嘉历史文化展示馆。展馆建筑面积260平方米,自2016年11月8日正式开馆以来,以其丰富的内容、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展现形式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它充分发挥档案文献存史、资政、育人功能与现代艺术表现技术手段完美结合,图文并茂、全面系统地展示了礼嘉地名由来、建制沿革、民俗文化、名人古迹、家训家规,以及工、商、农、教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如今展示馆已成为礼嘉对外宣传的亮丽名片、武进区特色强镇建设的示范工程。2017年初江苏省档案局副局长赵深到礼嘉镇开展大走访时,对展示馆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礼嘉镇挖掘档案文化,打造“小镇名片”,切实提升了乡镇的文化内涵,增强了乡镇的文化软实力和精神凝聚力。

一、传承优秀文化,提升内在魅力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根”与“魂”,一座城市能拥有自己固有的、唯一的文化特色才真正具有竞争力。档案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真实记录,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礼嘉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古以来人文荟萃,尊儒重文,代代相传的耕读之风孕育众多俊杰英才。自宋代以来,科举中产生进士14人、举人30人、秀才236人。当代礼嘉更是人才济济,灿若群星,全镇有省部级以上先进模范人物54人、正高级科技人员和地市级干部142人、县处级干部77人、副高级科技人员152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4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有73位礼嘉籍人士为国捐躯,250多位外地籍抗日志士牺牲在境内,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和安宁。展馆选取了16位礼嘉清廉之士及杰出人物代表的事迹、传世诗词文章和书法画作进行展示,其中包括获得国际红十字会授予的第35届国际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奖孙静霞,医术精湛、享有盛誉的香港中国国医学院教授庄育民,曾11次进入核试验场区执行任务、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杰出贡献的孙培荃,曾参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研究、中国氚工艺研究的领跑人孙颖等。礼嘉境内有沿袭久远的地方特色民情风俗,如滩簧、唱春、宣卷、唱道情等乡民喜欢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戏曲形式,以及罱河泥、莳秧、戽水、牵砻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生产习俗。还有被列为省、市、区保护和控保单位的礼嘉戏楼、慈福寺(大刘寺)、春秋时期屯兵城池遗址、五桥遗迹、何墅八景、文昌阁等历史遗迹。这些承载着一代代礼嘉人精神寄托和记忆的文化遗产经过筛选整合,一一在展示馆内陈列展示,接千年历史文脉,传中华文化精神,让乡镇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续得住文脉,给来过礼嘉镇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家规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嘉镇从史志档案和境内姓氏家谱档案中选取部分良规家训在展馆进行展示,如《晋陵庄氏家训》《晋陵何墅何氏家训》《中沙阳湖礼嘉桥支周陈王氏家规》《政平凌氏家训》《昆陵都浜施氏家训》等。为了扩大宣传效果,礼嘉镇还专门组织人员从众多家谱档案中精选出45条家训家规和42位受家训家规熏陶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的事迹,结集出版《治家格言》,在全镇中小学和幼儿园中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礼嘉这片热土上得到传承和弘扬。

二、记录发展历程,助力经济发展

档案作为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它真实记录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礼嘉镇现有工业企业15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160余家,农业装备、制冷器材、电子电器、轻工塑料、游艇、新型建造材料等产业特色鲜明。拥有“常发”“百兴集团”“新科”“常乐”“常嘉电器”等中国驰名商标5件。单缸柴油机和手扶拖拉机分获“中国名牌产品”,新科空调获得2004年度家用分体空调类目的“中国名牌产品”。礼嘉是国内制冷器材和箱包包装面料的最大生产基地,是全区第一个市级“专利示范乡镇”。作为身处“苏南模式”发源地的礼嘉,如何从过去乡镇企业发展史中总结成功经验,探索出符合时代发展、独具武进特色的新“苏南模式”,让境内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大潮中不断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从而实现工业强镇目标?为此,礼嘉镇通过研究档案,对本镇商贸发展史以及境内优秀企业与企业家的奋斗历程进行梳理,从历史的规律中总结提炼出成功秘诀,既有对实体经济的坚守与发展,又有对资本运作的实践与探索,还有企业家二代的创新与开拓。这些植根于本乡本土的企业文化和勤勉务实的企业家精神,为境内企业发展提供了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也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了“礼嘉方案”。

三、宣传廉政文化,弘扬清风正气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知古鉴今,传清廉之脉。档案是一面历史的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把握當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加强廉政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特色强镇建设的重要组织保证。礼嘉镇从档案文献入手,收集整理历代先贤动人的廉政故事,并选取其中13位廉政人物典型故事,和买官卖官、权钱交易、奢靡享乐等7个官场丑态故事在展馆展示,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在展馆的序厅还展示了弘扬廉洁的“百廉图”,以书法艺术形式对传统廉字加上吉祥文字作为部首,给廉字赋予了时代含义,让人们在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对“廉”留下深刻的印象。礼嘉镇将历史人文与廉政教育有机融合,形成特色廉政文化,使展馆成为进行反腐倡廉教育的生动课堂。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展馆已接待省市区及周边乡镇参观学习90多批次。由于特色明显、示范和警示作用显著,2017年12月展馆被授予“常州市廉政教育基地”。

礼乐之乡,嘉善之美,礼嘉镇在推进特色强镇进程中,充分利用档案资源,挖掘提炼乡风民俗、家训家规、人文典故等精神遗产,探寻代表本乡本土的历史文化元素,传承先贤精神和乡土情怀,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提高了社会治理软实力。礼嘉镇用展馆形式,充分彰显了档案的人文内涵和档案工作特有魅力,做好了“传形、传神、传情”三篇文章,为探索新时期档案工作服务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提供了宝贵的“礼嘉经验”。

猜你喜欢

展馆家训乡镇
长治实现乡镇(社区)人工智能辅诊系统全覆盖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四川省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程(试行)》
乡镇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以百色市田阳县乡镇中心小学为例
漫谈古人家训立门风
新馆落成
传统家训滋养新时代儿童成长
广州国际车展展馆参观指南
家训伴我成长
国学经典系列·《朱子家训》(六)